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景观设计-德国的景观设计

11景观设计-德国的景观设计


10
马汀松在汉堡国际园艺博览会上的瑞典园林设计透视图
从住宅室内看花园,绿篱层层叠叠、视线非常深远。
11
马汀松认为斯堪的那维亚国家的景观设计师 布兰勃德和索伦森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两位学者, 从他们那里他学到了简单、清晰的结构、丰富的 空间,特别是修剪的绿篱划分空间的手法。 他还用极具个性的透视图来构思、表达设计。 透视图每一根线条都准确无误,从图上可以看出 他的设计充满斯堪的那维亚设计的特点,简洁、 结构清晰、空间明确。 他常用修剪的绿篱或墙体来分隔空间。绿篱 与自然生长的植物形成强烈的对比,建筑的直线 又被植物的自然生长所软化。
29
港 口 岛 公 园
30
杜伊斯堡风景公园利用原有的建筑和循环水系统建造的水园
31
杜 伊 斯 堡 风 景 公 园 利 用 原 有 的 料 仓 和 废 弃 物 构 筑 的 小 花 园
32
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中由铁板铺成的“金属广场”
33
拉茨在法国Tours附近设计的国际园林展花园
34

拉茨的作品从很多方面是难以用传统园林 概念来评价的,他的园林是生态的又是与艺术 完美融合的,他在寻求场地、空间的塑造中, 利用了大量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与建筑、生 态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由于他的成就,拉茨获得了1989年德国景 观规划设计师学会奖。
8.3 景观设计师
• 8.3.1 格茨梅克 • 除园林展外,德国通过举办博览会和
运动会及利用工业废弃地的改建,建造了 一些有影响的园林。
1
• • • • • •
格茨梅克1915年出生于科隆, 1937—1941年在柏林学习景观设计, 1947年创建事务所, 1965—1972年为卡塞尔大学造型艺术系教授, 1972—1980年主持慕尼黑工大景观设计研究所。 60、70年代完成大量的景观设计项目,其中不少 项目是和著名的建筑师贝尼什合作。 • 1973年格茨梅克获得斯开尔奖。
2
140hm2的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是格茨梅克最重 要的代表作品。公园位于慕尼黑北部,距市中心 4km,1972年第20界夏季奥运会在此举办。公园基 址原是一块极为荒凉的空地,周围是兵营及工业用 地,南部是二战后由城市中清理出来的废墟瓦砾所 堆积的高60m的小山,地段一直作为练兵场来利用。 公园规划的目标是要把奥运会办成“绿色的奥 运会”。在规划时考虑运动会结束后的使用问题。 体育设施成为市民健身和文化活动的场所,运动员 村成为居住区和大学生宿舍,绿地则是市民休闲娱 乐的公园。
3
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平面图
整个场地被城市中环路分为两部分,北边是运动员村,景观设计主 要由卢茨完成,南边是140hm2的奥运公园。 由纽芬堡花园引来的水穿过公园,在公园的中心形成一个水面。水 体北部是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自行车赛场等体育设施。南部是绿 地山景。 4
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露天剧场与游泳馆
54
鲍尔1981年获得了德国景观规划设计师学 会奖、1995年获得了德国景观规划设计奖。 德国是世界上最具有生态意识的国家,国 民非常热衷于环保,德国的生态政策在世界上 也是首屈一指的。 德国的景观设计大多追求良好的使用功能、 经济性和生态效益,重视园艺水准和建造工艺, 并不特别追求象征性和前卫性,不追求时髦的 材料和表现手法。但却是脚踏实地地改善着城 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着国家的历史,同时为大 众提供了最为实用和理想的户外活动场所。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8.3.5 鲍尔
1940年出生于德国; 1969年毕业于卡尔斯鲁厄大学 建筑系,然后在学校景观设计研究 室马汀松教授手下作助教,1970年 建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作为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鲍尔不仅能做大尺 度的规划,也可以完成小尺度的设计,具备了建筑 设计、城市设计到景观设计的多方面的能力。 鲍尔非常注重细部的设计,具有出色的细部能 力,我们从他的景观设计作品的节点、细部和材料 运用中都能深深地感受到这些。 48
52
每个树池中种 植13棵同种的乔木, 但是不同的树池中 乔木的种类又不同, 在规整中又展示了 变化多端的季相变 化。
卡 尔 斯 鲁 厄 市 “ 西 南 建 筑 联 合 公 司 ” 屋 顶 花 园
53

