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腔医学的初步认识目录一.口腔医学的概貌二.中国口腔医学的简史三.口腔医生的素质四.口腔医学的分支五.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一.口腔医学的概貌经过半年时间口导课的学习,以及平时对一些资料和文章的阅读,自己对于口腔医学有了一个较为初步的认识,并且深深地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口腔医学,以它独特的美屹立于医学的一隅。
口腔医学顾名思义,是关于口腔的医学。
口腔医学研究的范围:不仅仅是32颗牙齿,上至发际,下至锁骨以上,除眼、耳、鼻、喉、脑以外的头颈颌面部。
面貌直接影响一个人形象。
口腔的疾病:诸如颜面部的血管瘤、造釉细胞瘤、面部损伤、疤痕、牙颌畸形等等,均影响人的形象。
因此,口腔医生不仅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医师,而且是真正的美容师。
口腔医学可以说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复杂和模糊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部”,它交织着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美以及人们对于没美的主观认识、客观认识和哲学思考。
因此说,一个好的口腔医生不仅仅是一位医生,更是一位技师,是一位艺术家。
二.中国口腔医学的起源同其他医学分支一样,口腔医学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历史总是那样迷人,其间流露出的人性的伟大与光辉也总是那样让人动容。
口腔先驱们勇于创新的精神、面对困难的无畏令人敬佩,我也会陶醉于他们最终成功的喜悦之中我国口腔医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曾经称为口齿科学、耳目口齿科学、口齿咽喉科学,民国时代称为牙科学,解放后国家重视,在牙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包涵内容更广后始称为口腔科学。
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古代口腔医学许多方面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追溯到公元前13世纪,口腔疾患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殷墟(现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一带)出土的10多万片甲骨文中,其所涉及到的疾病记载有323片,共计415辞,其中有口腔疾患最早的文字记载。
而近代口腔的鼻祖是来自加拿大的林则博士。
1907年,他在多伦多大学牙医学院毕业,获得了牙医学博士学位。
接着,他到多伦多的西方医院进修了全身麻醉学,因此他对麻醉学也很有研究,造诣很深。
然后,与传教会签订了誓约卡后,新婚燕尔的他便于1907年的冬天来华,到了成都。
他的夫人林铁心是华西协合大学图书馆的创建人。
林则的目标非常清楚,就是力图将现代高等牙医学教育在中国传播。
最初很多传教士对开展牙医学并不热心,他很难开展工作。
恰巧,一个传教士安装的假牙坏了,林则成功地为他修复,从而改变了传教士们的看法。
随后,他取得早已来到中国兴办医学教育的启尔德博士的支持,先在成都基督教会开设的四圣祠街仁济男医院内开了牙科,为成都的老百姓看病。
开诊不久,一位妇女患了牙周脓肿,脸部红肿,异常痛苦,便勇敢地来诊所求治,林则很快地为她治好。
林则的名声逐渐传开,来就诊者日渐增多。
1911年他在仁济医院斜对面修建起牙症医院,与唐茂森博士合作,逐渐地,将口腔医学的业务扩大。
1912年他招收了邓真明和刘仲儒两名中国人在牙症医院学习牙科修复工艺学,作为他的助手。
到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开办后,他和唐茂森开始为医科学生讲授牙科课程。
1917年吉士道博士又来与他们合作,在华西协合大学赫斐院建立了牙科系,林则任主任。
1919年牙科扩建,成了与医科并列的牙科(学院),他担任院长,直至1950年离开中国。
此后更多的来自西方的口腔方面的学者来到成都,和林则博士一起为口腔医学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华西口腔也为中国口腔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可以说,华西口腔是中国近代口腔的发源地。
三.口腔医生的素质既然选择了口腔医学的专业,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它关乎着千千万万的人民的健康甚至生命。
在授白大褂的仪式上,当第一次穿上圣洁的白大褂,庄严宣誓的时候。
我为将来能成为一名医生而骄傲、自豪!心中的那份神圣与喜悦是无法言表的。
这半年来,自己也一直在思考,自己要做到怎样才不会亵渎了“医生”这两个字。
我觉得作为一名口腔医生,首先要有高尚的医德,其次才是诸如临床能力、动手能力、美学素养、沟通能力、心理学知识、哲学素养等其他知识和素养。
下面,我选几个重要的素养简单地谈一下。
(一)医德记得有人说过,医德和技能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助推医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步,服务人类的。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抽取了人文精神,没有了医德,医学就失去了灵魂。
医学最具“人性化”精神,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由于科学主义的盛行和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人文精神一度失落,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医疗服务的非人性化、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疗行业的拜金主义盛行等。
眼下有一种说法,“高科技离医学越来越近,医学离病人越来越远,医患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多。
”实际上,医院里相当多的医疗纠纷都是一生的人文精神和医德的缺失引起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因曼曾经说过,科学这把钥匙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打开那扇门,有待于人文的引领。
我国古代的医学大家们都很重视自身的医德修养。
其中,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专门论述医德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从医目的、医生的品德修养、献身精神、医疗作风等。
而在近代,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卫生工作方阵的制定,医生们的医德有了普遍的提高。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要牢记,对于一名医生,医德是最为重要的,一旦一位医德匮乏,把为人治病当作生意来做,那么将来我们不是医生,而是一位奸商。
