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各章重点内容复习

西方经济学各章重点内容复习

第二章供求理论一、重点名词1、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一种商品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此时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2、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人们收入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也就是说收入变动百分之一导致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3、需求规律:即描述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供给规律:即描述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

因此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二、重点掌握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①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②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2 、需求的价格弹性①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具体地说,它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②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 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弧弹性);(点弹性)。

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表示价格变动的比率。

③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大小并不相同。

④弹性的应用富有弹性的商品是有利于适当降价的,价格下降有助于总收益增加;缺乏弹性的商品是有利于适当提价的,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其中总收益 TR=P*Q 。

3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及其影响因素供求定理: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即: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其他均为同方向。

4、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反应程度。

或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引起另一种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当 E yx >0 ,说明商品是替代商品;当 E yx <0 ,说明商品是互补商品。

5、需求价格弹性与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计算。

第三章效用理论一、重点名词1、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3、替代效应:在满足程度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导致商品之间的相互替代,从而引起该种商品需求量发生相应变动,这种效应称为替代效应。

4、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引起该种商品需求量发生相应变动,这种效应称为收入效应。

二、重点掌握1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化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在连续地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物品消费中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根据基数效用论的观点,消费者按照以下条件进行消费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1 )限制条件PxQx+PyQy=M(限制收入是即定的)( 2 )均衡条件 MUX/PX=MUY/PY2 、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①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从图上可知,无差异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②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线消费可能线是用来表示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一条线。

消费可能线表明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限制支出或收入一定,即PxQx+PyQy=M 。

消费可能线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价格不变,收入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收入不变,价格同时成倍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一种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水平不变,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绕着某点转动。

③消费者均衡3 、正常商品与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

①正常商品如果商品的需求量与人们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则这种商品称为正常商品。

也就是说,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会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减少而减少。

价格下降时,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图形描述:替代效应为 X 1 X* ,收入效应为 X*X 2 ,总效应为 X 1 X 2 。

②吉芬商品的两种效应(图形略,见书 71 页)对于一种吉芬商品 X ,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两种相应的效应导致其需求量如下变化:替代效应会使商品 X 的需求量增加,为 X 1 X * 。

收入效应会使商品 X 的需求量减少,为 X 2 X * 。

最终是商品 X 的需求量减少,为 X 1 X 2 。

③价格下降对于正常商品、一般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的影响如下:类别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正常商品增加增加增加一般低档商品增加减少增加吉芬商品增加减少减少4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超过了他实际付出的价格部分,或者说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数量减去消费者为此实际支付的数量。

消费者剩余是一种主观感受。

在图形中,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为消费者剩余。

5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的产品数量的计算。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一、重点名词1、边际成本:是指在生产中增加一单位产品产出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2、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出量不变时,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 K 而必需增加生产要素 L 的投入量, K 的减少量与 L 的增加量的比率。

4、等产量曲线:是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带来的商品的产量是相同的一条曲线。

5、生产扩展路线:是指对于每一种可能的产出水平所对应的生产要素最佳投入点的轨迹,或者说,在每一种可能的生产要素投入成本水平下所对应的最大产出点的轨迹,它实际上就是把每个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

6、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或者作出一项选择所放弃的选择中最好的选择。

二、重点掌握1 、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中去时,随着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产品的边际产量是先增加后减少的。

②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MP>0 时, TP 上升; MP=0 时, TP 最大; MP<0 时, TP 下降。

AP 与 MP 相交于 AP 的最高点,相交前, MP>AP ;相交后, MP<AP 。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是 AP 达到最大至 TP 达到最大这一区间。

2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等产量曲线是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带来的商品的产量是相同的一条曲线。

从图上可知,等产量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等产量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3 、等成本线的特征等成本曲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等成本线随着厂商的成本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价格不变,成本上升,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成本不变,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成倍上升,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4 、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短期各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SFC 是一直递减的;SAC 、 SAVC 、 SMC 均是先下降后上升的;SMC 与 SAVC 、 SAC 相交于 SAVC 、 SAC 的最低点;SMC 与 SAC 相交前, SAC 下降且 SMC<SAC ;相交后, SAC 上升且 SMC>SAC ;SMC 与 SAVC 相交前, SAVC 下降且 SMC<SAVC ;相交后, SAVC 上升且 SMC>SAVC 。

5 、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所有可能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交点以下部分的连接。

它把所有的短期成本曲线包在其中,所以又称“包络线”。

在规模经济递增阶段,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相切于短期成本曲线的左端。

在规模经济不变阶段,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相切于短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在规模经济递减阶段,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相切于短期成本曲线的右端。

6 、利润最大化原则为 MR=MC 。

成本、收益和利润最大化的计算。

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一、重点名词1、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只有竞争没有垄断的市场结构,或者说竞争不受任何阻碍或干扰的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就是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即一个厂商就是一个行业。

3、垄断竞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4、寡头垄断: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二、重点掌握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①短期均衡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

②长期均衡。

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MR=LMC=SMC=AR=LAC=SAC2 、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①短期均衡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

②长期均衡在 LMC=MR 时,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

同时,厂商在实现长期均衡时,也实现了短期均衡。

其均衡条件为 LMC =SMC=MR 。

3 、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收益曲线①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有许许多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且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都很小。

这意味着每个生产者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在整个市场上占很小的比例,从而某一个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买卖行为不可能影响市场的价格。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

因此,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