鲍尔的设计不追求时髦的材料和手法,他 认为,景观设计应该与建筑或艺术一样,有简 单而明确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设计成统一 的作品。 • 他欣赏瑞士提契诺的建筑师斯诺奇的一句 话,“每一个变化都意味着破坏,请理智地破 坏。” • 鲍尔认为,为了未来,应该尽量少地人工 建造,如果必须如此,也要在生态上、方案中 及细节上非常谨慎地考虑,对基地最小干预的 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设计之中。
公园在平面和立体上都采用流线形的布局,与帐顶的体育建筑浑 5 然一体。建筑物结合地形设计,尽量减小尺度。
慕 尼 黑 奥 林 匹 克 公 园
由于采用悬索结构,建筑物的墙体和屋顶均采用大面积的玻璃 建造,减少了建筑对绿地在视线上的分割。
6
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露天剧场
公园是风景式园林,但必须成为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
27
拉茨非常欣赏密斯的建筑,特别是密斯建 筑中“少”与“多”的关系。 他常常在景观设计中利用最简单的结构体 系,形式和格网在拉茨的许多规划设计中扮演 了重要角色。 拉茨认为,技术、艺术、建筑、景观是紧 密联系的。例如,技术能产生很好的结构,这 种结构具有出色的表现力,成为一种艺术品。
28
慕尼黑附近拉茨的住宅花园中用废弃的材料砌筑的围墙
24
埃 特 林 根 公 园 平 面 图
园林下是地下停车场,周围与城市相连。将乔木种植在公园外围, 中心是微微起伏的草地和水池,一些紫杉绿篱围合成不口分开设置, 使得出入口不至于过大,而道路又弯曲,司机必须减速行驶,同时眼前 又不会始终是一个入口黑洞,入口处植物生长郁郁葱葱,常春藤爬满墙 25 壁。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12
马 汀 松 的 卡 尔 斯 鲁 厄
13
Weinbrenner 广 场 设 计 透 视 图
马 汀 松 设 计 的 卡 尔 斯 鲁 厄 某 银 行 庭 院
14
马汀松设计的卡尔斯鲁厄某学校环境
15
马汀松设计的德国Rastatt宫殿花园
16
马汀松设计的德国Rastatt宫殿花园
17
马汀松设计的德国Emmendingen精神病学中心花园
18
马汀松在德国作了大量的设计,同时又培 养了一批设计人才。 通过教学和设计,他成为70—80年代影响 很大的景观设计师,享有崇高的荣誉,1983年 获得景观设计界的重要奖励——斯开尔奖。
19
8.3.3 卢茨

卢茨30岁时建立了事务所,在 随后的年代里迅速成长,连续赢得 设计竞赛,1975年成为斯图加特大 学荣誉教授,1977年获得斯开尔奖, 1993年获得德国景观规划设计奖, 确立了在德国景观规划设计届的地 位。 在40年的职业生涯中,卢茨在不同的领域 • 完成众多的项目。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是建筑的 外环境设计,平面严谨,植物多样。后来作品 逐渐灵活,但都与使用功能紧密联系。
埃尔曼设计的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德国馆平面图
49
埃尔曼设计的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德国馆
50
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中水边的船形平台
51
卡尔斯鲁厄市“西南建 筑联合公司”屋顶花园
为了保证乔木生长必须的土层厚度, 鲍尔在地下停车场屋顶设计了5个椭圆形大 树池,树池布局非常灵活,在纯净的草地 上飘逸轻盈。
埃特林根公园
26
8.3.4 拉茨
拉茨认为,景观设计不应过多地干涉一块 地段,而是要着重处理一些重要地段,让其他 广阔地区自由发展。 景观设计师处理的是景观变化和保护的问 题,要尽可能地利用在特定环境中看上去自然 的要素或已存在的要素,要不断地体察景观与 园林文化的方方面面,总结它的思想源泉,从 中寻求景观设计的最佳解决途径。
20
卢茨设计的景观
21
卢茨设计的1993年斯图加特国际园艺博览会展园,把斯图加特分散 的绿地连成一个环绕城市东、北、西的长8km的U形绿环,并把市中心通 过绿地与这条绿环联系起来,彻底改善了城市的环境。
22
斯图加特U型绿环中的景观
23
卢 茨 设 计 的 斯 图 加 特 某 建 筑 的 庭 院
7
8.3.2 马汀松
马汀松是把斯堪的那维亚国家景观设计的思想和理 论引入德国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1924年出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曾在那里学习园 艺,后来有机会在德国斯图加特的瓦伦丁事务所实习。 然后又在斯德哥尔摩市的海么林事务所工作, 1958—1960年在斯德哥尔摩艺术学院学习建筑, 1957年建立了自己的事务所,并很快取得了一些影 响。 1965年马汀松来到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建筑系新成 立的景观与园林研究室工作,直到1991年以后他才返回 瑞典。
8
1963年马汀松在汉堡国际园艺博览会上设计的瑞典园林
这是一个住宅花园,其中一个庭院在住宅的中心,另外一个庭院为花 园。住宅有大片玻璃窗,两个庭院视线上可以相互贯通。 花园布置着一系列由绿篱修剪成的高低、大小不同的立方体,形成形状 不一、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连续空间。
9
1963年马汀松在汉堡国际园艺博览会上设计的瑞典园林平面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