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焦耳定律同步练习(7)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焦耳定律同步练习(7)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焦耳定律同步练习
1.如下图所示电路用来测定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其中V为电压表(其电阻足够大),定值电阻R=7.0Ω。

在电键未接通时,V的读数为6.0V;接通电键后,V的读数变为5.6V。

那么,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
等于()
A.6.0V,0.5Ω
B.6.0V,1.25Ω
C.5.6V,1.25Ω
D.5.6V,0.5Ω
2.将内阻为0.5Ω的电池组用电阻为0.75Ω的导线,与标有“6V,7.2W”的小灯泡串联,就可以使这个小灯泡正常发光,由此可知,所用电池组的电动势是
()
A.6 V B.7.5V C.9V D.10.5V
3.如图所示,电阻R1=20Ω,电动机的绕组R2=10Ω。

当电键打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当电键合上后,电动机转动起来,电路两端的电
压不变,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应是()
A.I=1.5A B.I<1.5A
C.P=15W D.P<15W
4.已知如图,电源内阻不计。

为使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大,可采
取以下那些方法:()
A.增大R1 B.增大R2
C.增大R3 D.减小R1
5.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独立电源的路端电压与通过它们的电流I的关系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路端电压都为U0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
B.电流都是I0时,两电源的内电压相等
C.电源甲的电动势大于电源乙的电动势
D.电源甲的内阻小于电源乙的内阻
6.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对一个“220V,40W”的灯
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在110 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20 W
B.接在110 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10 W
C.接在440 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160W
D.接在220 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40 W
7.如图所示,A灯的额定功率为15W,A灯与B灯额定电压相
同,在外加电压改变时设两盏灯的电阻保持不变,当K1与K2
都断开时,电压表读数U=12V;当K1闭合,K2断开时,电压
表读数U1=11V;当K1、K2都闭合时,电压表读数U2=9V时,
则B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8.用电动势为8V,内电阻2Ω的电池组成连接两根各1Ω的
电阻线,向某用电器(纯电阻)供电,如下图所示,该用电
器可获得3W的电功率,求通过该用电器的电流和它两端的
电压。

9.如图所示,A1和A2是两块相同的电流表,V1和V2是两
块相同的电压表。

电流表A1的示数是1.4mA,电压表V1和
V2的示数分别是0.8V和0.6V。

试求:
(1)电流表A2示数;
(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之比。

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50V,内阻r=5Ω,电阻
R1=R2=30Ω。

若再接入一个电阻R3,电压表示数为40V,不计
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问:R3应接在什么位置上?(画出电路
图表示)R3的阻值多大?
11.如图所示,在一个粗细均匀的金属圆环上有A、B、C、D四个点,已知弧AD =弧ACD,A、C两点等分圆环的周长,如果分别(1)将A、C
两点接入电路中,(2)将A、D两点接入电路中,并使两种
情况中圆环上消耗的电功率相等,那么在两种情况中,圆环
上弧ABC部分通过的电流I1与I2之比是多少?
12.一直流电动机线圈内阻一定,用手握住转轴使其不能转
动,在线圈两端加电压为0.3V,电流为0.3A。

松开转轴,在线圈两端加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8 A,电动机正常工作。

求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入的电功率是多少?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少?
13.实验表明,通过某种金属氧化物制成的均匀棒中的电流I跟电压U之间遵循I =kU 3的规律,其中U表示棒两端的电势差,k=0.02A/V3。

现将该棒与一个可变电阻器R串联在一起后,接在一个内阻可以忽略不计,电动势为6.0V的电源上。

求:(1)当串联的可变电阻器阻值R多大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6A?(2)当串联的可变电阻器阻值R多大时,棒上消耗的电功率是电阻R上消耗电功率的1/5?
参考答案
1.A 2.B 3.BD 4.BD
5.AC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外电阻R 、路端电压U 与电流I 的关系为R=I U
,在U-I 图线中甲、乙两图线的交点坐标为(I0,U0),说明两电源的外电阻相等,选项A 正确。

