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物联网管理系统

校园物联网管理系统

校园物联网综合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录1方案概述 (3)1.1项目背景 (3)1.2需求分析 (3)1.3方案目标 (3)1.4方案架构 (4)1.5 系统架构图 (5)2系统配置 (5)2.1 硬件配置 (5)2.2 软件配置 (7)3软件业务功能描述 (7)3.1 人员管理 (7)3.2 校园资产管理 (7)3.3 车辆管理 (9)3.4 校园一卡通 (10)3.5 安全应急处理 (10)3.6 智能通知 (10)3.7 远程访问 (10)3.8 联动管理 (11)3.9 环境监测管理 (11)3.10 节能减排 (12)4系统性能特点 (12)4.1 可靠性、成本低、易扩展 (12)4.2 安全性、稳定性高 (13)4.3 操作简单方便 (13)4.4 丰富的查询和报表功能 (13)5前景分析 (14)5.1 RFID技术优势 (14)5.2 系统应用前景 (14)1方案概述1.1项目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快速普及,对高校校园建设、教育教学模式、师生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高校全面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

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深入发展,促使了新一代网络技术——物联网的形成与发展,这将促进新一代智能数字校园的研究与建设,从而为高校数字化资源与信息化系统的高效整合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更好的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服务。

为此,我们在研究了物联网功能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数字校园系统。

1.2需求分析数字化校园绝对是下一步高校发展的方向,现在学校面临的教育、科研、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需求,都需要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来解决。

建设数字校园已成为当下高校尤其是职业学院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国家倡导的物联网进校园的实际举措。

现在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包括我们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化,对校园的管理、应用也应该成为下一步信息化发展的常态。

1.3方案目标作为物联网技术在学校的应用之一,天一众合生产的校内通卡集饭卡、借书卡、门禁卡、上网等各卡功能与一身,可以说覆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方面,师生们可以使用校内卡去食堂就餐、购物、看病、交学费等;学习方面,借助物联网智慧校园系统全面对接图书管理系统,师生可以轻松实现图书的查询、预约、借还,还可以享受图书到期提醒、续借等增值服务;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手机考勤的方式精确的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安全方面,学生可以用校内卡刷门禁,学校则可以借助门禁子系统对持卡人权限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同时基于门禁系统也可以对校园的资产和师生个人资产进行管理监控。

总而言之,有效实现多卡功能合一的校内卡通顺应了校园信息化潮流,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方便学生学习生活。

1.4方案架构1.5 系统架构图2系统配置2.1 硬件配置2.2 软件配置3软件业务功能描述3.1 人员管理人员监控管理主要是针对校园区域大、人员进出复杂、监管难度高等特点,通过在监管区域的进出入门口、教学楼宿舍楼中的通道,以及一些必要的区域架设基站,对整个监管区域进行有效覆盖,再对校园内的师生及工作人员等配备相应的RFID电子标签,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该号码可以标识使用者的唯一身份,从而实现在校园整个区域内人员的综合管理,如人员的定位、轨迹、报警管理等。

人员RFID监管主要实现以下几项基本功能:人员定位:可以实时了解每个佩戴标签的人员在管理区域内的准确位置;人员统计: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某一时刻某一区域内人员的数量;人员活动路线管理:可以对人员活动路线进行实时监控与历史查询;校外人员进出管理;指挥中心与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区域内情况信息互通;非法人员进入指定区域,系统将发出报警;重点位置巡更查询。

3.2 校园资产管理由于校园内人员流动性大,其贵重实验室设备、涉密资料等资产分散区域广,且一些资产在不同时段被不同人员使用,因此对重要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管、统计比较复杂,因此根据其特点,以MOT城域物联网数字校园系统对校园资产设备与涉密资料以及师生个人资产进行管理。

校园资产管理资产定位:管理人员可在系统中实时查询到资产所处位置,或手持智能PDA在需要时能很方便找到资产所在位置;区域管理:管理人员可实时了解某一区域内的资产种类、数量、信息;数量统计:管理人员可及时了解教学楼内或某一区域内的资产数量;资产巡检实时记录:巡检员携带手持RFID读写器,进行设备巡检,实时上传巡检记录,同时了解以往的巡检记录,使得巡检信息连续,也减少了纸张和重复记录;历史定位:查询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位置和移动轨迹,并且查看每一次存取资产的管理人员;非法移动报警:资产归属人取出资产并移动至门口基站时,读卡器读到两张相匹配的卡,会放行通过;当非资产归属人员取出资产并移动至门口时,由于两张卡不相匹配,系统会发生报警,并可以跟踪该资产移动的方向,帮助管理人员尽快取回资产。

资产详细信息及租赁管理:资产标签中应包含设备名称、型号、归属地、保管人、保修期、统计时间、状态,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持读卡器对这些内容来修改。

对设备整个租赁管理流程,包括设备的入库、出库、盘点、移库以及维修保养等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视频监控引导:系统与摄像头联动,当发生被盗时,引导监控摄像头追踪拍摄;资产防盗报警:对于贵重资产、珍藏品,通过附在其上的有源RFID电子标签,与周围安装的读写器保持无线通讯,当发生被盗时,以声光报警等形式进行报警,并以手机短信提醒资产管理者,同时通过与校园安保平台接口,进行报警;非法打开报警:如果遇到安防资产(如消防设备)非法打开等情况时,系统会自动报警;资产管理人员信息管理:每个管理人员的资料,包括:姓名、用户名、卡号、管理员级别(普通管理员、超级管理员),只有超级管理员可以修改资产信息以及状态、普通管理员只可查看信息。

