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具有显著子实体的大型真菌,常称为菇、蕈、菌。
2、真菌:是一大群具有真核、能产生孢子、无叶绿素的一类以腐生或寄生为主的低等真核生物。
3、菌丝:由管状细胞组成的丝状物。
4、菌丝体:菌丝不断进行生长、分支交织而成的菌丝集体。
5、菌丝束:菌丝菌丝平行排列的绳状结构。
6、菌索:不少担子菌类菌丝体生长至某一阶段后菌丝缩合,形成粗绳索状复杂的组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菌索。
7、菌髓:是指伞菌菌褶或齿菌类的菌刺中央部分或菌管之间的菌丝层。
8、菌核:由菌丝体密集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休眠体。
9、子实体:具有结实能力的双核菌丝组织化形成的肥大多肉的菇、蕈、耳等称为子实体。
10、菌盖:高等真菌,尤指层菌纲中的子实层支撑部分。
又称菌帽,多位于菌柄之上。
11、菌柄:子实体的支撑部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一般生于菌盖中央,有的偏生或侧生。
12、菌褶:伞菌菌盖下呈放射状排列的薄片。
13、菌环:部分伞菌残留在菌柄上的内菌幕。
14、菌托:伞菌中的鹅膏菌属和苞脚菇属及腹菌中的鬼笔目等真菌,外菌幕较厚,当这些真菌子实体成熟时,常有部分外菌幕残留在菌柄的基部,发育成杯状、苞状或环圈状构造,统称为菌托。
15、生长因子:是一类对食用菌正常生长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16、微量元素:凡所需浓度在10-6~10-8mol/L范围内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17、常量元素:凡是生物的生长所需浓度在1/10000~1/1000mol/L范围内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18、碳氮比:培养基或培养料中所含碳元素与所含氮元素的比值。
19、氮源:凡能提供食用菌菌丝生长所需氮素的营养物质。
20、碳源:是构成食用菌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也是食用菌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
21、天然培养基22、合成培养基23、半合成培养基24、液体培养基25、固体培养基26、半固体培养27、灭菌28、消毒29、防腐30、干热灭菌31、湿热灭菌32、病原病害33、非病原病害34、食用菌的深加工35、平菇36、初生菌丝37、次生菌丝38、三生菌丝39、锁状联合40、孢子印41、大型真菌42共生菌43、外生菌根菌44、内生菌根菌45、寄生菌46、白腐菌47、褐腐菌48、待料栽培49、生物学转化率二、填空题1、在我国目前可以人工栽培,并进行规模生产的主要品种有: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毛木耳、银耳、草菇、金针菇、凤尾菇、猴头、鸡腿菇、滑菇、姬松茸、灰树花、阿魏菇、竹荪、茶薪菇、榆黄蘑等几十种。
2、1971年Margulis改订Whittakar的分类系统,提出了“五界学说”包括:原核原生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3、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因此在形态上有菌丝体和子实体之分。
4、菌褶和菌柄的链接方式主要有直生、弯生、离生和延生。
5、影响食用菌生长的外部因素包括温度、适度、水分、空气、光照、pH值等。
6、食用菌能利用的有机碳源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果胶、单糖、有机酸类和醇类。
7、生长因子一般包括有维生素、生长刺激素、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
8、食用菌矿质营养元素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有磷、钾、钙、镁、硫。
9、食用菌矿质营养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有铁、铜、锌、锰、钴、钼、硼。
10、食用菌子实体主要包括菌盖、菌褶、菌柄、菌环和菌托五个部分。
11、培养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①含有该菌株生长所需的条件;②具有一定的生长反应;③经过严格灭菌,保持无菌状态。
12、培养基按照营养物质的种类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按照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13、根据抑菌或杀菌强度的不同,杀菌措施灭菌、消毒和防腐。
14、食用菌栽培过程的消毒灭菌分为:培养基的灭菌、培养环境的灭菌、培养器皿的灭菌和分离材料和皮肤的消毒。
15、实验室食用菌制种过程中常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刀、接种锄、接种铲、接种环、接种针。
16、食用菌母种的鉴定包括:出菇实验、母种的菌丝形态、菌丝长势、高温适应性、干湿鉴定。
17、常见的菌种分离方式包括: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基物分离法。
18、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一般有子实体分离、菌核分离、菌索分离三种19、食用菌原种鉴定包括转管次数、保存时间和原种外观三个方面。
20、优良的食用菌菌株应同时具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及菌丝活力强、无杂菌、无虫害的双重作用。
21、食用菌的病原物致病过程包括侵入、潜育和发病三个时期。
22、食用菌病虫害流行和发生由病原物、寄主食用菌和环境条件三个方面决定。
23、优良菌种的标志是菌种纯、生命力强和菌龄适宜。
24、根据菌柄在菌盖上着生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中生、偏生和侧生。
25、食用菌的生活类型可分为木生、粪生、土生、寄生和共生五类。
26、根据食用菌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可将食用菌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
