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引言 2一、钢琴的演奏技巧 31. 演奏的内容中的演奏技巧 31.1 音阶的演奏技巧 31.2 琶音 31.3 八度 31.4 轮指 31.5 和弦 32. 从演奏方式的角度上讲 42.1 正确的手型 42.2 触键力量的应用 42.3 触键方法 4二、音乐作品钢琴演奏技巧的作用 41. 演奏力度的作用 52. 演奏中速度的作用 5三、钢琴演奏风格对音乐作品的影响 51. 威廉·巴克豪斯 62. 丹尼尔·巴伦博依姆 6结语7参考文献:7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的融合摘要: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种流动的感觉就是由演奏者对钢琴的控制力的强弱而造成的。
如果能够解决好钢琴演奏中的技术问题,优美的音乐也会自然地从指尖流淌出来。
演奏技巧只是表现音乐的工具,只有将技巧完美的融入音乐中,演奏技巧才显示出它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简明地阐述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并分析了音乐中钢琴演奏技巧的重要性,并结合巴克豪斯和巴伦博依姆演奏的《黎明》分析了演奏风格对音乐作品的影响。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巧音乐融合Abstract: Music is a “flowing building” and this sense is caused by the control of the piano of player. If the technologies in playing piano could be master well, beautiful music can be performed naturally. However, playing skills are just the tool of the performance of music. This paper concisely demonstrated the skills of piano playing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kills and music. Besides, the influences of playing style to music piec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playing of The Daylight by Backhaus and Barenboim.Key words: piano playing skills music fusion引言钢琴艺术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比过高度强调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的争论。
那些无情地敲击琴键的演奏方法使音乐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并迫使听众远离了钢琴。
两百年前菲力浦·埃玛努埃尔·巴赫开始了使钢琴成为“歌唱性”乐器的斗争,漫长的斗争经历了时空的考验,许多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及肖邦等不断地强调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相互间的默契,彼此依附并密不可分,从而确立了钢琴在乐器中的重要位置,使钢琴艺术传承发扬。
演奏技巧是音乐艺术的承载者,音乐作品内容依靠技巧来表现,有赖于技巧的发挥来揭示它的内涵。
钢琴演奏技巧诸如速度、力最、灵敏性、持久力、柔韧性等等是一名钢琴演奏者外在的基本条件,缺少技巧的钢琴演奏只是门外汉杂乱的敲击。
但如果演奏者的脑海中没有对于音乐的把握,使技巧与音乐本身结合,便很难使抽象的音乐具有生命的旋律感,更谈不上音乐的意境表现。
最终只会成为技巧很深的演奏者,单纯地按照乐谱上的要求,根据音符的长短弱强来弹奏。
这种弹奏似乎是一种无意识的机械运动,仅仅会使人感受到“用漂亮的嗓音,陌生的语言朗诵一篇外国文章”。
只有将钢琴演奏技巧完美的融合到音乐中去,才能体会的真正的音乐魅力。
一、钢琴的演奏技巧钢琴演奏技巧是一种清晰的,准确的演奏发音修养,又是演奏者综合能力最重要的组成因素。
任何一位钢琴演奏者想要完整而准确的演奏一首作品并且传达出作品蕴涵的意义都必须经过技术的训练。
只有掌握了演奏技巧才能达到传递音乐的目的。
钢琴的演奏技巧主要可以从演奏的内容和演奏的方式两个角度分析。
1. 演奏的内容中的演奏技巧1.1 音阶的演奏技巧音阶处理是钢琴演奏的基础,要在苦练的基础上达到融会贯通,心领神会,最后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表演方式,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音阶的构成要注意弹奏琴键的控制力,在力度的控制下达到音阶的平稳和均匀,力度在音阶的构成中异常重要,音阶的力度决定了一场钢琴演奏会的质量与感染力。
1.2 琶音琶音便是建立在音阶基础上的音乐表现手法,手指扩张和伸缩的能力决定了演奏琶音的能力,琶音在钢琴演奏中占比很高,弹奏好的琶音是好的钢琴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个大小琶音与七减七琶音组成了琶音的演奏内容,各种琶音相互变换模式,成就了个人独特的钢琴演奏特色。
1.3 八度八度的表现方式主要在手腕的灵活度上,在手臂的重量下弹出的八度可以演奏出气势恢宏的效果,是否要应用手腕辅助来弹出八度的效果,取决于一部钢琴曲是否够长,需要用两只手一起演奏才能有效果的八度片段,也需要手臂力量的辅助表现,手臂的参与可以让八度音阶达到很好的跳跃效果。
