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讲座——情绪表达与识别,情绪与健康情绪心理学系列讲座之情绪的表达情绪表达又叫表情,是指个体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
人是富于情绪表达的动物,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
例如,喜气洋洋、气势汹汹、愁眉苦脸、眉开眼笑等标志着人们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
对人类而言,表情是人们识别他人情绪情感的重要线索,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一、情绪表达与识别(一)表情的普遍性基本情绪表情(高兴、惊讶、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蔑)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
如表现恐吓和威胁的表情在不同文化中惊人地相似,其共同特征包括斜吊的眼睛,相似的眉毛、鼻子、脸和下巴的样子,以及张开并下撇的嘴。
(二)表情的差异性 1、情绪表达的文化多样性 2、社会化对情绪表达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表达,以便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适应社会准则。
、(三)表情的识别 1、面部表情识别:眼睛是表达情绪状态的重要部位,但只靠眼睛也是很难识别各种情绪表情的,面部露出的部分越多他人就越容易判断你所表现出来的情绪。
1 / 9可见,从面部识别情绪的主要线索并不在眉目之间,情绪识别是借助许多线索,特别是借助面部那些活动性更大的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的。
此外,不同的情绪体验也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了解情绪发生的背景对于识别情绪是必要的。
2、姿态表情识别(比如用舞蹈诠释情绪状态)将面部表情的识别与姿态表情结合起来,会更有利于准确地判断情绪状态。
艾克曼等人证明,身体姿态、动作,特别是其强度有助于情绪的识别。
识别姿态表情,其中双手的表情占重要地位。
腿和脚是最不灵敏、最缺乏自我意识的部位,故对于泄露正在施加给我们的欺骗提供了最好的信息来源。
而面部是最坏的信息来源,手、臂介于两者之间。
3、言语表情识别言语表情成为一种辅助语言交际的工具,是一种副语言现象,如言语中的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以及语调、节奏和韵律等。
总的来说,我们在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或情感时,不能仅仅从一个单一的维度去判断,如果能结合面部表情、姿态动作和言语,会帮助我们更准确的判断。
比如:当你面带真诚的微笑骂你的朋友是傻瓜时,你传达的是一种愉快亲切的情感信息,善意的笑容改变了侮辱性语言的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二、应用:谎言与欺骗(一)察颜观色识谎言观察那些由自主神经系统产生的情绪线索,包括:不断眨眼、脸涨红或变得苍白、瞳孔放大、呼吸加快或变得不规律、出汗、经常咽口水、说话语无伦次、语误增多或声音变大、音调变高等。
撒谎者一般注意不到自己的这些变化。
但请记住,这些线索只能说明说话者处于一种高度唤醒的情绪状态,并不能直接说明此人在撒谎,判断时还要结合其所处情境等。
(二)撒谎的身体信号人在撒谎时会引发内心的冲突,进而出现一系列细微但能察觉到的抽搐、极小的手势和一闪即逝的脸部活动。
撒谎的人嘴角的肌肉常常会轻微的紧张扯动,通常只在一侧,并伴随脸颊或眼皮的跳动,眼睛可能眨得更快,眉毛(同样也是一侧)可能蹙起,肩膀可能会微微抖动。
当然,一张精致的照片并不能反映全部情况,因为出卖谎言的是动作,撒谎的人常常坐立不安,按压指关节,或者把手指绕来扭去,藏在鞋里的脚趾会屈曲,如果脚部在视线范围之外,它们还会不安地拍打地面。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保留着小时候的习惯,就是一撒谎就用手捂住嘴巴,对于小时候就给我们带来麻烦的泄密身体语言,我们学会了3 / 9更熟练的控制,但我们对撒谎的反应仍然是自动闭嘴不过这个动作减慢了。
这种减速会让我们意识到要中断自然进程,把手转到附近的一个点最常见的是嘴边、鼻子(尤其是下侧)、脸颊或者下巴,就像在消除由良心引起的内疚感。
1、流更多汗尤其在掌心这会使人发痒;2、呼吸变得不均匀,喉咙和嘴唇变干燥,吞咽动作更频繁;3、话语突然很少或突然很多话,语速突然变慢或突然变快,谨慎选择言辞却错的更多,如舌头打滑、用词怪诞;4、可能会脸红;5、手部动作增多,如玩弄笔或其他物件,信手乱画;6、回避眼神、身体接触等等。
情绪心理学系列讲座之情绪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身体、心理和社会都完好的一种状态,它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在身体方面,健康意味着一个人能享受精力充沛的生活,有能力去追求美好生活和探索环境。
同时,一个健康的人还能充分享受情感的实现和自尊,这两者都是积极的精神健康的表现。
从社会角度看,健康表明一个人社会适应良好,有比较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情绪健康(一)概述情绪健康是指一个人能表现出与环境协调一致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不仅要符合当时的场合、氛围,还要符合人的年龄、身份、文化特点。
---------------------------------------------------------------最新资料推荐------------------------------------------------------ 情绪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情绪反应都要适时、适地、适度。
(二)情绪与健康的生理机制 1、情绪变化总是伴随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1)脉搏、血压、血管容积的变化;(2)呼吸变化(如呼吸频率:高兴时 17 次/分,恐惧时 64/分,愤怒时 40 次/分);(3)腺体和内分泌的变化(如焦虑和抑郁会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暴怒会使食欲锐减;激烈紧张时肾上腺分泌增加会引起血糖增加等)。
