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写依据 (1)3、作业准备和条件要求 (3)4、施工程序及技术要求 (2)5、主要设备吊装 (4)6、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5)7、安全文明措施、危险源辨识、环境保护措施 (6)8、130T汽车吊起重性能表 (12)一、工程概况本净水站工程采用江苏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原水处理系统,水源由专用补给泵从坂头水库取水,本期安装两台补给水泵,由厦门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沿324国道敷设一根DN500mm取水管至场外1米。
为了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在厂内设置2×1000m3的原水池可以保证原水取水管线检修一天的供水要求。
本工程生活水采用市政自来水,厂区南侧沿白虎岩路规划有市政自来水管线,主管管径DN200,根据厦门水务局复函,可为本工程提供30m3/h容量,作为本工程生活用水水源。
同时,该水源接入厂内工业消防水池可作为备用水源,满足重要热用户的供热需求。
本工程净水站主要设计内容为:1.1根据原水水质及电厂用不同水电的具体水质要求,对原水进行投药,经混凝、澄清、过滤等后续工艺处理,使其供水达到电厂用水要求。
该部分包括原水贮存升压、澄清、过滤、清水贮存系统;加药系统等分系统。
1.2根据不同用水对象,设泵将服务水升压送至厂区各供水管网,该部分为清水升压系统,主要包括生活供水系统、化水供水系统、工业供水系统、消防水供水系统。
1.3将净水站的排泥水用泵提升后输送到含泥废水处理站处理;含泥废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水、反渗透浓水及过滤反冲洗水及试运时的排水均直接回收至原水池进行重复利用。
1.4 主要设备包括120m3/h机械加速澄清池(带斜管),120m3/h重力无阀滤池,自动加药装置、原水提升泵、排泥水升压泵及系统管道。
二、编写依据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部分DL/T5009.1-2014。
2、《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49号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6部分: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和系统DL5190.6-201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5190.5-2012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T 5210.5-20096、《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6部分: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和系统DL/T 5210.6-2009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7部分:焊接DL/T 5210.7-20108、《火电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 869-20129、厂供的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三、作业准备和条件要求3.1人员配备:钳工6人,起重工1人,技术员1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现场电工1人。
3.2.机具配备:130T汽车吊1台25T汽车吊 1台千斤顶10t 2台手拉葫芦2t 2台电焊机:1台气割: 1套起重工具 1套50m钢卷尺: 1把钳工常用工具:若干3.3.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3.3.1 设备及材料到货齐全且验收合格。
3.3.2 施工现场应具有充足的照明和消防设施。
3.3.3 各种施工工器具准备工作必须完善,精密工器具检验合格。
3.3.4 焊机、施工电源已准备就绪。
3.3.5 作业人员必须全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四、施工程序及技术要求4.1基础移交-设备基础划线-设备检查-设备安装-管道安装-系统冲洗-水压试验4.2机械加速澄清池及重力式无阀滤池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4.2.1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与澄清池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澄清池直径的0.25%;4.2.2机械搅拌装置的轴承及传动部分安装,应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5190.2的有关规定执行;4.2.3搅拌装置的主轴中心线与第二反应室中心线允许偏差为第二反应室直径的0.5%;4.2.4浆板的加工尺寸及连接角钢应符合设计要求;4.2.5叶轮升降调节器底部冲洗装置的位置整定及喷嘴角度的调整应符合设计要求;4.2.6投药管、泥渣浓缩斗、排泥管及澄清池底部排污管的插入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2.7刮泥板与池底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小于5mm,允许偏差为+4mm;4.2.8伞型板的水平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2.9机械过滤装置及重力式无阀滤池本体垂直偏差≤2.5H/1000(H为设备高度)且≤5mm,中心线、标高偏差≤10mm;4.2.10虹吸辅助管管口、滤池出水口、进水分配箱堰口、进水管U形管底部以及排水井堰口的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4.2.11滤料填充时分层应明确、平整,总高度误差0—15mm。
4.3混凝剂加药装置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4.3.1根据设备图纸和设计院图纸和规范中有关要求进行基础验收,由土建专业进行基础放线,安装专业和监理公司、土建专业进行联合验收,合格后,办理交接手续。
