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景写生课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条件,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美术教学方法……”在贯彻课程标准时,笔者利用我们学校独特的自然风景资源,尝试将其引入美术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校园风景写生,写生教学从诸多方面获得良好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美术课,教材中的美术作品虽然精美,但往往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
学生虽然内心有欣羡之情,但又有“高不可攀、爱莫能学”之感,渐渐地学习兴趣就越来越淡了。
我想,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和认识的对象,如果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有较大距离,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满足学生对美术审美的需求。
校园写生在美术课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带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原本笼统的概念、生硬的技法变得具体、真实、亲切。
写生过程彼此放松,大家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度过40分钟时间。
这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设计上,可采用观察、启发、诱导、示范讲解等方法,制作校园风景图片、PPT、
视频资料等校园风景写生作品,对校园美丽风景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发言,发表对每张图片和作品的认识和看法,教师全程参与,在欣赏互动中激发学生兴趣。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怎样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呢?其实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美的源泉。
校园是我们最熟悉、最情真的地方,靠近一点去体会校园自然环境中的形式美感。
比如,我们的校园,钟亭,精致小巧,踞高远眺是美的;小桥流水,动静结合是美的,绿地石桌是美的,连校园来去匆匆的学子也是美的;还可以远一点去观察校园自然环境中的形式美感,我们学校依山傍海,虽然山不太高,但错落有致,绿树成荫,校园间建筑物雄踞山腰,富有气势,园内上下左右通道以规整石砌的台阶连结,使幽静的校园更富有层次变化,形成特有的建筑风韵。
这是很有特色的美术资源。
在教学设计上,把美术的基础知识融入教学中,教会学生运用线描的形式去阐述绘画透视规律,把握造型,表现美感,提高审美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在写生时如何取景,如何构图。
我在教学写生我校钟亭一课中,教会学生使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如何处理好近景、中景、远景的关系,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多视点去发现和寻找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美景震撼
的不仅是眼睛,还有心灵。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向自然学习,在室外写生中,发现自然美,提升了审美能力。
三、情感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
中学美术教学中所蕴含的情感培养对学生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校园风景写生的开展,除带领学生贴近自然,感受校园景色外,融入情感,让学生有真情实感,最后定格为画面的才会生动。
我所在年段的学生已经在校学习一年多时间,对学校已有感情。
正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只要从情感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难唤醒学生对校园的环境关注,去发现身边美的景物,对校园的一花一草更加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感。
比如,我们学校有很多人文景观,有历代名家雕塑,有名人励志文字石刻,也有历届校友感恩文字雕刻、建筑,这些都可以通过情感的感染功能和信号功能,写生课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体验正能量,激发爱国爱校热情,感悟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以及自己在学校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
提高观察表现能力不是我们写生唯一的目的,其过程还有情感体验,与及情感教育的渗透。
四、灵活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写生画体现了三种能力,即我眼睛看到的(观察能力)、心中想到的(情感体验)、能画出来的(绘画技能),这三种能力相辅相成。
一切艺术之美源于生活,需要学生观察生活,
体会生活,捕捉生活之美。
教师一要重在启发学生,让其开阔思路,灵活作画。
二要加强示范。
临摹是我国传统绘画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在写生教学过程中,要把如何画好线条、色调、形体、光线、透视、比例、构图等绘画知识技能示范引领到位,学生学起来就事半功倍,知识技能等整体能力很快得到培养。
三要鼓励创作创新。
学生天性活泼,富于幻想,求知欲强烈,教师在指导学生写生创作时,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告诉学生,写生画和照片是可以不一样的,可以加上自己的想法、情感,让自己写生画更美。
教师要善于创造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推进学生充满兴趣和表现欲。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启发学生大胆创作、培养其想象力。
校园写生课给我触动,教我思考……学生画出了很多美丽的学校风景画,课后我将学生的画办了个展览,献给全校师生们欣赏。
我校的一位数学老师说:我们学校原来这么漂亮呀……这句话提醒了大家,一位语文老师感叹说:这钟亭边的小路还真美,平时都没注意。
而我呢?心里甜甜的,我反问自己:校园写生课的意义是什么?它应该不止“美术”本学科的意义,为学生提供绘画技巧的实践训练机会,打下了坚实的绘画技术基础,还有体现了全校师生的深厚情感。
编辑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