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篇一: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一、服务立项(一)项目名称:“夕阳依旧美,爱生活,爱自己,建我和谐小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二)服务对象:核心服务对象:周家花园社区居家老人扩展服务对象:小区小孩(小孩可以和老人一起参加活动,活跃氛围,增加快乐)(三)服务时间: 2013年 6月1日—— 2013 年7月1日(共1个月)二、项目背景(一)问题与需求评估1、现代都市的社区越来越大,高楼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邻里之间却是越来越陌生了,举办活动,通过老人小孩,增进社区内居民之间的互动,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建设和谐快乐小区。

2、现在一些老人闲暇娱乐活动过于单调,生活缺少乐趣,对生活不够积极,通过举办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增加老人闲暇活动,丰富老人生活,让老人重拾生活信心,积极乐观面对老年生活。

3、社区老人因社区内设施等原因,缺乏身体锻炼,通过举办此类活动增强体质,缓解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

4、小区内由于缺乏组织者等原因,小区内居民少有机会参与社区活动,居民之间互动不足,领里关系生疏。

4、融入社工专业理念,提倡以人为本,和谐共处(二)介入理念与理论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的发展,追求更高一层的需要。

人到了老年,虽然人在生理身体上出现老化,但是我们不能让他们的心理也随之老化。

总有一些老人有着这样一种思想,人老了,就不中用了,这会让他们感到失落和自卑。

为了让老人心理卫生健康,重拾生活的信心,一直到自我实现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人们各层次的需求,我们应该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服务,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2、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帮助我们深入分析家庭和小区环境以及社会这个大的背景对老人们行为的一种影响,分析导致老人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外在和心理原因,营造一种快乐阳光的小区氛围,帮他们重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进入老年后,身体素质会下降,需要必要的锻炼。

此外老人大多退休在家,闲暇时间多,但人际交往范围缩小需要情感寄托,而且他们需要面对生死观,会出现消极的心里,从而导致心理疾病。

我们社工介入,举办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身体,更新他们面对生活的观念。

三、项目目标(一)总目标协助社区居委会构建小区文化,给老人提供多样化生活,丰富他们精神生活,帮助他们处理生活困难以及生理和心理的问题。

增进老人自我效能感和面对生活的自信心,拉近小区领里关系,打造阳光,和谐小区。

(二)分目标1、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关注老人不同层次的需求;2、老人的增能,提升他们对老年生活的信心和自助的能力;3、心理情绪疏导,,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4、通过老人之间的互动,拉近小区领里关系,构建小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文环境;5、资源整合,整合利用社会物资、义工等资源,让社会更多人关注老人养老,整合社会力量发展老年人社会工作。

四、服务内容(一)成立服务研讨小组1、通过与居委会多方讨论,成立服务研讨小组;2、研讨小组的成员由居委会领导,河大本科社工及研究生组成,确保研讨的质量;3、通过研讨小组这个平台,定期召开服务研讨会,商讨服务方案,协调服务时间,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二)介入方法: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鼓励社区老人参与实现项目目标 1、“小区是我家,我爱我家,我爱我行动”活动,加强老人对小区的一种归属感1)在我闲暇时我能为小区做什么,我能为他做什么?我能为小区打扫至少保持卫生,我可以陪小区的她聊天,倾听她的苦闷,互相鼓励,排除烦恼。

2)增进他们之间的合作,提升他们的自信心;3)开展文化活动,如唱歌、打太极等,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增强老人的归属感;4)开展义工关爱和互助行动,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5)组织老人一起讨论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针对所遇到的问题,协助老人共同解决。

2、我的社交圈,扩大社交圈,不再孤独1)讲讲我的老朋友; 2)认识新朋友;3)谈谈自己排除郁闷,与朋友分享减少烦恼的方法3、充权增能,互相鼓励,提升老年人自信 1)举办趣味运动会2)设置简单游戏,鼓励老人参与3)让老人接触新的事物,学习进的技能,教他们上网,用手机发信息,教他们打太极,跳舞,养生技巧等。

4、“夕阳也精彩”计划 1)个人才艺展示2)围坐在一起,讲讲你开心的事 3)说出身边他的优点篇二: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计划书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计划书一.服务立项(一)项目名称: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二)服务对象:碧江区“社区青少年”(三)服务时间:2014.5.26--2014.6.26(共一个月)二.项目背景(一)问题与需求评估1、由于现在大多都属于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都比较溺爱,他们需要的任何东西父母都会满足,对父母形成依赖,导致很多青少年都不能独立自主,有些甚至变成啃老族,导致毕业后长期找不到工作,变成闲散青少年和失业青少年等。

2、现在很多家庭父母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家庭属于双职工家庭,父母都没时间管教孩子,与父母接触时间特别少,导致很多问题青少年的出现,同时也是对孩子缺乏管教,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导致很多青少年犯罪。