1.4 轮指轮指最完美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在演奏的过程中要让音韵表现出颗粒性,清脆悦耳,三指和四指的快速转换,是轮指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轮指要有很强的连贯性,但在连贯的同时,不能有模糊和混乱的成分混杂其中。
1.5 和弦和弦是钢琴演奏中的难点,正确的练习方法加上刻苦的训练才可以达到处理和弦的标准,对于和弦的演奏要求是手指下键一定要整齐,拥有金属质感的音色一定要弹得深沉稳健,浑厚有力,否则发飘的感觉深重。
和弦的音韵处理到极致,音色轻巧利落,攻克了作为钢琴演奏技巧的技术难点的和弦,钢琴的演奏技巧会向着专业化迈向更大一步。
2. 从演奏方式的角度上讲2.1 正确的手型正确手型的塑造,有助于增强钢琴演奏中的画面感,是技艺高超演奏者的必要基础,手型体现着演奏者演奏技巧的高低与音乐修养的深厚程度。
2.2 触键力量的应用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力量的控制不单单是由接触琴键时所用到的力量所决定的,背部,腰部,双肩,双臂,手腕,手指的力量也是决定钢琴演奏的决定性因素,其中腰部力量运用强弱的结果最为明显。
当腰部的力量应用达到爆发性强奏时,钢琴演奏出来的声音强劲,饱满,音色雄浑,腰部力量的使用决定了钢琴演奏的具体效果。
其效果分为爆发性强奏,适中强奏,弱奏。
2.3 触键方法正确的触键方法是获得好音色的前提,如果触键时的力量运用不当,则会出现强奏时音色死板,弱奏时声音发虚的状况,十指作为最敏感的部位,直接决定着钢琴演奏的效果,十指是否足够灵敏的赋予变化,也是钢琴演奏的重要基础,而手腕作为连接的桥梁,必须把握足够的方向感,钢琴演奏实实在在的是一场“全身运动”。
二、音乐作品钢琴演奏技巧的作用音乐作品内容依靠技巧来表现,有赖于技巧的发挥来揭示它的内涵,关于钢琴演奏技巧诸如速度、力最、灵敏性、持久力、柔韧性等等都是钢琴家所必备的。
如何能让十个手指干净利落、坚挺有力地在琴键上飞快跑动,如何能灵敏的反应变换演奏出丰富的音色,如何能使钢琴发出扎实、响亮的具有震撼力的声音效果等等,这些都是许多钢琴学习者所追求和努力要达到的。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演奏技巧,才能克服乐曲中的技术困难片断,才有可能更好的表达乐曲。
例如,李斯特有很多炫技性的作品,他有些乐曲的演奏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快速的华彩式的乐句需要持久灵活的手指跑动能力,过硬的八度技术强有力的和弦弹奏,都是要表现乐曲的技术类型。
不同的演奏技巧对音乐有着不同的表现力,可以从力度与速度两方面来看。
1. 演奏力度的作用音乐中的强、弱、增强、减弱,这些相对立的音乐效果严重地影响听众的视觉和听觉,这些效果帮助我们表达愉快、崇高、伟大、压抑、恐惧、悲伤等感情,没有力度的变化,音乐将缺乏生命力和表现力,但是如果运用得当,会使音乐作品栩栩如生,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强与弱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演奏者要清楚地区别开并正确地表达出来是十分重要的。
在表现乐谱中不同的力度时,必须用正确的触键方法做到最轻的音及和弦可以轻柔。
和缓的触键方式来完成,落键时紧贴键盘。
在弹奏f力度时可借助手指、手及小臂的甩击力量;在弹奏ff力度时,要利用肩关节将整个手臂的力量甩击。
在弹奏复调音乐时则应以适当的力度用手指贴键的方法进行在pp一一ff之间,力度有着极丰富的变化和极细腻的区别,处理得好,掌握力度上的明暗对比是一种很高深的艺术,会使音乐无比美妙动听,使之达到预期音响效果。
2. 演奏中速度的作用音乐作品的速度取决于按秒计算的节拍单位的长短,它同时构成了整个音乐作品的节奏的主要律动。
因此速度表示基本拍的长短作曲家根据速度标记如快板、慢板、急板选择作品所需速度。
按照这个主要原则完成一个作品时并非由作曲家在乐谱上规定,而是由演奏家的二度创作自由表现的里曼的“缓急法”,这一概念里速度变化说明如:自由速度、加速、渐慢及一些力度说明如:渐弱、渐强等等,其变化程度一般都大大超过了没有说明的“缓急法”变化程度。
“渐强”往往要求某种驱动力,而“渐弱”却时常给人以遏制感觉。
无论乐谱上有否规定“渐强”或“渐弱”速度变化,在加速或遏制发展时都应当均匀地按比例进行,这样不会使听众感到不稳定或失控。
弹奏“渐慢”'时,则容易出现相反的错误。
不同曲式速度的处理方式需慎之又慎,在奏鸣曲、乐曲中,乐谱上方出现圆点的地方处理成尖锐的跳音,速度轻快,时间短而时值不变。
但在复调曲式中,如巴赫作品沉深、宽广、凝重,要将巴赫风格的音乐传达给观众,必须以断奏的方式。
一般手指或手腕断奏,一个手指落在键上轻柔,手指停留时间尽量得长,但时值不变,在离开键时,另一个手指又落在键上,听起来是沉下去的断音,但每个音又是紧紧地相连,使歌唱性的旋律优美动听。
三、钢琴演奏风格对音乐作品的影响在20世纪世界音乐舞台上,德国钢琴家巴克豪斯和以色列钢琴家巴伦博依姆是举世公认的大师级钢琴演奏家。
他们对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的理解和演绎都显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1. 威廉·巴克豪斯巴克豪斯是莱比锡学派的最后代表,虽然豪放,但态度严谨,技巧看似朴素实则高超。
这位作风严谨的艺术大师对《黎明》奏鸣曲的演绎平稳而轻松,气定神闲地克服了重重技巧上的难关,充满白信和放松,他以悠然白得的心情,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柔软、时而刚劲,完全没有丝毫的做作,充满了专注、真挚和崇高气质。
在听他弹奏的《黎明》时,你会不知不觉地完全被吸引到巴克豪斯的世界里,一瞬间似乎只有音乐……。
他遒劲有力、气魄宏大、飞扬激越的演奏,让人们体验到纯然的喜悦,不愧为“键盘狮土”的美名。
在音乐的整体把握方面,巴克豪斯虽然以技巧著称,但在黎明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中却听不出有太多的炫技,他严格讲究句法,对于音的时值处理很扎实,使动机与旋律产生独特的澄明、硬质的细腻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