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探究1:如何评价“二一九法令”?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 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 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 拥有私有财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土上现存的 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 时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 利用的附属地的面积超过了现在份地的那些地方;他 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 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
统治 阶级
图 说 历 史
思考: (1)1861年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有哪些表现? (2)图片反映了19世纪中叶俄国怎样的社会状况?
探究1:为什么说农奴制严重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 业缺少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 国家。 (2)农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 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3)处于手工工场时期,技术落后,缺乏发展资金, 甚至沦为西欧国家的原料产地,缺乏竞争力。 (4)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增大 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
(一)二一九法令——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治:废除农奴制度,农奴在法律 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 涉其生活。 经济: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 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要交付赎 金,赎金比当时的地价高,还要承 担各种临时义务。 组织:付清赎金后,农民须得到村 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如果一个 农民到外面找活干,也必须得到村 社的书面许可证。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 了自由劳动力 促进了农业发展;高 额赎金为资本主义的 发展提供了资金。
材料: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时, 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 一次盛大的祈祷式,以示庆祝。赫尔 岑后来写道:“我参加了祈祷式,我 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 参考答案 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 (1)十二月党人推翻沙皇专制的起义被镇压。 的圣坛前面,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决 (2)是俄国历史上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 死刑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 家和思想家。 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 十二月党人 基本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无条件给予 农民自由和土地。 回答: 主要活动:发表文章,创办杂志,宣传革命思想;筹划成立 (1)材料中“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反映了俄国历史上 革命组织,进行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活动。 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唤醒了俄国民众,鼓舞更多的 (2)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位这样的人物?他有哪些基本主 人为废除农奴制度进行斗争。 张?进行了哪些主要活动?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十二月党人的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解放后的农民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③农民仍然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④加剧了农村社会彻底分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为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亚历山大二世 进行了政治改革。这一改革对俄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包括 ①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 ②俄国人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③推动着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 ④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程标准】
1、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2、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 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主要 内容
二一九 法令
政治 经济 组织 性质 进步性 局限性
评价
对俄近代 化的影响
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改 革(政治、司法和军事) 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关系:
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探究3:促使俄国统治者下定决心 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 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 放农民。”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 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 做到了。”
沙皇亚历 山大二世
1、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 A.贵族地主不愿投资近代工业 B.农奴的反抗斗争不断 C.自由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狭小 D.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 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 3、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请回答: (1)请你说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哪些?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 是什么? (2)材料一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 解放农民”又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第二课 自上而下的改 革—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参考答案: 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 (1)反映了19世纪中叶农奴的悲惨生活和俄国工业发展 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一次谈话 的落后;落后的农奴制的阻碍。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 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 (2)农民暴动;农奴制改革; 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3)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
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包括 ①化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②巩固沙皇专制统治③增 强国力④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 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 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 都已判处它的死刑。”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②农奴制使俄国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③农奴制下的农奴地位地下,生活悲惨 ④剥削和压迫起了农奴的强烈反抗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 D、 ③④
第一课 危机笼罩下 的俄国—改革的背景
【课程标准】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 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知识结构】
经济
政治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加剧 社会危机(直接原因) 亚历山大二世酝酿改革
思想
军事
克里米亚战争
时间:1853-1856 参战国:俄VS土、英、法 爆发原因: A、俄国-转移国内矛盾;扩大势力,攫取土地. B、英、法-俄的行动侵犯了其在土耳其的利益。 性质: 俄、英、法-非正义的殖民争霸战争 土-正义的反殖民侵略战争 结果:俄战败,签订《巴黎和约》
探究2:克里米亚战争中 俄国军队惨遭失败的原因 有哪些? 它与俄国改革有 什么关系?
3、思想近代化——西方思想传入俄国
通过改革,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 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 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1、列宁说: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 掠夺,是对农民实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的话 主要针对的是 A、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 C、农民仍然隶属于地主 D、农民要受到村社的管理 2、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性质: 是地主阶级对农民公开、野蛮的掠夺。
(二)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政治近代化——上层建筑改革
政治:参照西方代议制模式,设立地方 和城市自治机构。规定严格的财产限制, 有利于贵族和资产阶级,促进了资本主 生产力的进步带来生 义发展。 产关系的调整,进而影响 司法: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 到上层建筑的构建 级法院;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 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取代过去募 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设立军校培 养人才,增强了战斗力。
①广大农奴获得了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 进步性: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②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 渡,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转折点)
不彻底性: ①改革后俄国仍保留大量封建残 改革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 局限性:余;农民基本被束缚在土地上; 制度,因此改革后的政权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 掠夺性:“解放”后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合专政的政权。 欺骗性: 改革后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
维护了贵族、 地主利益, 为资本主义 发展开辟了 道路,迈出 了由封建君 主制向资产 阶级君主制 转变的第一 步。
2、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份 (农村中资本主义成分得到增长) (2)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明显加快 (原因:①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 提供了资金。②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借鉴西欧技 术。③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5、1876年一位封建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 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着‘万岁! 万岁!’直到激动的人群追着他的马车跑过去,沙皇都没 有露面。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 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有天生的好脾气,天性淳良;受 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 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 谈。”假设这位封建地主所说的是真实的,那么农民发 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高价赎买到一块份地 C、农奴摆脱了农奴主控制,归村社严格管理 D、农民彻底摆脱了封建束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