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板、墙柱平整度、垂直度的质量控制方案泽京西域府项目2020年3月22日目录一、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施工质量控制及预防措施 (1)1、混凝土板模板平整度控制的做法和要求 (1)2、混凝土墙柱模板垂、平度控制做法和要求 (3)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4)1.楼板厚度控制措施 (4)2.顶板水平度控制措施 (4)3.砼墙垂直度控制措施 (4)4.责任制 (5)三、自检流程 (6)四、质量问题整改措施 (6)1.施工程序 (6)2.表面平整度缺陷修补方法 (7)3.修补工艺控制要点 (7)4.缺陷修补质量控制 (8)5.安全保障措施 (8)五、实测实量合格率 (8)一、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施工质量控制及预防措施1、混凝土板模板平整度控制的做法和要求(1)、模板支撑体系中禁止做法①禁止使用起皮变形的模板;②禁止使用方木的宽面,必须是长边垂直于模板面;③禁止使用方木做支模架立杆;④禁止同一面使用不同规格的方木;⑤禁止立杆支撑悬空;⑥禁止梁底使用垫木块支撑,钢管支撑必须贴模板底;⑦立杆下部必须使用垫块⑧外侧模梁板严禁用铁丝固定;(2)、模板支撑体系的做法和要求①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拼缝控制在2mm以内,大于2mm的必须泡沫胶胶带进行封堵;②平板铺设时,对于跨度大于4mm的板,需在中间部位起拱5mm;③选用平直的方木铺设在板底或梁底,梁板下次龙骨间距控制在200~250mm左右;④板底方木铺设离梁边距离不大于250mm;⑤梁步步紧不得大于500mm;⑥梁腹板高度大于500mm的需用丝杆对拉;⑦针对车库大板跨且楼板厚度较大,板立杆支撑应双扣件固定;⑧按规范设置纵橫扫地杆;⑨大板跨、楼板厚度比较大的板,中间支模架必须设置剪刀撑,⑩在三道墙体同一端,采用钢管水平对拉,以增加横板支撑整体性。
11模板支撑拆除时需待同条件试块达到75%强度后方能拆除;12支撑立杆应间距900mm布置,离墙的应间距300mm布置;(3)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①模板平整度的控制。
控制板底水平钢管的水平度,允许偏差同样为10mm;②混凝土板平整度出现不合格点的情况及一般应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板平整度不合格主要有板中间下沉、板边角下沉和整板倾斜三种情况;a.板中间下沉的应对措施板中间下沉常见于跨度较大的板,一般是由于安装模板时未按规范的要求进行起拱造成的。
b.板边角下沉的应对措施造成混凝土板边角下沉的原因很多,如木方、钢管不符合要求,浇筑混凝土地泵的振动,板底水平钢管不平等。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下列措施:支模板时,板底方木间距不大于250mm,靠近梁边的方木距梁边不大于250mm;清理不符合标准的方木;清理不符合要求的钢管;检查模板时先验收梁底标高,梁高合格后再测板底水平钢管。
c.整板倾斜的应对措施出现整板倾斜的情况,-般是由于板底水平钢管水平度没控制好而造成,控制好板底水平钢管的水平度即可解决。
(4)、顶板模板平整度测量具、测量方法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塔尺、水准仪。
测量方法:①将板划分为5个测量点如下图;板测量控制点②把激光扫平仪固定在一个位置,用塔尺倒置并垂直于顶板分别测出红外线在每个测量点塔尺上投射的标高;③现浇砼板底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如出现极差≥10mm,则整板所有测量点均视为不合格。
(5)、顶板模板平整度的控制流程本工程板平整度的控制项目实测实量、分户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具体的措施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当中:①模板安装后,施工单位进行自检,模板平整度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②自检并整改合格;③将自检数据报送监理,由监理单位按户进行随机抽样检查,抽查数量不低于1户,抽查合格率必须达到100%,若合格率不达标,则由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步工序。
