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
一、明确任务
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

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族观。

二、自主预习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沉迷享乐,,政治日益腐败,造成中央对社会控制力的不断下降,松弛,各级官员对百姓百般盘剥。

皇室贵族、宦官等兼并土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

(二)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起义军发展迅速,成为主力军,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年4月,李自成统一指挥百万大军,推翻明朝,崇祯帝自缢。

(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

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改国号为清。

明亡后,李自成推进统一全国之时,驻守山海关的降清,引清军入关,李自成最后失败。

三、小组合作
1、明朝朝政腐败的内部原因是什么》
2、明朝统治者搜刮百姓的表现是什么?
3、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4、李自成起义军受到百姓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四、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成果
1、总结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比较秦末、明末两次农民起义的特点是什么?
3、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五、巩固拓展
1.据史书记载:“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内纵情享乐,四处游玩;明熹宗爱好木工,整天沉迷木作,朝政全部交给宦官魏忠贤打理;万历皇帝在位48年,竟有20
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

”从材料中你得出的信息是()
A.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B.明朝中后期皇帝疏于朝政
C.皇室内部钩心斗角
D.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1644在西安建立政权,政权名称是( )
A.大通
B.大利
C.大顺
D.大西
3.明末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均田免赋”针对的是( )
A.宦官专权
B.官员贪赃枉法
C.兼并土地,赋税沉重
D.皇帝贪图享乐,疏于朝政
4.如果为努尔哈赤写一本传记,下列哪一史料不能作为参考( )
A.统一女真各部
B.建立后金政权
C.与明军交战,接连取胜
D.改族名为满洲
5.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

这个王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是( )
A.1616年,努尔哈赤
B.1636年,皇太极
C.1405年,郑和
D.1644年,李自成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1)上述材料中的“闯王”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2)他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什么口号?起义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