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O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滑移率与附着系数曲线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ABS的作用
n 1,防止后轮抱死,提高制动时的 行驶稳定性。
n 2,防止前轮抱死,提高制动时的 操纵性。
n 3,最大可能利用车轮与地面的附 着,减少制动距离
n 4,减少轮胎磨损,减轻驾驶员的
紧张程度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 力之间的关系
行人保护
主动防碰撞
防瞌睡 防酒后驾驶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汽车安全保障体系
n 哈顿矩阵模型
× 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 人员, 车辆, 环境
采取干预
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成: 人,车,路(环境),法规,管理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n 简述哈顿矩阵模型,从工作 实际出发,论述如何建立完 善汽车安全保障体系。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循环式调 压系统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可 变 容 积 式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电磁阀 柱塞
不通电
右边
通大电流 左边
较小电流 中间
活塞 单向阀
通回油 打开—增压
通储能器 关闭—减压
不通
关闭—保压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n 液压式制动主要由供能装置(液压泵、 储液器等)、电磁阀和调压缸等组成。 从布置方式上看,有将压力调节装置独 立于制动主缸、助力器的分离式布置型 式,它具有布置灵活、成本低但管路复 杂的特点;也有将压力调节装置以螺栓 与主缸和助力器相连的组合式布置型式, 它具有结构较紧凑、成本较低的优点; 也还有将压力调节装置与主缸和助力器 制成一体的整体式布置方式,其结构更 加紧凑、管路少、更加安全可靠。
预测控制技术的实用化
n 1)制动装置的滞后性 n 2)驱动轴的振动
学习控制算法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制动防抱装置(ABS)的基本结构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ABS构造1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ABS构造2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轮速传感器
n 电磁感应式利用电磁感应 原理,将车轮转动的位移 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由 随车轮旋转的齿盘和固定 的感应元件组成。此类传 感器的不足之处在于,传 感器输出信号幅值随转速 而变,低速时检测难,频 响低,高速时易产生误信 号,抗干扰能力差。
逻辑门限值的控制过程
车轮的减速度 Y
车轮的角减速度 低于门限值-a
车轮速度 汽车的减速度
参考车速
制动压力保持
N
N
滑移率s
s大于门限值 Y
制动压力增加
车轮角加速 回到+a
制动压力增加
制动压力保持
车轮角加速 回到+Ak
车轮因惯性加速 越过+a越过+Ak
制动压力减小
车轮的角减 速度减小到-a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已知:某车整车质量为2t,制动器最大制动力为1500Nm, 车轮半径为0.25m。求该车的72km/h初速度制动的有 ABS作用和无ABS作用时的最短制动距离。
n 该车车速为20m/s,有ABS作用时,附着系数取0.9
n 制动时间为 20m/s / 0.9*10=2.2s
n 制动距离为 2.2s*20m/s/2=22m
ABS控制滑移率区域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车轮与发动机的转动惯 量对ABS控制的影响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ABS控制的基本思想
车轮运动状态 的重要参数
单独使用时, 不能充分的利 用附着条件
角速度
角减(加)速度
滑移率
单独使用时,不 能适应各种变化
的路况
ABS逻辑门限值控制
滑移率在峰值 获得较大的纵向 附着系数附近波动 和横向力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第二章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2.1 ABS-防抱制动系统
n 车轮的三种运动状态:滚动,滑动, 边滑边滚
n 发展历史: n 火车/飞机--中高档轿车--大
型客车--汽车标准配置 n ABS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车电
子产品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滑移率与附着系数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2.1.2.5 ABS控制技术
制动开始
车轮制动 趋于抱死
部分制动液流出 减小制动压力
车轮抱死 增大制动压力 趋势消除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2.1.2.5 ABS控制技术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控制策略
ABS控制策略
逻辑门限 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最优控制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n 3)输出级电路
