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旧石器考古热点探讨人类起源研究的简要回顾1856年在德国尼安德(Neander) 山谷发现了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是当时已知最早的人类,其年代不超过距今10 万年。

1891年在印尼发现了爪哇猿人化石,但没有发现石器与之共存。

由于当时人类学界普遍认为古猿只有进化到能够制造工具才算变成了人,因此爪哇猿人是否是人类的问题争论了近40 年。

1929年在中国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并在1931年确认了与之伴存的石器和用火的遗迹,基本解决了争论40年的爪哇猿人是人是猿的问题,把人类历史的记录提前到大约50万年前。

1959年在坦桑尼亚的奥都威峡谷发现了175万年前的石器和“东非人包氏种”(Zinjanthropus boisei)头骨。

1960年在同一峡谷大约19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能人头骨破片,于是一般认为那些175万年前的石器更可能是这种早期人类制造的。

人类历史又得到延伸。

60年代发现黑猩猩也能制造工具,说明制造工具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因此这种能力不宜作为区分人和猿的界标。

人类学界改而采用两腿直立行走作为人类最初的独有特征,这样南方古猿被纳入人类范围。

70年代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南方古猿阿法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将人类的历史记录延长到300多万年。

1994年报道了新发现的44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始祖种(Australopithecus ramidus)(次年改为地猿始祖种Ardipithecus ramidus)人类历史记录再次得到延长。

2000年在肯尼亚Baringo地区的Turgen 山区又发现了一批距今6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其中一根股骨的形态显示能直立行走。

这些被称为“千禧人”的古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原始人图根种(Orrorin tugenensis)”。

至此,人类的最早化石记录达到600 万年前。

迄今在非洲已经发现了大量200-400 万前的人类化石,而在非洲以外还没有发现早于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

因此人类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发源于非洲。

早先认为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大约在100万年前。

90年代在格鲁吉亚发现170 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和爪哇Mojokerto 类化石地点测得的181 万年前的的新年代数据使人们认为早期人类在大约200万年前开始走出非洲。

目前国际人类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1)早期人类是否起源于非洲及早期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2)现代智人的起源。

在这两个领域中国古人类研究都可能对之做出较大的贡献。

尤其在现代人起源方面是我国最可能做出重大贡献所在。

在时间上从这个热点向前追溯与人类何时走出非洲这个热点相衔接,就是早期人类走出非洲到达中国后的经历,也就是人类在东亚这个地区进化的过程,正是我国古人类学应该特别关注而且潜力最大的的领域。

主要问题:1)研究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有何意义?2)旧石器考古学在探讨早期人类起源和现代人类起源方面能够扮演什么角色?3) 中国更新世古人类在行为模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4)旧石器考古学还能在学术领域取得哪些突破?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意义:1)基础科学的一个主要领域:人类起源仍是科学界未被破解的重大谜团之一2)现实意义:正确认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3)人类的活动已经被列入地球环境改变的重要外力因素;4)科学普及与教育意义举例:1)人是从鱼进化来的?《自然》杂志报道中国云南境内生活在距今3.9亿年前的肯氏鱼化石上发现了陆生脊椎动物鼻孔进化的过程,表明包括人类在内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在3.6亿年前从硬骨鱼类中的肉鳍鱼类分化而来的。

2)人鸡共祖?中美鸡基因组研究重大突破:鸡有约60%的基因与人类相同,3.1亿年前鸡人同祖!3)这一次真的找到了祖先?2004年《科学》公布,在西班牙发现了一具1300万年前的新猿类化石,很可能是现在所有巨型猿类和人类共同的祖先。

4)【网易科技讯】德科学家发现:人类进化和超新星爆炸有关?在人类开始直立行走时期超新星爆炸所产生的射线导致了气候的变化,从而促成了人类的进化。

科学家并未确定宇宙射线会否对气候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但他们指出非洲的气候在280万年前确实开始变得更加干旱,而原始人类早期进化的许多重大事件和非洲气候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5)俄国科学家研究:人类是基因病变的产物!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发表研究结论,认为当初人猿相揖别是因为部分古猿的遗传基因发生病变,导致这支古猿向人类的方向进化,而基因正常的古猿发展成为今天的猿类。

人类是偶然的、基因病变的产物,而非必然的万物之灵!什么是人?工具的制造与使用者?还是语言的拥有者?60年代以前,古人类学界一般以能否制造工具作为划分人与古猿的界限。

研究发现:制造工具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其他一些动物也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例如:猩猩在使用工具;白秃鹫用石块砸开鸵鸟蛋;乌鸦用针刺捕捉虫子;海獭用石块砸开海蛎语言:人类是唯一拥有语言的动物?古人类学界已经放弃以制造工具能力或文化行为来区分古猿与最早的人,改而采用生物特征标志作为划分人与猿的界限:两腿直立行走人类演化的主要阶段:1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600-130 MBP2 能人(Homo habilis) 250-160 MBP3 直立人(Homo erectus) 170- 20 MBP4 智人(Homo sapiens)早期智人(archaic H. sapiens) 20- 10 MBP晚期智人(anatomically modern H. sapiens)目前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集中在:最初人类起源、直立人起源与演化、现代人类起源与发展三个领域。

