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教材
池壁防渗 措施建议 采用SBS
厚度24cm 95实心砖 厚度12cm 挡墙顶端
进水口至少比出水口高10-15cm
清水排放池设置主要方便观察和取样,要求设置美观,不 宜过大过深,内壁长宽高为30-40cm,排口距池底预留约3 cm,同 时池壁用白色瓷砖砌成。
盖子最好用硬塑,并 有把手,镶嵌式且与 项端持平
“锦上添花”
结合村庄整治配套点缀
三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鸡鸭啄食”
“篱笆防护”
四要注意维护。
浇水
松土
防晒
拔草
施肥
防冻
7、台帐收集
工作总结 一是工作台帐 推进机构 村民代表大会会议纪要 招投标文书 点位布局图 整体体现各工程的 基本情况、质量等 二是工程台帐 纳管人口、户数、建造方位 处理模式、池容、管网铺设长度 各阶段照片 整治前、铺设钢筋时、治理后 选择较为明显的同一个参照物 反映一年工作 的措施,取得 的成效等
二要 清洗
三是摆放要规范有序
1
2
3
4
5
6、植物种植
• 统一用细叶麦冬打底(肥力足够时可用阔叶麦冬打底) • 后选择种植根系发达、有一定高度,且在农村中较为常见水菖蒲、 美人蕉、芭蕉、花叶芦苇、旱伞草等
水菖蒲
美人蕉
黄菖蒲
花叶芦苇
兼顾观赏性、经济 性,要按一定形状进 行设计
旱伞草
二是视情况要对池体周边进行整治及配套点缀。
钢筋加底部
厌氧池管网
局部 厌氧池内的管网大致与小型人 工湿地铺设相同,但5号管即 厌氧池进入人工湿地的这支平 铺管必须接到离池底约20cm处 平铺
5 厌氧池
人工湿地
大 封 口 密
小 疏
5
整 体
横管铺设要求:必须接到离池底20cm处,横管开孔,孔斜开,端口密封 目的:使污水较为均匀分布,尽量少留死角!
总之,选址是单体工程建造的第一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污水治 理成本投入,也影响着污水处理工程样貌,因此各村一定要高度重 视,决不能马虎过场。
2、池外管网铺设
一要 注意标高,确保污水自流。 既要注意整体标高,也要确保管内无积水(防止冻裂) 二要 确保雨污分流,即雨水不能接入污水池
天落水不能接入
雨污分流(上流雨水,下埋污水管)
纳管人口<30人
人工湿地模型
特点:工艺简单、投资 少、见效快、灵活性强
畜禽粪尿污水不提倡接入 (浓度过高,湿地难以承载)
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处理水污染物。
原 理
植 物 生 长
吸收有机质和氮、磷等 净化水体 污 水 吸收水份 减少污水排放量
含机质、氮 磷等成份 吸附大量微生物菌群 净化水体 清水排放
工程结构及施工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技术介绍
“80年代淘米洗菜,90年代洗衣灌溉,新千年代鱼虾绝代!”
一、农村生活污水的定义
厨房污水 厕所污水
一是人畜排泄及冲洗粪便产生的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包括
二是厨房产生的污水
三是洗衣和家庭清洁产生的污水
四是农村居民洗澡产生的污水 洗澡污水 洗衣污水
强调说明: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原理并不难 关键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3、池体质量
村委成立监理小组
终端处理 系统 县区加强督查指导力度
发现人为因素造成问题
要求返工,造成损失由村里承担
一是刀口缝要刮桨
水泥标号
水泥工手势,检验方式是 从外侧看有无缝隙 内外墙粉刷要用清 砂,要有一定厚度,尤 其是底部及墙与墙的交 叉处更要注重
二是材料质量要保证
水泥砖的强度 细砂的硬度
污水池池底视地基要求用钢筋
总池形
宽:长=1/2—1/3
宽
长
4.无动力厌氧处理模式
原则上不提倡,共实质就是组合模式中去 除人工湿地就是无动力厌氧处理模式
5、小型沼气处理模式
能源有效利用
沼气
适用于农村畜禽散户养殖
农林作物有机肥
沼液
大多数行政村不会使用, 若养殖户较多的村庄,可建 沼气池
四、相关经验和要求 1、选址
一要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村中闲置土地。 二要距离适中。 三要认真做好土地调整协调工作。 四要充分考虑土质层。 五要尽量避开村中主干道。 六要注意标高,避免污水倒流。
五、工程监督
村监理小组 乡 镇 县区有关部门
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督
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和指导
发现部分予以返工,对已建工程抽查, 增加费用由责任人或村集体承担
六、工程验收
村监理小组 乡 镇 县 区有关部 门
施工阶段验收
项目初步验收
项目竣工验收
管网铺设和土 建由监理小组 签字后确认
乡镇对纳污管 户和监理小组 意见进行复核
监测合格, 全面验收
七是 挖土方时要慎重。不要破坏原有设施
八是 户与户交汇处要避免倒流。
现开口处
原开口处
原开口处生活污水易倒灌进入厨房
九是 确保管网质量。
水泥管 品种众多,价 格层次不齐 波纹管(俗称喉管) PVC实壁管 建议使用,品 牌众多,使用 好的
十要 迎合村庄规划。
新建房或开展其他新农村建设工程 时,要规范预留接口,避免雨水进入 管网。
厌氧部分
0.05m3/人 0.15-0.2m3/人 5 1
2
沉 淀 池
厌 氧 池
4
两 者 区 分
沉淀池
厌氧池
3
组合模式厌氧部分呈 “田字型”
小型人工湿地厌氧部分
注意: 1、底部加钢筋,允许部分畜禽养殖污水纳入管网,池容:一头猪=4个人计算 2、考虑到纳管人口较多,为有效减少土地使用,厌氧部分池深为1.5m.