n 利用微机产生的电磁阀控制参数信号,控 制大功率三极管向电磁阀线圈提供控制电 流。
n 4)安全保护电路
n 将汽车12 V电源电压改变并稳定为ECU作 所需的5 V标准电压,监控这种工作电压的 稳定性。同时监控输人放大电路、ECU运 算电路和输出电路的故障信号。当系统出 现故障时,控制继动电动机和继动阀门, 使ABS停止工作,转人常规制动状态,点 亮ABS警示灯,将故障以故障码的形式存 储在ECU内存中。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1.常规制动 ABS不介入控制,各进液调压电磁间断电导通,各回 液电磁阀断电关闭,电动泵不通电运转,各制动轮缸与 储液器隔绝,系统处于正常制动状态。 2.调节制动 制动压力调节过程由制动保压、制动减压和制动增压 组成。 l)制动保压 进液调压电磁阀通电关闭,回液调压电磁阀仍断电关 闭,实现制动保压; 2)制动减压 回液调压电磁间也通电导通,轮缸制动液回流储液器 ,实现制动减压; 3)制动增压 进液调压阀导通,回液调压阀关闭,电动泵运转,与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2020/11/23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第一章 绪论
n 现代汽车的三大主题:
节能,环保,安全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1.1 汽车交通事故概述
n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向安南秘书 长提交的最新报告显示,近几年全球每年 因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多达约120 万.另外还有数百万人在汽车事故中受伤 致残。
事故避免系统 驾驶操纵性提
高: ABS,ASR,VS C,CCS,AT,4 WS,4WD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碰撞安 全技术
安全气囊 安全带 行人保护 吸能车体
被动安全技术
抑制安 全技术
阻燃
自动灭火
自动报警
安全门锁
汽车黑匣子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先进安全汽车ASV—21世纪的汽车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n l)输入级电路 n 以完成波形转换整形、抑制干扰和放大信
号为目的,将车轮转速传感器输人的正弦 波信号转换成为脉冲方波,经过整形放大 后,输给运算电路。 n 2)运算电路(微型计算机) n 根据输入信号运算电磁阀控制参数。主要 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输人信号进行车轮线 速度、开始控制的初速度、参考滑动率、 加速度和减速度等运算,调节电磁阀控制 参数的运算和监控运算,并将计算出的电 磁阀控制参数输送给输出级。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空气压力式调节器 n 隔离阀,排气阀排列组合,三
种工作状态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ABS试验
n 高附着路面 n 低附着路面 n 对开路面 n 对接路面
n 国家强制性标准GB一1 2 67 6《汽 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3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制动时车轮动力学方程
-------ABS的控制原理基础
ua m
ω Tb
r
FXb W ABS单轮模型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理论曲线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实际附着系数-滑移率曲线
各种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与滑移率的关系曲线
车速对附着系数与滑移 率的关系曲线的影响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n 霍尔式利用霍尔半导体元件的霍尔效 应工作。当电流Iv流过位于磁场中的 霍尔半导体层时。电子向垂直于磁场 和电流的方向转移,在半导体横断面 上出现霍尔电压UH,这种现象称之为 霍尔效应。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传感器安装位置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ECU (电子控制单元)
n ABS的ECU接受由设于各车轮上的传感器 传来的转速信号,经过电路对信号的整形、 放大和计算机的比较、分析、判别处理, 向ABS执行器发出控制指令。一般来说, ABS电控单元还具有初始检测、故障排除、 速度传感器检测和系统失效保护等功能。
n 需要制动器提供最大制动力为:
0.9*10*2000=18000N
n 制动器能产生的制动力最大为: 1500/0.25*4=24000N 满足要求 n 无ABS作用时,附着系数取0.7 20m/s / 0.7*10=2.86s 2.86s*20m/s/2=28.6m
如果整车 重量为3t? 如果车速 为100km/h
n 制动力受到地面附着力的限制
n
当左右制动力不一致时会产生偏转力矩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制动跑偏情况
问题: 是不是有了 制动力不平 衡就一定会 产生制动跑 偏?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前轴侧滑受力图
Fj
B uB C
A α
uA
O
Fj 离心力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
后轴侧滑受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