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课外阅读指导方案
作品简介: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他。
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哪?这本书就是《鲁宾逊漂流记》。
小说生动记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宾逊,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的过一辈子,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
有一次风暴将船只打翻,鲁宾逊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
除了精彩离奇的故事外,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宾逊的性格。
他敢于冒险,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即使流落荒岛,也决不气馁。
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
在岛上的第24年,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
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
就这样,鲁宾逊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面对人生困境,鲁宾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现在,在西方,“鲁宾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读完这本书,我第一个冲动就是想让我的学生也来读读它。
于是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素养,制订了如下的指导方案。
阅读目的:
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
1、利用互联网搜集英国作家笛福及其作品评价的资料并充分阅读
2、到图书馆借阅笛福的最有影响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
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布置学生初读作品,了解作者、主要内容。
1、说说你心目中的笛福
(1)课件出示笛福头像,师简介笛福。
大家看,这就是《鲁滨孙飘流续记》的作者笛福。
他只受过中等教育,但却成为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
1719年,他的代表作《鲁滨孙飘流记》问世,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2)你心目中的笛福是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笛福)
2、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请学生简要地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阶段:给作品划分情节,要求学生仔细阅读。
(利用一节读书指导课进行如下指导)
一、针对学生实际,指导阅读方法
1、我们手里的这部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阅读呢?
2、自由阅读目录,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仔细阅读序言,你从中又了解到了什么?
4、教师小结目录和序言的作用及重要性
5、出示阅读要求,按要求阅读小说的正文并填写读书卡
阅读要求:
(1)读每一章的小标题,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列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想想这部小说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6、检查阅读情况,了解阅读时产生的疑问
二、理清作者脉络,把握作品精华
1、根据学生质疑,教师综合归纳
2、列出问题焦点,小组进行讨论
3、出示问题焦点
(1)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作家笛福的小说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4、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三、总结阅读方法,激励广泛阅读
教师小结:一般文学作品都有两个重要的创作方面:一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一是作者的表达方法。
我们重视了这两个方面的阅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阶段:交流读书笔记,体会经典名言,评析人物形象。
学生细读作品后,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
1、展示上一阶段留下的作业,并联系实际谈体会,说说自己受到的教育。
2、筛选搜集的资料,感受他人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1)放映《鲁滨逊漂流记》电影的精彩片断,从视觉上感受作品
(2)朗读《〈鲁滨逊漂流记〉评析》
(3)诵读《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4)阅读《我看〈鲁滨逊漂流记〉》
第四阶段:回顾全书,开展竞赛,教师总结。
1、布置学生根据书中内容出题。
2、从学生提供的题库中选择一部分有价值的题目开展阅读竞赛,评选优胜小组和最佳发言人。
3、结束语:好书是智慧的钥匙,知识的源泉,生命的珍宝,没有书就像生命中没有阳光。
愿我们用好的阅读方法,开启智慧的钥匙,打开知识的源泉,拥有生命的珍宝,让我们的生命充满阳光!
在具体指导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有兴趣,才能持之以恒,坚持大量阅读,才能读得主动,读有收获。
2、指导读书方法。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
3、辅导读书活动。
指导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的方法,指导学生谈谈对所学读物的收获,交流体会,并对书刊内容进行评论。
4、读书笔记辅导。
要求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如摘抄名言警句,写读后感等等。
但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写,不让读书笔记成为他们的阅读负担,但是对自己喜欢的词句要摘抄到读书笔记本上,对于自己印象深刻的文章可以在小练笔上写读后感。
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克服“指读”,训练默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检测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___国小说家________,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2.小说采用第几人称的写法?
3.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为什么要私自离家出海航行?
4.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
(把页码填在这里,
第页到第页)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逊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
(把页码填在这里,第页到第页)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把页码填在这里,第页到第页)
5.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__________,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6.鲁滨逊第二次出海是去__________ 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7.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________,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
8.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__________,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
当行驶到__________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9. 鲁滨逊有一包钱币,约值________金镑。
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 ________,都已经发霉了。
10.鲁滨逊来到岛上第________年的________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 ________。
两年后,他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________,因此,这个俘虏名叫 ________,他成了鲁滨逊的仆人。
11.鲁滨逊在__________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
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12.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__________,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13.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__________ 苗和__________ 苗。
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__________。
14.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__________。
15.鲁滨逊在岛上还用__________制作了一把伞。
16.鲁滨逊用近__________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__________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17.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__________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
18.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鲁滨逊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 __________年。
19.《鲁滨逊漂流记》中写鲁滨逊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
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什么?
20.给鲁滨逊在荒岛上救人起一个故事名称。
(自拟)(6个字以内)
21.读后有什么阅读感受?
22.鲁滨逊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3.英国着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逊飘流记》。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