在这三个热点领域中,考古学可以起怎样的作用?人类远祖的起源:古人类学(体质)与分子生物学起主导作用;考古学是配角黑猩猩与人类:基因96%相似人类与现生大猿的系统关系 5.7Ma 7-8Ma 11.6Ma 14.4Ma西班牙巴塞罗那130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古猿是如何转变成人的?环境的改变,非洲茂密丛林的退缩和消失,迫使部分猿类从树上到地面,从而演化为人类虽然在非洲、亚洲和欧洲发现了众多的古猿化石,但对这些古猿相互之间系统演化关系的研究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究竟哪一种古猿是人类和现生猿类的共同祖先,由猿向人的转化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还不是很清楚。

人类演化的第一阶段- 南方古猿托迈人700万年前乍得千僖人600 万年前肯尼亚始祖种440万年前埃塞俄比亚湖畔种420-390万年前肯尼亚阿法种360-290万年前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扁脸肯尼亚人350 万年肯尼亚羚羊河种350-300万年前乍得非洲种300-230万年前南非埃塞俄比亚种270-220万年前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惊奇种250万年前埃塞俄比亚包氏种220-130万年前坦桑尼亚粗壮种200-150万年前南非2001年7月米歇尔·贝鲁内领导的法国—乍得联合考古队在乍得朱拉卜沙漠发现的700万年前的头盖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

最近,《自然》发表了考古队的报告。

Toumai 在分类学上的正式名称为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 ,他可能是我们的直系祖先,但也可能不是。

可以确定的只是,Toumai 支持灌木丛式的人类进化史模型,而否定梯级式模型。

乍得政府对这个发现极为重视,正在南非出席非盟组织首脑会议的代比总统提前回国,出席这个非同寻常的发布会。

在肯尼亚新发现的距今600 万年前的“千僖人(Millennium Man)”或原始人图根种(Orrorin tugenensis)新发现的意义⏹这些化石的年代与分子生物学推断的人猿分别时间相吻合,并呈现人猿混合的镶嵌特征,是目前年代最古老的可能位于人猿分叉位置的化石成员⏹人猿最近的共同祖先生存时间比原来认为的要早,可能在700~600 万年前⏹习惯性直立行走作为一种运动方式有可能在人猿分别之前,或早在已经绝灭的古猿⏹目前发现的人猿最近的共同祖先化石和早期人类化石皆出土于非洲,非洲被普遍认为是最初人类的发祥地在肯尼亚新发现的距今350 万年前的扁脸肯尼亚人(Kenyanthropus platuops)1974 年发现于埃塞俄比亚距今320 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阿法种“露西”骨架。

这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南方古猿遗骸直立人的研究热点▪非洲直立人向欧、亚扩散的时间▪欧亚地区直立人独立演化的可能性▪直立人与后期智人的关系▪直立人的行为特点▪东西方文化差异近10年来发现的重要直立人化石▪Dmanisi, 格鲁吉亚距今170万年▪Ceprano, 意大利距今80 万年▪Atapuerca, 西班牙距今78 万年▪Daka,埃塞俄比亚距今100 万年▪中国南京汤山,距今35-58 万年▪爪哇直立人的年代距今180 万年直立人化石的分布直立人的扩散▪传统观点认为直立人走出非洲的时间不早于170万年前。

但日益增多的证据显示直立人走出非洲的时间比原来想象的要早;▪以往认为直立人的生存年代在距今170-20 万年前。

新的年代数据显示东亚直立人可能一直生存到距今5.3-2.7万年前;▪有人提出取消直立人,将其并入智人;东亚直立人是演化的旁支,不是现代人的祖先。

印尼”矮人”-弗洛里斯人化石及复原图:《科学》2004年度十大成果之一非洲直立人向亚洲扩散的时间▪在Dmanisi、爪哇、元谋发现距今170万年前的直立人化石▪在中国人字洞、龙骨坡发现距今200万年左右的石制品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出土200多万年前的石器在巫山龙骨坡发现的化石和石制品,年代可能近200万年。

对“人类化石”的属性存在争议。

2001年《自然》刊登了小长梁年代的论文2004年《自然》又刊登了马圈沟年代的论文马圈沟和小长梁发现目前东北亚最早的文化遗存,是探讨直立人向该地区扩散的时间、路线和过程的重要材料。

最早的用火证据用火是人类早期的一项重要技术发明。

在南非Swartkrans洞穴和肯尼亚Chesowanja遗址出土距今100-150万年前的人类用火遗迹;在中国元谋、匼河等遗址也曾被报道发现早更新世用火遗迹。

这些证据未被认可,但学术界认为人类在很早的时期就懂得了用火,并以此驱赶猛兽、温暖住处、辅助狩猎和加工食物。

考古学家在以色列Gesher Benot Ya-aqov遗址现场发掘出79万年前用火遗迹关于周口店的用火证据•历史:用火遗迹的发现与确认•挑战:Evidence for the use of fire at Zhoukoudian; Geological analysis damps ancient Chinese fires (Science V ol. 281, 10 July 1998)•应对:新的研究的弊端;对过去证据与结论的重新审视;新的工作关于直立人的狩猎行为•Man,the Hunter•Woman, the Gatherer•Early hominid, the ScavengerHuman, the Runner比较解剖学研究发现人类在200 万年前已经具有了长跑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