医德是医生的根本,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医学大家一定是医德高尚之人。
(二)临床能力口腔医生虽然不会像临床医生那样,做很大的手术。
但是像颌面美容、颌面肿瘤的切除等,也要求口腔医生有较强的临床能力的。
临床能力可以看做是一名医生的基本技能,没有临床技能的医生称不上医生。
(三)动手能力与其他医生不同,口腔医生要具备制作修复体的能力,因此,好的口腔医生也是一名优秀的技师,要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也初步了解了这个要求。
对于一名口腔医生来说,动手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无论是牙齿疾病的诊治,还是手术的开展以及修复体的制作等等,都离不开我们灵活的双手(四)美学素养口腔医学不仅仅是一门医学,它也是一门艺术。
随着口腔保健知识的普及和早期预防工作的推广,在口腔临床以解除“痛苦和缺损”为目标的病例有下降趋势,而改变容貌,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日益增多。
牙齿是人的第二张脸,只有拥有的漂亮整齐的牙齿,人们才会更加自信地笑。
举个例子,口腔医生在为病人制作假牙时,不仅仅要考虑病人戴上假牙是否舒适,咬合度好不好,还要考虑假牙的颜色是否与病人其他牙齿的颜色是否协调一致,能否做到以假乱真,看起来是否漂亮等问题。
对于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医生会做一些美容手术,需要对被手术者的颌面部进行美容规划,这就要求口腔医生有较高的美学素养。
(五)沟通能力随着医学界对人文主义的重视,医生们的沟通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调查表明,医患纠纷中有超过30%的案例是由于医生说话不当造成的。
如果医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在于患者交流时,使患者感觉到自己的真诚和被尊重的话,也许医患关系会好的多。
不仅如此,在给病人诊断或治疗疾病时,病人通常会感到紧张不安,如果此时口腔医生能够进行合理适当的沟通交流,就能缓解病人的紧张,是病人集中注意力,更好地配合医生,是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六)心理学知识作为一名口腔医生,要能够敏感地发觉患者在想什么,只有了解了患者的心理,了解了患者的顾虑和需求,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当然了,有些事情病人会直接告诉一声,但是有些事情是难以启齿的,这就需要口腔医生自己去领悟,而这就需要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四、口腔医学的分支口腔医学从产生至今,分工越来越精细,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分支。
虽然不同高校的口腔学院的学科分支名称大体相同,却也有一些区别。
下面以四川大学口腔医学院为例,口腔医学有五个分支,分别是口腔基础医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
所谓术业有专攻,以后的我们也面临着分选科系的难题,现在了解一下各个学科分支的管辖范畴,对以后有很大好处。
(一)口腔基础医学(二)口腔内科学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
它研究的是人们最常见、最多发的、在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
包括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病、牙根尖周病、牙周组织病和口腔粘膜病。
介绍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口腔内科的治疗是以保存原有的器官,维护其原有的功能为目的。
(三)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以研究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病因、病理、预防及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口腔学科。
(四)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学时研究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采用人工装置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五)口腔正畸学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而错颌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期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龈排列不齐,上下牙方间的颌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这些异常的机制是牙量与骨量,牙齿与颌骨、上下牙方、上下颌骨、颌骨与颅面之间的不协调。
因而近代错颌畸形的概念已经不只牙齿错位和排列不齐,而是指由牙颌、颌面间关系不调而引起的各种畸形。
世界卫生组织所错颌畸形定为“牙面异常”不但影响外貌,也影响功能。
五、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口腔是消化道的第一关,是人生健康的门户。
社会的和谐发展及人民生活得不断提高,越来越得到人们和社会的普遍重视。
国家医改的政策及法规也相应出台,人才的培养也大大加快口腔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科研方面在科研方面,口腔医学的发展前景大好。
目前,国际口腔医学界呈现出以现代基础科学和口腔领域的交叉结合,并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这些研究热点主要有:1、新型口腔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基础及应用研究2、人类口腔重大疾病--龋病、牙周病、牙颌面发育畸形等发病机制及防治新技术的研究3、口腔组织工程与牙再生技术的探索4、现代口腔生物治疗技术的研究5、新型口腔疾病数字化诊断和治疗预测系统的开发等(二)口腔医疗口腔医疗的建设中虽然硕果累累,然而,层层弊端也相应出现。
口腔门诊的不合理布局,地区牙医素质及技术设备差异,医生为了利益过度追求高档义齿修复人群,而忽略了普通群体。
等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了普通群体看牙难看牙贵及对牙医失去信心问题的产生。
致使他们就医望而却步,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去找一些经济实惠方便的门诊去就医。
他们不考虑医生的素质及卫生条件,也不考虑牙医具备不具备执业资格,甚至贪图便宜不顾自己的健康去找一些江湖医生。
正因为这部分群体的存在也让非法行医占据了一席之地,也让普通百姓的口腔健康得不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