2、情绪对生理机能的影响(1)我国古代很早就非常重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黄帝内经》的七情说认为,过度强烈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反应会引起神志异常、气机紊乱、精血亏损、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内经》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
又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并强调,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这都说明情绪不但可以影响健康,而且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现代医学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收到不良刺激会5 / 9影响丘脑、下丘脑和脑干,并使全身各系统发生变化,导致机体正常功能紊乱,身体抵抗力降低。
3、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衡量对健康是否有利的情绪有五项标准:情绪的倾向性、健全性、稳定性、效能型和适度性。
(1)情绪对健康的正性作用。
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状态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有效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在此基础上保持适度的兴奋和紧张,那么对健康的正性作用会更加明显。
(笑声、幽默)(2)情绪对健康的负性作用。
任何过度的、不适当的情绪都是对健康有害的,尤其是过度的愤怒、憎恨、忧愁、惊恐、抑郁等消极情绪对健康的损害尤为明显。
一方面,不健康的情绪可导致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另一方面,还会引起身体各系统、器官的生理生化反应及行为障碍,如自残、自杀行为等。
科学研究证明,癌症与经常压抑愤怒情绪有关;易激怒、有敌意的人容易患高血压;急躁、情绪反应强烈易患高血压;急躁、情绪反应强烈易患心脏病;长期抑郁易患结肠炎;压抑情绪易患胃溃疡等等。
二、情绪调节(一)消除情绪性疾病 1、冥想与放松技术(1)开放式冥想:特点是注意力比较开放和宽阔,个体通过扩展自己的注意来客观地体验事物的整体。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做法之一是在原野上散步,抛掉所有的自我意识,在平静中感受世界。
(2)专注式冥想:要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些外部物体或重复出现的内部刺激上,如一个物体、一种想法或自己的呼吸。
(3)放松法:四个条件是安静的环境;使肌肉紧张度降低;舒服的姿势;不断重复的心理刺激(如在心中反复吟诵一个短语)。
此法对由情绪引起的紧张性头痛、高血压、考试焦虑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2、生物反馈技术将病人的躯体反应转化成不同程度的光和声的信号,再通过仪器加以监测和放大,使病人可以看到自己的躯体反应,控制这些外部线索的水平。
生物反馈技术不能完全治愈疾病,但能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3、情绪宣泄技术宣为疏导,泄为放出,宣泄是把情绪(特别是消极情绪)通过疏导的方式释放出来,包括倾诉、哭泣、喊叫、写情绪日记或书信以及心理咨询和辅导等多种方法。
但宣泄也要把握度,要合理合法适宜。
4、康复治疗技术(借助治疗师的帮助)5、活动转移法(转移注意力)6、呼吸调节法等(二)情绪调节的策略 1、认知重评:改变对事物个人意义的认知,使情绪得到调整。
7 / 9(1)评价忽视:表现为个体以忽视、回避和减弱等方式对情境中可能引起情绪的刺激进行评价,尽可能不去感受情境可能引起的情绪。
(2)评价重视:表现为个体通过增强对可能引起情绪的情境的评价,增强情境与个人的关联性。
这种情绪调节方式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
《埃利斯情绪 ABC 理论》 2、自我暗示:有意识的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从而对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方式(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注意转移:有意识地将注意力从当前对象转至其他对象,从而使情绪得到调节的一种先行关注策略。
(如听音乐、散步、做运动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等) 4、表达抑制:一种反应关注调节方式,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
5、情绪宣泄:(1)替代表达:如倾诉、写日记、哭喊等;(2)直接表达:如受侮辱时直接用言语或攻击等方式释放愤怒情绪。
三、如何增进情绪健康 1、不要否认自己的情绪; 2、发展积极的自我感觉(马斯洛高峰体验); 3、将你的反应、想法和感受同朋---------------------------------------------------------------最新资料推荐------------------------------------------------------ 友、同事或家人等比较,从而估计出自己行为的适宜性以及你的反应与社会规范的关系; 4、发展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可以跟他们共享感受、快乐和忧虑; 5、发展一种平衡时间的观点,从而可以灵活的对待你的工作学习、环境的要求和自身的需求; 6、永远对你的成功和快乐充满信心,和他人分享你的积极感受; 7、当你感觉自己的情绪失去控制时,请用离开的方法暂时避开让你不快的环境,或者从另一个人的角度去考虑一下,或者设想未来,让你看到问题得到处理的前景,或者向另一个人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