技术人员参与,娴熟掌握技术要领
(4)要求组织开展主体工程和管网招投标工作 (5)完成工程台帐和工作台帐(包括机构、工作总结等);
表格说明
基本概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点位布局图
三、污水处理工艺及构造
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主要有:
1.好氧生物处理 2.无动力厌氧处理模式 3.人工湿地处理模式 4.组合处理模式 5.小型沼气处理模式
第一部分是污水收集沉淀池 第二部分是湿地处理池 第三部分是清水排放池
污水收集沉淀池
湿 地 处 理 池
清水排放池
Φ160的PVC实壁管呈水平贯通
20cm 20cm
预留观察口
高1.2米
类似厌氧处理,无 填料,无清掏口
5cm
20cm
污水过滤
为防污水溢出,夏季蚊蝇滋生,污水收集池应密 封,但要预留观察口。
湿地部分示意图
高 水流方向 距上沿20cm Φ110 PVC实壁管
高
距上沿20cm
距下沿20cm 低
湿地池容每人不少于0.3 立方米
上端正面
上端反面
下端反面
注意要点: 1、人工湿地池内所有管网要求在前端套一向下5cm的弯口,后端则不需套弯口 2、两端管网距离边缘均为20cm,且均匀分布 3、上下端口距离池底和池面均约20cm. 4、进水管落差保持10-15cm左右 5、池内管网数量视具体池宽而定,一般为3-4支;管径约φ110,若纳管人口较多建议采 用φ160管 6、考虑到厌氧池部分适当放大,湿地池可以适当放小,要求按0.3m3/人设计,池深仍为 1m
三要 尽量避免外露,尽量避开主干线,过道时要 深埋,同时采取必要的防冻、防晒措施。
管网裸露
措施到位
四是 生活污水不得接入三格式化 粪池。 另三格式化粪池和住户间要求增设 存水弯头
五是 管网铺设一定要规范。 不得悬挂,尽可能拉直
悬挂,扭曲
六是 管网管径不能过小,原则上要求 5公分管不得使用
管径偏小易堵塞
要求更改为平铺管
管网侧面
距离上沿 20cm 不提倡,泥沙易进 入管网,造成堵塞
往下 60cm
左右呈“S”形
不提倡,泥沙易进 入管网,造成堵塞
上下呈“S”形
水流方向
土质要好,不能过硬
5cm 可铺一层棕毛 细土 厚约10cm 细砂 厚约10cm 砂石 小粒径 鹅 卵 石 中粒径 大粒径 厚约10cm 厚约20cm 厚约25cm 厚约25cm 60cm 1.2m
40% 30%
一般分三格,按不少于0.5M3/人 设计。视污水量和污水浓度在一定范围内 可作适当调整。 考虑到生活污水进入湿地处理池 后,浓度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前者承担 的污染负荷较大,故在设计时前格池容可 稍大,建议可按4:3:3比例 。
30%
为确保池内流水畅通,池底 要有坡度,i=0.02
三是池底要浇实
池体周沿挖一条引水渠 池底有地下水外涌,对应措施 在外周用水泥灌桨
四是主体要做试水实验 主体工程完工后,摆放石块前,池 体蓄水,确保池体畅通和不渗漏
4、窨井
一是厨房污水必须设置窨井 厨房出水窨井 二是三股及以上污水交 汇处必须设置窨井
三是视情况要添加窨井
5、鹅卵石铺放
一是石块尽量均匀
3.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组合模式 纳管人口>30人
污水:
淀粉 纤维素 油脂 蛋白质 转化为
水、二氧化 碳、氮氧化 物等无机物
清水
其中:30人≤纳管人口≤50人
与小型人工湿地设计相同,唯一区别就是要求 在无动力厌氧池内填加填料(外购)
污水收集池
添加填料
★纳管人口≥75人
由三部分组成,厌氧处理、 湿地处理、清水排放池
二、工作要求
一是建立推进机构;
二是落实专人,启动调查摸底工作。
(1)完成污水治理推进方案 点位基本情况登记表
方案 内容
管网走向 绘制点位布局图(后附图)
做好土地协调工作,待方案完善后,由乡镇统一上报确定合理性 (2)积极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 (3)各行政村分别完成2-3个污水治理试点工程、要求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