图线与U 轴交点的坐标值表示电动势的大小,与I 轴交点的坐标值表示电路中的短路电流,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电源内电阻的大小(电动势与短路电流的比
值),由图线可知,甲与U 轴交点的坐标值比乙的大,表明甲的电动势大于乙的电动势;甲与I 轴交点的坐标值比乙的小,表明甲的短路电流小于乙的短路电流;图线甲的斜率大于图线乙的斜率,表明甲的内阻大于乙的内阻,可见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

又电源的内电压等于通过电源的电流与电源内阻的乘积,即U 内=Ir ,因为甲的内阻较乙的内阻大,所以当电流都为I0时,甲电源的内电压较大,选项B 错误。

综上所述,该题的正确答案为AC 6.解析:正确选项为BD 。

(法一)由R U P 2额额=得灯泡的电阻R R 2
220=
Ω=1210Ω ∴电压为110V 时,
121011022=
=R U P W=10 W 电压为440V 时,超过灯炮的额定电压一倍,故灯泡烧坏,P=0.
(法二)由R U P 2=。

可知R 一定时,P ∝U2, ∴当U=110V=时额U 21
,P=P 额/4=10 W
说明:灯泡是我们常用的用电器,解题时一般不考虑温度对其电阻的影响。

用电
器的标称值,指其额定值,即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功率以及电流值,由P 额=U 额·I 额可知,P 、U 、I 有同时达到、同时超过、同时不满足的特点。

7.40
8.解:设两根电阻线的总电阻为R ,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为I ,用电器的功率为P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P 总=P +P 线+内
即 代入数据,有 I ·8=3+I2(2+2) 得 4I2-8I +3=0 解得 I1=1.5A 或I2=0.5A
由P=IU ,将I1、I2分别代入,可得用电器两端的电压U1=2V ,或U2=6V.
9.设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分别为RV 和RA 。

两电压表完全相同,则其示数跟它通过的电流成正比。

2
1V V I I ∶=U1∶U2=4/3 又因21V V I
I +=1.4mA
解得通过A2的电流21V V I I +=0.6Ma 1V
V I I +=0.8mA
根据1V V I I +RV=21V V I I +(RA +RV )解得:RV ∶RA=3∶1 10.有两种连接方法。

如图所示。

图(1)接法中:)()(3212
31R R R r R R R +++1040=
解得:R3=30Ω
图(2)接法中:
1040
3
212
1=
++r R R R R R 解得:R3=5Ω
11.解:设(1)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为P1(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2.金属圆
环的总电阻为R ,有2
1211)2(2I R
I P =⋅=
3322222R I R I P ⋅'+⋅= 2
132322∶∶∶=='R R I I
12.解析:电动机不转动时,其消耗的电功全部转化为内能,故可视为纯电阻电
路,由欧姆定律得电动机线圈内阻:Ω
=Ω==13.03.0I U r
电动机转动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其输入的电功率为
P 入=I1U1=0.8×2W=1.6 W 电动机的机械功率
P 机=P 入-I12r=1.6-0.82×1 W=0.96W
说明:在非纯电阻电路里,要注意区别电功和电热,注意应用能量守恒定律。

①电热Q=I2Rt 。

②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也就是电流的功W=Iut 。

③由能量守恒得W=Q+E ,E 为其他形式的能,这里是机械能;④对电动机来说,输入的功率P 入=IU ;发热的功率P 热=I2R ;输出的功率,即机械功率P 机=P 入-P 热=UI-I2R 。

13.解:画出示意图如右。

(1)由I =kU 3和I=0.16A ,可求得棒两端电压为2V ,因此变阻器两端电压为4V ,由欧姆定律得阻值为25Ω。

(2)由于棒和变阻器是串联关系,电流相等,电压跟功率成正比,棒两端电压为1V ,由I =kU3得电流为0.02A ,变阻器两端电压为5V ,因此电阻为250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