2、混凝土墙柱模板垂、平度控制做法和要求(1)混凝土墙、柱模板支撑体系的做法和要求①砼墙模板应进行混凝土墙柱的垂直度、平整度排版,尽量不出现小模板;②墙模板支设时应在模板之间放置砼墙厚度控制垫块,并用铁丝进行绑扎固定;③在立外墙模板时,其模板必须固定在老墙螺杆上,并进行加固;④墙体背楞设置为板底以上第一道至板底≤250mm ,顶板以下第一道至顶板≤250mm,其余均匀分部,中间背楞间距控制在≤500mm;布置水平螺杆,在距墙端≤300mm布置,中间螺杆≤500mm布置;⑤在梁与墙之间的墙板用钢管、方钢或方木将梁与墙整体夹在一起,防止墙与梁错位,严禁钢管、方钢或木方混合使用;⑥墙柱模板的钢管、方钢或方木长度应不低于2700mm,纵向布置时应从墙体底部到顶部通长布置;⑦墙柱模板的钢管、方钢或方木按250mm一道均匀分部,两边方木到端部;⑧墙柱模板阴角处需加方木进行拼缝,且拼缝处必须清理干净;⑨墙柱模板支撑体系未加固到位的钢筋严禁上板;⑩墙上洞需采用模板进行进行修补;11墙柱模板底部必须要有止浆措施,采用砂浆进行封堵,且封堵半天时间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2)混凝土墙柱垂直度、平整度的控制措施(1)混凝土墙柱垂直度的控制:模板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且坚持下小上大的原则,并在测量放线时增加300mm或500mm的控制线。
(2)混凝土墙柱平整度的控制:平整度超出允许偏差一般出现在墙与梁交接的地方,在支模板时该部位上部用木方连接墙和梁,中部用木板连接,下部用木方紧压拼缝。
(3)混凝土墙柱的垂直度、平整度的测量测量工具:激光水平仪、拉尺、靠尺、塞尺。
测量方法:墙柱模板的垂直度用激光水平仪、拉尺进行测量。
然后记录顶部、中部及底部位置激光水平仪在拉尺上的数字,作为一组数据。
柱子需每两个面测一组数据,剪力墙两面需各测三组数据。
拆模后,混凝土的垂直度可用靠尺进行测量;混凝土的平整度可用靠尺和塞尺进行测量。
允许偏差:垂直度、平整度≤8mm,如该构件出现偏差>8mm,则该构件的各组数据均视为不合格。
实际墙柱模板体系支撑好后,施工单位自查的垂、平度测量偏差值应控制在≤5mm之内,若超出偏差由施工单位自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能报送监理单位进行抽样检查。
混凝土墙柱垂直度、平整度的控制流程可参照上述顶板平整度的控制流程,合格率需达到100%以上。
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1.楼板厚度控制措施①支设楼板模板时,要控制好标高,先在竖向结构构件上抄好500mm控制标高,在模板安装时严格安排标高进行支设。
②在板块上放置好预制的楼板厚度块(卫生间、厨房、阳台、屋面禁止使用)以控制标高;③砼浇筑时,必须在柱子或墙之间拉500mm水平控制线;④楼板抹平时必须使用制作好的楼板厚度标尺进行插钎检测,每1.5~2㎡设置一处,一边检测一边抹平;2.顶板水平度控制措施①板跨偏大的,必须设置长跨方向的剪刀撑;②板跨偏大的,支撑立杆应采用双扣件固定;3.砼墙垂直度控制措施①砼浇筑时,若泵管需接触板筋时,需在上面须采用轮胎垫板,严禁直接放在钢筋上;②模板支撑体系调平、调直后,墙体之间采用剪刀式相互支撑,以增加模板支撑的整体性和稳定性;③在三道墙体同一端,采用钢管水平对拉,以增加模板支撑整体性。
4.责任制①根据本项目的管理体制模式,栋号长为所辖楼号的安全、质量、进度的第一责任人。
②对测量组提供的施工线认真复核,并监督实测组的检查过程。
③过程中质量要及时跟踪、对所辖楼号的质量要认真自查自检自纠。
④对实测组提出的数据质量缺陷要严格落实、认真督促整改。
⑤混凝土浇筑前调查混凝土工对板厚控制方法的掌握情况,浇筑过程中检查工人对板厚的实际控制情况,观察、认证班组对板厚控制所使用的其他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
⑥混凝土浇筑时做好跟班工作,把好振捣、板厚、标高控制关。
