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封密 三峡大学试卷班级姓名学号 参考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入塔、入罐、进入容器,用火、用电、动土、高处作业必须办理相应( A )。
A 、作业票B 、手 续C 、准入证2、安全带适用于( C )作业。
A 、吊物B 、悬挂C 、高处作业 3、凡在( A )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A 、2 B 、3 C 、44、消火栓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C )。
A 、 生产急需用水随变可以使用B 、任何时间都可以随便使用C 、只有发生火灾时才可以使用D 、车间主任允许后可以用于生产系统补水5、如有化学品泄漏,逃生是正确方向是( C )。
A 、原地不动B 、 下风向C 、上风向6、进入防火防爆区域严禁( A )A 、抽烟B 、骑自行车C 、拍照7、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C )最危险。
A 、布鞋B 、胶鞋C 、带钉鞋8、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 B )。
A 、纯棉工作服B 、化纤工作服C 、防静电工作服9、塑料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为不超过( B )。
A 、两年B 、两年半C 、三年半10、清除工作场所散布的有害尘埃时,应使用( B )。
A 、扫把 B 、吸尘器 C 、吹风机11、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不包括( C )。
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 泌尿系统12、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 B )的阶段。
A 、最不利B 、最有利C 、较不利13、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A )。
A 、 窒息灭火法B 、隔离灭火法C 、冷却灭火法 14、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 B )。
15、消防工作贯彻( C )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A 、谁主管、谁负责B 、以防为主,以消为辅C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16、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 B )。
A 、被火直接烧死B 、烟气窒息致死C 、跳楼或惊吓致死17、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 B )。
A 、员工食堂 B 、员工集体宿舍 C 、 员工俱乐部18、维修机器时,应先将开关关上,( A )。
A 、断开电源,并在显眼处挂上“停机维修”标识牌,方可工作;B 、将机器护罩拆除,方便修理;C 、即可进行维修工作;19、(B )的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可燃物: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助燃物: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氧、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等) ;着火源:可燃物与助燃物产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火源可以是明火,也可以是高温物体,它可以由热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转换来的。
A 、爆炸B 、燃烧C 、自燃D 、阴燃线封密 三峡大学试卷班级姓名学号 20、( C )是指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体浓度范围(体积比) ,有下限与上限之分。
A 、爆炸B 、爆炸范围C 、爆炸极限D 、爆炸极限范围21、气瓶的瓶体有肉眼可见的突起(鼓包)缺陷的,应( B )。
A 、维修处理 B 、报废处理 C 、 改造使用22、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 A ),以防静电危害。
A 含金属纤维的工作服 B 防油污工作服 C 合成纤维工作服 2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从管口破损处高速喷出时,由于强烈的摩擦作用( A ),引发爆炸事故。
A 、会产生静电B 、不会产生静电C 、会消除静电24、在化工企业,下列安全设施中( C )不是阻火设施。
A 、单向阀 B 、水封井 C 、安全阀25、在进出氧化反应设备的物料管道上设置水封装置的目的是为了( C )。
A 、防止泄漏B 、防止爆炸C 、防止回火26、剧毒化学品在公路运输途中发生被盗、泄漏等情况时,承运人及押运人员必须立即向当地( A )报告。
A 、公安部门B 、安监部门C 、消防部门 27、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C )负责。
A 、主要 B 、全部 C 、全面 28、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后逃匿的,由( A )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A 、公安机关B 、检察机关C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29、火场逃生的原则是:( B )。
A 、抢救国家财产为上B 、安全撤离、救助结合C 、先带上日后生活必需钱财要紧30.最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是( A )。
A.通风换气B.化学消毒C.紫外线照射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 发生化学事故后,首先应迅速将警戒区内无关人员集中,以免人员伤亡。
( × )2、 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或场所应安装避雷设施。
( √ )3、 危险化学品商店内只能存放民用小包装的危险化学品,其总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
( √ )4、 如果身体被危险化学品污染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
( √ ) B25、 当发现容器中的人员发生急性中毒时,施救人员戴上防毒口罩,马上进入容器救人。