4.3.2溶药箱防腐层检查:用电火花检验器检查全部防腐层,检验电压符合防腐工艺要求(U=7843√t V)。
4.3.3水平度偏差和标高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的,应符合规范相关要求。
4.4管道、阀门及支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4.4.1安装中要复查管子标高,与图纸设计相同;管路应横平竖直。
4.4.2管道安装停工或等下一道工序时,必须将敞口的管子封闭,以防掉入其它物件。
4.4.3阀门安装时必须核对到货阀门的规格、型号与图纸设计相同;并进行外观检查阀体无砂眼、裂纹、夹渣;方可进行安装;阀门的流向和系统介质流向必须一致;阀门中心线与管子中心线保持垂直。
4.4.4法兰与阀门自然连接,法兰间隙匀称,垫片使用正确,且丝扣露出螺母2-3扣。
4.4.5管道设计无支吊架安装图,现场根据支吊架设计手册予以制作、安装,支吊架要牢固可靠。
布置整齐和便于检修。
4.4.6现场进行安装时,力求管线走向合理,整齐美观,阀门尽量分排布置,且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同时不影响设备、管道、阀门自身的检修。
4.5泵类安装4.5.1设备开箱验货,对照清单逐一清点,确保设备零部件数量正确,同时检查设备外观要完好。
4.5.2设备安装就位后用垫铁支撑进行找平找正,保证其纵横中心线及标高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偏差不得超过5mm。
在设备的水平结合面或底座的加工面上用粗水平仪测量应保持水平。
4.5.3安装地脚螺栓,根据实际情况也许地脚螺栓需要提前放入地脚螺栓孔内,但无论怎么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地脚螺栓上的油脂、污垢必须提前清理干净;●地脚螺栓铅垂度的误差不得大于1/100;●地脚螺栓与其孔壁四周应有间隙;●地脚螺栓的末端应不碰孔底;●地脚螺栓上应配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螺母与垫圈、垫圈与底座应接触良好。
4.5.4设备找平找正后配制安装垫铁,垫铁配制安装要符合下列要求:●垫铁材料可以是钢板或可焊铸铁;●垫铁表面应平整,无翘曲和毛刺;●垫铁的坡度应为1:10~1:25,薄边厚度应不小于5mm;●垫铁应安放在地脚螺栓的两侧和底座承力处,保证底座在地脚螺栓拧紧后不得变形;每组垫铁不应超过3块,特殊情况下个别允许达5块,其中允许用一对斜垫铁;●垫铁要比底座边宽出10~20mm;●垫铁各承力面要接触紧密,用0.5kg手锤轻敲,应坚实无松动,在接缝处点焊牢固;4.5.5垫铁安装配制好后复查设备的位置中心,符合要求后对设备基础进行二次浇灌,施工前要先将基础表面进行24小时浸润(先浇灌地脚螺栓孔,保证地脚螺栓垂直,待其达到强度后将地脚螺栓紧固,点焊完垫铁后再对设备进行二次浇灌),浇灌时要保证浇灌密实。
浇灌后要对浇灌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养护。
五、主要设备吊装本工程主要吊装设备有机械澄清池、重力无阀过滤器。
机械澄清池由厂家负责安装,单个重量24吨,主体重14吨,中心筒重4吨,其他平台栏杆等零部件重6吨。
设备吊装前,在各设备基础侧搭设临时脚手架并与基础柱可靠连接,以保证施工人员作业安全。
5.1澄清池主体直径7.5米,高度6米,起吊吊耳选用钢板δ=16mm,均匀焊接在筒体内壁,距离筒体上边缘600mm,保证起吊时主体结构不会变形。
5.2筒体吊装前需要进行翻身,翻身时起吊吊耳焊接在主体锥形段上,起吊吊耳选用钢板δ=16mm,边缘切割成圆弧型,保证设备翻身过程中卡环能够自由转动,不会卡死变形。
5.3设备翻身过程:5.3.1工况选择:130吨吊车出臂37.84米,作业半径控制在20米内。
25吨汽车吊与设备的距离控制在6米范围内即可。
5.3.2澄清池主体翻身时选用130吨汽车起重机和25吨汽车起重机各一台,用两台车分布吊两个吊点,同时起升,待设备离开地面约1米时,25吨汽车吊停止起钩,130吨汽车吊继续起升,直至将设备与地面呈垂直状态,然后放在地面上。
5.3.3两台吊车都落钩,解开卸扣与钢丝绳;5.3.4重新绑扎钢丝绳,25吨汽车吊的钢丝绳绑扎在设备支腿上,130吨吊车用两根钢丝绳绑扎在澄清池内壁的四个吊点上,然后两台吊车同时起升,待设备升高到离地面3米的位置,25吨汽车起重机停止起升,130吨起重机继续起升,直至设备完全翻身,130吨汽车吊完全受力,25吨吊车完全松钩后拆除卸扣。
最后用130吨吊车将设备平稳放在基础上。
5.3.5钢丝绳选择:130吨吊车选用一对12米长Φ25钢丝绳,25吨汽车吊选用一对长6米Φ25钢丝绳,安全系数8倍以上。
5.4在中心筒上下安装2个临时支撑,并保证两支撑外缘与中心筒距离保持一样,且在上部支撑上安装一刻度表,旋转中心筒分别测量刻度值,并保证圆周平分四分点的水平度公差为4mm。
在临时支撑外侧安装刻度表,旋转中心筒分别测量三个轴向的垂直度,通过调整使其在3mm公差内,并作好记录。
六、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6.1安装过程中严格执行《火电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6.2施工中要严格执行规程、规范要求,不得在金属管上点焊引弧,6.3施工技术员负责编写具体的施工技术交底,施工班组要按交底严格执行。
6.4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将责任层层分解,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6.5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图、按作业指导书、按施工技术交底施工,认真接受监理、电厂专工、项目部专工的检查和监督。
6.6在施工工程中,做到验收记录、施工记录与施工进度同步,填写内容及格式符合质检要求,并及时收集材质证明、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及各种说明书等质量文件。
6.7为确保系统清洁,在对口前认真检查、清理管子内部。
并在工作中断时,及时封闭管口。
6.8加强对原材料和配件、支吊架的管理,决不允许出现错用材料问题。
6.9质量验收程序:班组自检→工程处验收→项目部验收→监理验收。
6.10管道安装坐标及对口焊缝质量标准:七、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污染源、危险源辨识7.1安全措施:7.1.1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