标签损毁自动报警。

师生资产管理笔记本电脑防盗管理:可通过涉密载体的方式,对师生的笔记本电脑进行管理;并通过卡卡联动的方式,防止笔记本丢失;自行车、电动车防盗管理。

资产管理截面图3.3 车辆管理车辆管理主要是通过给校园内所有车辆以及停放地点配备相应传感标签卡,在信号覆盖范围内实现对车辆的管理,同时与其他应用(例如:贵重资产主动式安全防范系统等)进行配合联动,根据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紧急处置预案,实现对突发事件及时准确的报告与处理。

车辆标签可实现如下功能:车辆在校园内的实时位置管理;车辆行驶路线轨迹追踪;车辆详细信息显示;车辆进出统计查询;(对于定期进入管理区域内的车辆,可以做到不停车统计);实时监控VIP停车位是否被占用;管理区域内停车位余量统计;校内免费自行车借还管理;外来车辆管理;校内巡逻车管理。

3.4 校园一卡通借还图书管理:可通过与校园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自动借还书的管理;同时还可绑定借书人的邮箱或是手机号码,做到借还时间的提醒;教学楼、宿舍的门禁考勤管理:对学生上课、夜不归宿等进行考勤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一个考勤管理;校内消费管理:校内食堂、超市、自助洗衣服等能进行小额消费。

3.5 安全应急处理消防设备的资产管理;与传感器结合,对特殊区域进行监测(如锅炉房);地震、火灾后应急处理。

3.6 智能通知智能通知主要是针对系统提供的各种信息,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相关的人员提供的一种智能提醒服务。

具体体现在:大学校园通过LED显示屏进行车位信息提示;校园食堂统计分流提示;校内自习室统计等;中小学校园短信通知:当佩戴电子校徽进出校门时,利用系统记录的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告知家长学生是否出入学校及出入的时间或通过此平台告知家长学校的一些临时通知等。

3.7 远程访问系统可建立公众与学校以及家长与学校老师沟通的网络互动远程平台,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成绩、学习状态、出勤时间以及学校动态等相关信息发布于网络平台,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可进行信息分享与自由交流。

针对中小学幼儿园,可通过视频联动功能,实现家长在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实时状态,从而保证学校对学生管理制度的透明化。

3.8 联动管理报警联动是指将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与校园内的一系列报警系统联动。

如与摄像头、汽车报警器、门禁系统、车辆放行系统、室内电气设备、公共区域火警等联动。

以系统与摄像头联动为例:视频安全联动监控管理提供双向通讯功能,主要是采用基于RFID定位技术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校园的智能化信息监控平台,实现RFID卡与视频监控之间的功能联动,实时监测站内的异常情况发生,实现对异常行为和情况的提前防范和预警。

监控摄像头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携携带通过监控系统对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当发现有异常情况时,系统就会及时通知距离异常情况最近的携带RFID卡的警务保安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保证区域内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反之,同时当警务保安人员或者工作人员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基站发送信息到指挥中心,可调度监控摄像头转向卡定位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进行相应处理。

3.9 环境监测管理利用传感器感知环境特定参数,实时监控: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环境温度、湿度值,了解测量环境的温度、湿度状态;通过粉尘传感器,检测空气环境中粉尘的污染程度;通过气体传感器,检测环境中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通过照度传感器,检测环境中光照的强度;通过风速传感器,检测环境中风力大小/等级状态;通过PH检测传感器(水质),检测水质的酸碱强度;通过土壤含水传感器,检测土壤中水分的含量;通过雨量传感器,检测降雨是雨水的降雨量;通过噪声传感器,检测环境中噪音的污染程度;通过PH检测传感器(水质),检测水质的酸碱强度;信号采集主机提供1路RS485数字接口,通过ZigBee模块无线传输到中心监控室,再通过后台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列表显示、制图分析等功能。

3.10 节能减排本功能的数据源是通过在线监测、手工填报以及系统对传三种数据传输方式得到,可以采集能耗数据、水耗数据等。

该平台通过对能耗数据的采集,整理、计算、分析,主要可以实现在线监测、统计分析、能效分析等功能。

节能减排管理截面图4系统性能特点4.1 可靠性、成本低、易扩展高度的识别可靠性:100%的前端识别率,货物只要正确配置2.4GHZ有源射频卡,就能被装在附近的读卡器读到;识别距离远(0-1200米):可达到1200M的信号覆盖距离,在这个范围内的标签卡发出的信息都会被读到;极高的防冲突性,每个检测点可同一时刻最多识别200个标签的信息。

采用直序列扩频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对同频段内其他设备干扰小;采用AES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和安全;兼容无线传感器国际标准;基站集成RS485、以太网、GPRS、CDMA等通讯模块,便于应用和扩展;整体硬件成本低,降低了整个系统造价;体积小,便于安装和维护;信号穿透力和绕射能力强,集成度高、兼容性好、通信简单快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