( ×)6、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举报。
(√ )7、 在救灾过程中,抢救指挥部总指挥是处理事故的最高领导。
(√ )8、 在浓雾、雷雨和黑夜时,不得进行露天爆破作业。
( √ ) 9、 险情严重时,职工无权停止作业,必须请示主管领导。
(× ) 10、 工人操作机械时穿着的“三紧”工作服是指袖口紧、领口紧、下摆紧。
( √ )线封密 三峡大学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以下列反应为例,简述氧化反应的安全技术要点答:(1)从氧化温度控制;(2)氧化物质(甲苯)的控制;(3)氧化过程的控制三个方面阐述2 、以下列反应为例,简述催化加氢反应的安全技术要点答:无论是利用初生态氢还原,还是用催化加氢,都是在氢气存在下,并在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
操作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
厂房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且应采用轻质屋顶,开设天窗或风帽,使氢气易于飘逸。
尾气排放管要高出房顶并设阻火器。
加压反应的设备要配备安全阀,反应中产生压力的设备要装设爆破片。
3 、以下列反应为例,简述硝化反应的安全技术要点答:(1)混酸配制的安全技术硝化多采用混酸,混酸中硫酸量与水量的比例应当计算,混酸中硝酸量不应少于理论需要量,实际上稍稍过量1%~10%。
在配制混酸时用压缩空气不如机械搅拌好,有时会带入水或油类,并且酸易被夹带出去造成损失。
酸类化合物混合时中放出稀释热,高温下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必须进行冷却。
避免因强烈氧化而引起自燃。
(2)硝化器的安全技术硝化一般是间歇操作。
物料由上部加入锅内,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地与原料混合并进行硝化反应。
加热可在夹套或蛇管内通入蒸汽;冷却可 通冷却水或冷冻剂。
采用多段式硝化器可使硝化过程达到连续化。
不仅可以显著地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爆炸中毒的危险。
(3)硝化过程的安全技术严格控制硝化反应温度,控制好加料速度,硝化剂加料应采用双重阀门控制。
设置冷却水源备用系统。
反应中应持续搅拌,保持物料混合良好,并备有保护性气体搅拌和人工搅拌的辅助设施。
搅拌机应当有自动启动的备用电源。
搅拌轴采用硫酸做润滑剂,温度套管用硫酸作导热剂,不可使用普通机械油或甘油,防止机油或甘油被硝化而形成爆炸性物质。
B34 、以下列反应为例,简述氯化反应的安全技术要点答:(1)氯气的安全使用在化工生产中,氯气通常液化储存和运输,常用的容器有储罐、气瓶和糟车等。
储罐中的液氯在进入氯化器使用之前必须先进入蒸发器线封密三峡大学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使其汽化。
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把储存氯气的气瓶或槽车当储罐使用,因为这样有可能使被氯化的有机物质倒流进气瓶或糟车,引起爆炸。
对于一般氯化器应装设氯气缓冲罐,防止氯气断流或压力减小时形成倒流。
(2)氯化反应过程的安全技术液氯的蒸发汽化装置,流量应采用自动调节装置。
氯气入口处应安装计量装置,从钢瓶中放出氯气用阀门来调节流量。
若需要气体氯流量较大时,可并联几个钢瓶,分别由各钢瓶供气,如果用此法氯气量仍不足时,可将钢瓶的一端置于温水中加温 (3)氯化反应设备腐蚀的预防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中,可以水洗涤吸收除去尾气中绝大部分氯化氢,也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和化学处理方法。
采用吸收法时,须用蒸馏方法将被氯化原料分离出来,再处理有害物质,采用分段碱液吸收器将有毒气体吸收。
与大气相通的管子上应安装自动信号分析器,借以检查吸收处理进行得是否完全。
四、论述题(20分)什么叫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设计压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压力容器的工作温度和设计温度分别指的是什么?答:工作压力(也称操作压力)是指在正常工艺操作时容器顶部的压力。
最高工作压力是指在正常工艺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压力超过此值时,容器上的安全装置就要动作。
最高工作压力的确定与工作介质有关。
设计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的计算壁厚及其元件尺寸的压力。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规定,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
装有安全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安全泄放装置的开启压力或爆破压力。
压力容器的工作温度是指容器内部工作介质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的温度,即介质温度。
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在相应的设计压力下,壳壁或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或最低温度。
当壳壁或元件金属的温度低于一20℃时,按最低温度确定设计温度,除此以外,设计温度一律按最高温度选取。
压力容器的工作温度是指介质温度,而设计温度是指壳体的设计温度。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 精密仪器、电气设备着火应使用的灭火器是( C )线封密 三峡大学试卷班级姓名学号 A 水 B 泡沫灭火器 C 二氧化碳灭火器 D 干沙土2.下列物质爆炸极限上限、下限相差最大的是( B )A 苯B 氢气C 甲醛D 甲醇3.灭火的紧急措施包括:(D )A 阻止火势扩展,首先切断电源,关闭阀门,快速移走附近的可燃物。
B 根据起火的原因及性质,采取妥当的措施扑灭火焰。
C 火势较猛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灭火器,并立即报火警,请求救援。
D 以上3点都是。
4.电器设备及电线着火时应该立即(A )A 关闭总电源,再用灭火器熄灭已燃烧的电线及设备。
B 用水灭火。
C 打电话联系火警。
D 通知相关负责人。
5.中毒的预防错误的一项是(B )A 对于能够产生有毒气体或蒸气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完成。
B 应避免手与有毒物质直接接触,先洗手才可以在实验室里吃饭。
C 采取有毒试样时,一定要事先做好预防工作。
D 装有煤气管道的化验室,应经常注意检查管道和开关的严密性,避免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