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一中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舜文化①《尚书》云:‚德自舜明。
‛《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虞舜)始。
‛舜帝是‚德‛的化身,简言之,舜文化就是舜帝身体力行所创造的道德文化,它是一种原生性的道德本体文化。
因此,舜帝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鼻祖。
②舜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
在这个时期,东夷集团与华夏集团的融合已经完成,亦即炎、黄民族的融合已经完成,在部落联盟的体制沿袭了数千年后,国家已经初步形成;作为个体的人,也已经进入了由部落联盟——诸侯国组合起来的‚古国‛大社会。
因此,在社会生产之中,需要有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关系和双方都能接受和遵守的准则,才能维护诸侯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
作为诸侯国联盟首领的舜,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身体力行地创造、想方设法地推行了这些准则,并使整个社会都遵守这个‚道德‛规范,成为人类由文明产生阶段进入文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我们说孔子是儒文化的创始人,然而,孔子的功绩在于集文化之大成;儒家文化实际上只是孔子对舜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纵使是儒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仁‛,也只是孔子在总结商周文化基础之上的画龙点睛。
儒学三重道德——人伦道德、社会道德、宇宙道德的源头来自于舜帝的道德文化。
楚简中的《唐虞之道》写道:‚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
‛由此可以证实,儒家三重道德的基本构架就是发轫于舜帝所创建的道德文化。
④各民族的文化都以本民族的特有形式发展起来,形成本民族的传统。
舜文化产生在炎、黄民族融合之后,所以,它代表的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利益,这也是舜文化得以继承和不断弘扬的原因。
舜帝虽然居‚三皇五帝‛之末,但是,舜帝开创了‚德治‛文明的崭新时代,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⑤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帝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三块里程碑。
农耕文化、政体文化、道德文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源头。
又特别以舜文化为博大精深,它涵盖了社会、自然两大学科,其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艺、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舜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
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在他的《原道》一文中梳理儒家的传授关系时说,是‚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孔孟传之于后人。
⑥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脉是舜文化。
舜文化是儒家道德价值之根脉。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舜文化这个道德文化的源头,就不可能使中华民族保持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和民族亲和力;没有舜文化的润泽,就不可能培养出国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舜文化的熏陶,就不可能造就出以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为己任的一批又一批国家精英。
1、下面对“舜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文化是炎、黄民族融合进程中产生的具有原生性特征的道德文化。
B.舜文化是在社会转型期为适应社会发展由当时的舜帝创造的文化。
C.舜文化是中华民族由文明产生的阶段进入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
D.舜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它涵盖了社会、自然两大学科。
2、对文中“舜文化是以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
B.儒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
C.儒家文化脱胎于舜帝所创造的舜文化。
D.儒家文化是舜帝创造的舜文化的核心。
3、下面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正确一项是()A.舜文化是为了适应诸侯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而应运而生的和谐文化。
B.舜文化得以继承并且发扬光大,其原因是它代表了炎黄子孙的共同利益。
C.农耕文化、政体文化、道德文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源头,其中道德文化最重要。
D.舜文化的滋养和润泽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保持国家强大凝聚力的根本保证。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
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则天父讳,故称字焉。
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
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
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①,旧制多未叙进。
吏部尚书高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
‛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
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时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②地,思谦奏劾其事,遂良左授同州刺史。
及遂良复用,思谦不得进,出为清水令。
谓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
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曰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
‛左肃机皇甫公义检校沛王府长史,引思谦为同府仓曹,谓思谦曰:‚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
‛累迁右司郎中。
永淳初,历尚书左丞、御史大夫。
时武候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不协,而诬奏之。
高宗临轩问仁祎,仁祎惶惧,应对失次。
思谦历阶而进曰:‚臣与仁祎连曹,颇知事由。
仁祎懦而不能自理。
若仁会眩惑圣聪,致仁祎非常之罪,即臣亦事君不尽矣。
请专对其状。
‛辞辩纵横,音旨明畅,高宗深纳之。
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
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也。
‛初拜.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
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
‛振.举纲目,朝廷肃然。
则天临朝,转宗正卿,会官名改易,改为司属卿。
光宅元年,分臵左、右肃政台,复以思谦为右肃政大夫。
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
或以为辞,思谦曰:‚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以姑息为事耶?‛垂拱初,赐爵博昌县男,迁凤阁鸾台三品。
二年,代苏良嗣为纳言。
三年,上表告老请致仕,许之,仍加太中大夫。
永昌元年九月,卒于家,赠幽州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卷八十八)[注]①微殿:末等。
②译语人:翻译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家.于襄阳家:定居B.初拜.左丞拜:拜谒C.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妻子:妻子儿女D.振.举纲目振:整顿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韦思谦“狂鄙之性”的—组是(3分)()①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②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③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④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⑤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⑥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思谦弹劾褚遂良贱买他人土地,致使褚遂良被贬。
后褚遂良复用,韦思谦受压制外调。
B.韦思谦因公事考核位居末等,按旧制不能被提拔,但因有大德而被吏部尚书破格提拔。
C.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不和而诬陷仁祎,仁祎懦弱,韦思谦出手相助,使仁祎没有获罪。
D.韦思谦为人公正有主见,忠于朝廷,认为做事不能无原则,受到多位皇帝的信任和器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
(4分)译文:(2)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
(3分)译文:(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8、请用几个词语概括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一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4分)答:9、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4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给分)甲: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1),(2)。
(3),(4);(5),(6)。
(王勃《滕王阁序》)乙:(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2),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4)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5),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6)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辛弃疾《水龙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清名梁晓声①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②子诚是我学生,他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茶村。
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
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
③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
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④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⑤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
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
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
我见那老妪,一米六七、八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⑥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⑦‚八十三了。
‛⑧‚八十三还采茶?!‛⑨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⑩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
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或为儿子,或欲纳妾;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
后来,丈夫因为成分问题,回村务农。
然知识化了的男人,比不上普通农民那么能耐得住山村的寂寞生活,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
当年当地,农村人大抵文盲,连黄历也看不懂的。
她丈夫有超强记忆,一部黄历倒背如流。
‚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
但一般告诉,则不能算是‚说春‛。
‚说春人‛之‚说春‛,基本上是以唱代说。
不仅要记忆好,还要嗓子好。
她的丈夫嗓子也好。
还有另一本事,便是脱口成秀。
‚说‛得兴浓,别人随意指点什么,意能说什么唱出一套套合辙押韵的掌故来,百难不倒,像是现今的‚R&P歌手‛。
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
在人们,那是享受了娱乐的回报。
在他自己,是一种个人价值体现的满足。
所谓与人乐乐,其乐无穷。
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心之事,遂成罪过。
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的家卖到了仅剩自已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
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
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
对我们,清名重要。
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
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11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12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
媳妇改嫁,带着孙子远走高飞,早已断了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