27、三、选择题1、下列食用菌属于低温类型的是A、滑菇B、香菇C、草菇D银耳2下列食用菌属于变温结实性的是A、黑木耳B、银耳C、草菇D、平菇3、下列食用菌属于恒温结实性的是A、黑木耳B、平菇C、香菇D、双孢菇4、食用菌菌丝生长阶段所需空气相对湿度为A、30%B、50%C、60%D、85%5、食用菌子实体生长阶段所需相对湿度为A、30%B、50%C、85%D、60%6、常见的食用菌中对湿度有较强适应性的是A、黑木耳B、香菇C、蘑菇D、杏鲍菇7、下列食用菌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不需要光线的是A、白色金针菇B、香菇C、黑木耳D、平菇8、下列哪种物质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用的碳源A、棉籽壳B、麸皮C、豆饼粉D、玉米面9、下列那种物质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用的氮源A、豆饼粉B、木屑C、稻草D、玉米芯10、制做食用菌母种时用作氮源的是A、豆饼粉B、尿素C、葡萄糖D、蛋白胨11、制作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时常用的氮源是A、牛肉膏B、蛋白胨C、玉米粉D、淀粉12、下列哪种物质能促进金针菇子实体的形成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蔗糖13、下列哪种糖类对平菇子实体的形成更为有利A、甘露糖B、果糖C、阿拉伯糖D、麦芽糖14、食用菌菌丝中碳氮比是A、8~12:1B、20:1C、30~40:1D、100:115、在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中适宜的碳氮比为A、8~12:1B、20:1C、30~40:1D、100:116、在食用菌子实体发育阶段,培养基中适宜的碳氮比为A、8~12:1B、20:1C、30~40:1D、100:117、下列属于生长刺激素的是A、维生素B1B、维生素B7C、维生素B2D、秋水仙素18、对于食用菌来说,下列哪种元素属于微量元素A、磷B、钾C、镁D、铁19对于食用菌来说,下列哪种元素属于常量元素A、锌B、硫C、铜D、铁20、下列哪种菌种保藏方法在食用菌的生产中不常用A、斜面低温保藏B、液体石蜡保藏C、超低温保藏D、砂土管保藏21、食用菌生产时,培养料中多菌灵的加入浓度为A、0.01%B、0.1%C、1%D、0.5%22、食用菌接种过程中常用的接种工具为A、接种针B、涂布棒C、无菌吸管D、培养皿23、下列哪种工具在食用菌接种过程中不常用A、接种针B、接种钩C、无菌吸管D、接种铲24、哪种菌种分离法不属于组织分离法A、子实体分离法B、菌核分离法C、菌索分离法D、耳木分离法25、下列哪种病症属于病原病害A、子实体被昆虫部分啃食B、菌丝徒长C、地雷菇D、水锈斑26、下列哪种病症属于非病原病害A、菌丝徒长B、霉菌污染C、细菌污染D、菇蝇噬食菌丝体27、哪种杀菌方法不属于热力灭菌A、微波加热B、高压蒸汽C、巴氏消毒D、火焰灼烧28、目前主要栽培的侧耳类食用菌主要有A、香菇B、双孢菇C、凤尾菇D、榆黄蘑29、平菇的孢子印颜色为A、白色B、无色C、褐色D、粉红色30、平菇为A、木生菌B、土生菌C、粪生菌D、寄生菌31、下列属于土生菌的为A、巴楚蘑菇B、鲍鱼菇C、杏鲍菇D、双孢菇32、下列属于寄生菌的是A、羊肚菌B、冬虫夏草C、金针菇D、巴西菇33、下列属于共生菌的是A、羊肚菌B、冬虫夏草C、密环菌D、牛肝菌34、四、判断题(判定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一般来说,菌丝体比较耐低温,不耐高温。
2、一般来说,菌丝体比较耐高温,不耐低温。
3、金针菇和滑菇都属于低温类型的食用菌。
4、草菇属于高温类型的食用菌。
5、香菇属于高温类型的食用菌。
6、食用菌子实体分化阶段所需温度比菌丝体阶段低。
7、食用菌子实体分化阶段所需温度比菌丝体阶段高。
8、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喜欢潮湿的环境,不耐干旱。
9、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细环潮湿的环境,较耐干旱。
10、菌丝体发育阶段所需湿度高,子实体发育阶段所需湿度低。
11、菌丝体发育阶段所需湿度低,子实体发育阶段所需湿度高。
12、子实体分化阶段,对氧需求量不大。
13、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对氧需求量大。
14、所有食用菌菌丝体发育阶段都不需要光线。
15、所有食用菌子实体分化阶段都需要光线。
16、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子实体分化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光线。
17、白色金针菇在散射光下生长可变为黄色。
18、黄色金针菇在黑暗条件下生长颜色变浅。
19、黑木耳在黑暗条件下生长颜色变浅。
20、食用菌属于真菌,所以比较喜欢生长在偏酸性的环境。
21、化学消毒剂可以杀死细菌芽孢。
22、平菇可以生料栽培。
五、简答题1、简述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重要性。
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性: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食用菌营养保健价值高,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质元素和维生素,而且脂肪含量低,被称为“保健食品”或“第三食品”(与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并列)。
同时食用菌还含有一些特定的酶类、多糖蛋白、甾类、生物碱、有机酸等多种具有药理作用的物质,而被应用于临床。
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由于食用菌生产的原料成本低,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其成本与产值的比例,是一般工农业生产难以达到的,它是农村、山区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也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好途径。
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工农业生产的废弃物,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发展食用菌生产,不仅使稻草、棉籽壳、枯树枝、油渣、废棉等成了再生产的原料,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有效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益。
通过发酵分解和转化,菇渣可以用来做饲料,喂养畜禽;畜禽的粪便可以用来产生沼气,沼渣又可以用来栽培食用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特别是在耕地逐渐减少、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发展这种节地、节能型的食用菌生产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2、简述菌丝体的功能。
菌丝体具有以下功能:一是降解、吸收营养物;二是对降解吸收后的营养物质的运输作用;三是对营养物质的贮藏作用;四是进行繁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