3、因为现在辍学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辍学后有的在社会上闲散着,出现了边缘青少年,同时导致很多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犯罪。

4、由于我国的教育基本属于应试性教育,只重视学业,不重视体育锻炼,很多青少年体质越来越弱,同时也养成很多青少年不喜欢体育锻炼的习惯,导致体质越来越不达标。

5、因为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很多青少年家庭都比较贫困,形成了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

(二)介入理念与理论1、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我国社区青少年群体的一大特征是“无法就学”。

所以,我们需要针对社区青少年的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各种特征的科学的青少年教育。

比如:道德观教育、法制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

2、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上的暴风骤雨时期。

如果青少年心理与生理上不同步发展,会导致心理发展的滞后。

主要表现在认知偏差、情绪困扰、人格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

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情绪辅导;对已经出现人格障碍的青少年,及时进行矫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和谐的生活环境。

3、社区青少年行为矫正有些青少年容易表现出来一些行为问题,比攻击行为、网络成瘾、吸烟酗酒、药物滥用、犯罪等,这些方面的行为表现。

是他们成为了问题青少年和边缘青少年群体。

所以我们需要以社区青少年个案为对象,开展个案辅导:一社区青少年家庭为对象,开展家庭辅导;以社区团体为对象,开展小组辅导;一整个社区为对象,开展整个社区工作,为社区青少年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优越的社区环境,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项目目标(一)总目标推进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增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引导社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分目标1、了解社区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关注社区青少年不同层次的需求。

2、开展教育活动,对自己的行为有客观的认识,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助能力。

3、心理情绪疏导,,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培养良好的情绪智力。

4、针对已经出现的青少年人格障碍,进行矫正,帮助其尽快回归社会。

5、整合资源(社区、家庭、同伴),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和谐的生活环境,并帮助其确立人生目标。

四.活动安排(一)招募阶段(2014.5.26—2014.5.28)1、在社区办公处张贴海报。

2、散发宣传单。

3、社区工作人员在当值时告知参加。

4、我们在和工作人员一起调查时亲自邀请参加。

5、根据小组性质进行筛选组员。

(二)小组开展阶段 (2014.6.1—2014.6.21)1、第一次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和两个工作者相互认识并制定小组规范。

2、第二次小组活动:对小组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矫正。

3、第三次小组活动:对小组成员进行行为矫正反馈。

4、第四次小组活动:工作总结及组员反馈。

(三)资源整合阶段(2014.6.22—2014.6.24)整合资源(社区、家庭、同伴),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和谐的生活环境五.所需资源1、宣传海报2、小组活动室一间3、督导一位4、礼品5、宣传单6、电脑六.活动分工七.预算支出项目数量金额海报 2 80车费 6 240水待定 100宣传单若干 40礼品若干 100活动材料若干 100总计 660八、监督与评估(一)评估内容1.项目策划评估,由社工小组督导对项目策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估;2.过程评估:评估社区青少年的生活态度和心理变化情况;3.成效评估:评估服务的效果、服务对象改变情况、满意度,评估服务指标完成情况,评估项目人力、资金投入情况等。

(二)评估方法1.项目策划评估:采取征求民政部门和居民意见等方法进行;2.过程评估:观察社工的活动记录与服务对象每次的活动评语,或是通过现场的观察进行评估;3.成效评估:督导对项目指标完成情况,人力、资金投入情况进行审核,通过直接采访或者问卷调查了解服务对象对服务满意度等九、预测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遇到的问题及困难解决方法项目策划不合理通过小组讨论和听取居委会的意见对服务项目进行修改资金不足 1)与居委会协商;2)拉赞助无法完成预期目标 1)找出无法完成的原因;2)与居委会协商调整方案或者延长服务时间青少年拒绝参与做好宣传和思想工作组员与组员产生冲突工作者及时调节,做出批评,加强思想教育篇三:社区工作计划书社区工作计划书一、活动主题服务农村社区,促进家庭和谐和城市一样,在农村许多家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城市的问题不同,农村家庭问题比较突出的有家庭成员沟通问题、夫妻关系紧张、婆媳相处困难、子女教育不当,妇女地位低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以及一些由于传统观念所导致的生育问题等。

这些问题给农村中的诸多家庭造成很大的困扰,引发出更多的问题,最后呈现出农村妇女自杀率高、未成年人受教育水平低下,农村离婚率提高等不良的社会现象。

这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良现象不仅影响了农民幸福感指数,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目前倡导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进步。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社工希望通过专业的农村社会工作的知识、理论、方法,运用专业的助人技巧、技能,给予一定程度的改善。

而我们本次互动的服务对象张村社区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类型的家庭问题,比如婆媳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家庭暴力问题等等影响家庭和谐的社会问题。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准备在张村开展一项社区活动,旨在帮助该村社区居民树立家庭和谐观念,增进彼此尊重和沟通,促进家庭和睦,维护该村社区的稳定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