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7.3《平行线的判定》说课 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7.3《平行线的判定》说课 课件
通过对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归纳,使学生对本 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知,认识上有进一步 的升华。
当堂检测是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让 教师能对学生的状况进行分析,以便调整前 进。练习的设置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个 别学有余力的学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能更好的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
课后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我会就我课堂教学的每 个步骤进行的详细的反思,反思我的成功 与不足之处,总结经验,以便我能更好的 进步。
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 法作为
难点:理解平行线的判定的推理过 程,并能熟练应用平行线的判定解决 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说教法根据八年级学生的 认知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的教学原则,釆用教师引导 一一学生自主探索一一师生 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 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你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证实它是一个真命题吗?
定理证明
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且
∠1=∠2.
求证:a∥b.
证明:∵∠1=∠2 (已知),
c a
13
∠1=∠3(对顶角相等).
b
2
∴∠2= ∠3 .(等量代换).
∴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归纳
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 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应用格式:
1 a
∵∠“3两=条∠直2(线已被知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3 旁内角
∴a互∥补b,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个命题也正确 2
(内吗错?角说明相理等由,. 两直线平行)
b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利用基本事实来证明命题是
真命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学证明书写的规范性, 并结合图形正确的用数学符号表示证明的过程,发展 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在这个问题的证明过程中,我 将详细的给学生展示如何分析条件,结论,怎么结合 条件和结论画图,如何结合图形、条件、结论写已知 和求证,如何分析证明思路,写证明过程等,为以后 学生遇到文字证明题时不至于无从下手,提供一种思 考模式。
文字叙述 同位角 相等, 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 ∠1=∠2(已知), ∴a∥b
内_ 错角__相等, 两直线平行
∵ ∠3=∠2(已知), ∴a∥b
_同__旁__内__角__互补, ∵ ∠2+∠4=180°(已知),
两直线平行
∴a∥b
图形 c
1 a
34 2 b
证明(几何问题)的一般步骤:(1)理解题意:分清命题的条 件(已知),结论(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3)结合 图形,用符号语言写出“已知”和“求证”;(4)分析题意 ,探索证明思路;(5)依据思路,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 条理清晰地写出证明过程;(6)检查表达过程是否正确,完 善.
你认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这个命题正确吗?说明理由.
实验猜想
据说,人类知识的75%是在操作中学到的. 小明用下面的方法作出平行线,你认为他的作法 对吗?为什么?
通过这个操作活动,得到了什么结论?
定理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 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这个定理可以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说学法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 节课的学法为: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 积极思维,掌握方法和步骤,解决重点。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2.多媒 体教学法:直尺,三角板是画平行线准备 的,本节课釆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 以更形象的将平行线的判定推理过程直观 形象的展示出来,不但可以提高整节课的 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更容易激发学 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形式引出新课。可以使学 生很快回忆起这些知识。通过对结论的判断以 及得到结论的理由叙述,引入两条直线的判定 条件,在学生充分回顾的基础上得到相关的判 定公理并结合本节的内容引入:怎么证明定理?
讲授新课
一 平行线的判定
公理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 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3 平行线的判定
说课过程
教学 教 教 教 材情 学 法 学 分分 目 学 过 析析 标 法 程
说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平行线的判定 定理及其证明,是在学生学习了同位角、内 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的内容后的又一个 重要知识,平行线的有关知识为之后学习平 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内容的性质 及判定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加深“角与 平行线”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提高运用 数学的能力,在整个初中几何中占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属于是本章的重难点之一。
定理证明
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
内角,且∠1与∠2互补.求证:a∥b
c
证明:∵ ∠1与∠2互补 (已知), ∴∠1+∠2=180°(互补的定义).
a
1
b2
3
∴∠1= 180°-∠2(等式的性质).
又∵∠3+∠2=180° (平角的定义),
∴∠3= 180°-∠2(等式的性质).
∴∠1=∠3(等量代换).
∴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归纳
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
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应用格式:
∵∠1+∠2=180°(已知)
3 a
1
∴a∥b
2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b
设计意图:对于这个定理的推到我才用半放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公理证明平 行线的两个判定定理,并能进行简单应用;初步了解 证明的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 活动,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几何中推理的严谨性 和结论的确定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 _A_B_∥C__D_(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65 78
D
③∵ ∠4 +∠__5_=180o(已知)
F
∴ _A_B_∥C__D_(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练一练
已知:∠3=45 °,∠1与∠2互余 求证:AB∥CD 证明:
A C
∵∠1=∠2(对顶角相等) ∠1+∠2=90°(已知)
新知探 究
复习 回顾
教学 过程
应用拓 展
巩固练 习
复习回顾
设置两个题目:如图,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a、b 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形成几个角?其中“同位 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哪些?能否由平行线 的画法找到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如图,把直尺的 一边作为第三条直线,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始终保 持什么角相等? 由此你能猜想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吗?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七年级对平行线的判 定已经比较熟悉,也有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对 简单的证明步骤有较清楚的认识,这为今天的学习 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从验证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 渡时期,对于严密的推理论证,从知识结构和知识 理论上还有所欠缺。而利用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对 学生来说比较适宜,让学生有推理证明的意识,逐 步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的模式,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说出条件、结论、 画什么图形。其他步骤全部交给学生合作、讨 论、书写等充分展示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的 新课程理念。
典例精析
例1:根据条件完成填空. E
① ∵ ∠2 = ∠ 6(已知)
∴ _A_B_∥C__D_(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2 3
1 4
B
② ∵ ∠3 = ∠5(已知)
3
1
2
∴∠1=∠2=45°
B
D
∵ ∠3=45°(已知)
∴∠ 2=∠3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设计意图:设置1道例题、两道课堂练习,
巩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从而得出证明一个 命题的步骤和方法,推理过程要步步有依据。 不仅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