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工、木工应至少各有一名作业人员在场巡视,随时应对突发状况,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各自负责的作业区若遇突发状况能早发现早解决,减少后期质量问题的发生。
⑧实测实量小组成员需有2个人员在现场巡视,并进行时时复测,把控现场实际情况,同时负责整改。
成员如下表:实测实量小组成员:三、自检流程砼工程控制流程:模板工程实测自检不合格(班组、施工员)1、做好对班组技术交底工作,楼号长全过程旁站各工序;2、对照“支撑体系的禁止做法和支撑体系基本要求”逐个自检整改;3、模板自检验收后,项目部实行全部位实测自检,根据数据再进行整改;4、重视监理检查验收,把监理提出整改问题落到实处。
以弥补项目部自检中的不足之处。
5、加强砼浇筑中的旁站作用。
四、质量问题整改措施混凝士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主要项目包括结构物外部尺寸偏差、表面平整度、表面蜂窝、麻面、错台等,是混凝土施工中最易发生、最常见的质量缺陷或施工工艺引起的过程缺陷。
除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外,对已经出现的外表质量缺陷和过程缺陷必须按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认真进行处理,以使混凝土外观达到设计要求和基本的美观。
1.施工程序(1)为保证混凝土外观最终符合规范要求,项目部将成立专门缺陷修补作业队,对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
项目部工程部质检员专门负责混凝土质量缺陷的调查、原因分析、缺陷处理过程控制以及质量验收。
(2)混凝土拆模后,各作业队应在第一时间通知质检部门对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鉴定,发现质量缺陷后,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按照外观质量缺陷判断标准对缺陷进行分类评定、提出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和过程控制整改意见,督促施工队完善工艺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修补前,由质检部门对混凝土表面拍照并及时通知驻地监理工程师,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展开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完成后,通知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并拍照备查。
混凝土结构外部尺寸检验由项目部测量队配合质部门检测备案。
2.表面平整度缺陷修补方法(1)采用砂轮磨光机清除缺陷表面的混凝土,直至露出密实的混凝土表面;(2)对局部混凝土高出设计表面引起的错台和突出,先进行测量放样,确定需要凿除的深度,判断突出部位与周边混凝土表面的衔接方式,随后表面用电动砂轮打磨光滑、平顺。
为减少打磨工程量,可先用钢钎或风稿将高出部分凿除至距拟形成的表面3cm左右,预留的3cm采用磨光机打磨平顺。
(3)对于局部凹陷部位的处理,拟采取补坡的方式形成与周边混凝土表面的顺接。
但要求控制凿毛区外缘与周边混凝土表面形成不小于10mm 的台阶,防止衔接处填补厚度过小,容易产生脱落。
采用抗裂砂浆进行修补。
3.修补工艺控制要点抹面抗裂砂浆修补一般用于厚度为1. 5mm- 25mm左右、范围较小的缺陷区处理,现场施工时,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或现场实际情况,整调处理范围。
主要工艺措施如下:(1)抗裂砂浆现场制作,现场加水,约1: 3,手持机械搅拌机,搅拌2- 3min,停3-5min,再搅拌2-3min即可使用。
(2)配制抹面抗裂砂浆时,随时拌制随时使用,并要求在2h内用完。
.(3)修补面先进行毛面处理并清理干净,在修补前保持修补面阴干、潮湿无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