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经济学
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马歇尔(1890)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
他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
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
马歇尔关于产业集群理论起源的外部性理论,成为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的经典,被称为“马歇尔外部性”。
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产业集群理论。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旦产业集群形成,集群内部的产业之间就形成了相互协助的关系。
这种关系往往导致产业集群内部的扩张,产业集群形成而产生的特征可以称之为“集群模式”,而由此导致的产业集群扩张或深化的现象可以称之为“集群成长模式”。
不同经济文化环境下产业集群的成长模式是不同的。
1986年理查德·D·车尔尼亚夫斯基[Richard D. Cerniawski] 提出Cluster Marketing 是一种集中于本地化市场的企业营销战略,它从经济力量与集聚为基本原则,有助于企业制定营销计划并使之执行。
James Gilmore在分析西班牙国家品牌再定位时,使用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来衡量区域品牌资产,认为区域品牌资产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物质资产(physical assets) 和人文资产(human assets)。
佩鲁(Per 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人才、信息、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极”一样,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
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他部门和所在地区以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加拿大学者Shauna McCabe 强调区域品牌营销在区域品牌形象设计中对地方历史和文化要素的提取。
Kofle 等学者认为区域营销包括区域形象营销、吸引力营销、基础设施营销和人员营销等。
Martin Vic 在分析克罗利亚区域品牌营销时认为,区域品牌营销就是为区域产品和服务在目标市场中创造的附加值。
2.国内研究动态:
王缉慈(2001)从跨学科的角度综述了企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着重评价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产业区理论,并结合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区域研究的现实,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典型案例。
结论指出,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以强化区域竞争
优势,是增长国力的关键。
符正平(2002)在对企业集群研究中提出了整体品牌的概念。
他指出所谓整体品牌,是指把专业镇(企业集群)本身所经营的行业产品通过广告等手段利用多种现代媒体进行投资经营。
夏曾玉、谢健(2003)在《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里以温州为例对比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国家品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分析了区域品牌的特性,提出了发展区域品牌的必要性。
贾爱萍(2004)在《中小企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初探》中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可以提升集群的竞争优势与实现企业间的共赢,提出建设区域品牌三步曲:品牌创造、名牌区域化、区域名牌化。
尹晶(2005)在《我国产业集群实施区域品牌建设》一文中研究梳理了理论界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涵义、特征及效应,探讨了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的联系和区别。
深入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和集群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现状,论述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职能,
吉庆华(2009)指出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问题之一,区域品牌体现了产业集群的成本、产品、技术、市场、文化等方面的优势。
协同产业集群成本、产品、技术、市场和文化优势,凝练和塑造区域品牌,是实现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问题。
(二)选题依据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
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效应、外部经济效应
以及集群内企业的学习与创新效应等都是一般区域经济所无法比拟的。
在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突飞猛进、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扎根于特定地方的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
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产业集群成熟度和知名度的象征,也是区域产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嵊州市是我的家乡,因此选择这个课题除了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带有浓厚的兴趣之外,我还希望能对家乡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三)选题的意义
嵊州是中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加工、批发销售和外贸出口基地,领带产业多年以来一直
是该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为促进该市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间的竞争,如何利用产业集群走区域品牌化道路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提升嵊州领带知名度和整体竞争力,是当前该市开展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优秀学者的有关文献、著作,结合嵊州领带的发展现状,对该市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进行探讨研究,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案。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内容
1.嵊州领带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2.嵊州发展领带区域品牌的优势
3.制约嵊州领带发展的瓶颈
4.嵊州领带区域品牌建设策略
(二)拟解决主要问题
1.指出嵊州领带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2.指出嵊州通过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的必要性
3.对产业集群走区域品牌道路提出建设性建议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一)研究步骤
1. 查找与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
2. 查找嵊州领带产业的历史资料和前沿信息
3. 通过走访嵊州工业领带工业园区了解实际情况
(二)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法,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措施
以网络资源、图书馆电子图书、各种相关著作以及相关期刊论文作为研究的主要来源,采用观察、经验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以确定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四、参考文献
[1]新望.透析浙江“集群经济”[J].决策咨询,2002.
[2]尹晶, 许惠渊. 《以区域品牌为导向发展地方产业集群—以嵊州领带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
[3]张聪群.《创建区域品牌: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选择》[J].商业研究,2006(18)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08)
[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6]盛世豪. 《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马渭员.《嵊州领带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及成效》[J].嵊州新闻网,2009(8)
[8]何圣东.《嵊州领带业转型升级对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创新的启示》[J].《决策参阅》第
39期,2009(12)
[9]佚名.《关于加快发展嵊州领带业的汇报》[J].中国服装网2005(3)
[10]Des Dearlove. Financial Times Prentice Hall, 2001.
[11]Porter M.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1998(11-12)
[12]Porter M. 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