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速(电磁波速):C=3×108m/s=3×105k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空气中)3.人耳区分回声:≥0.1s ( ≥ 17m )4. 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3×105Pa≈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1.0g/c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手机锂电池电压:3.7V 14.人体安全电压:≤ 36V(不高于36V)15.动力电路电压:380V 16.家庭电路电压:220V17.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 (3)1度=1kw·h=3.6×106J (4)1L= 1dm3= 10—3m3 (5)1mL= 1cm3= 10—6m3 (6)1L=1000mL(7)1m= 10dm= 102cm= 103mm= 106um= 109nm1dm=10—1m=0.1m ; 1cm=10—2m ; 1mm=10—3m ; 1um=10—6m ;1nm=10—9m(8)1m2 = 102dm2 = 104cm2 = 106mm21dm2 =10—2m2 ; 1cm2=10—4m2 ; 1mm2=10—6m2(9)1m3 = 103dm2 = 106cm3 = 109mm31dm3 =10—3m3 ; 1cm3=10—6m3 ; 1mm3=10—9m3(10)1s=(1/3600)h 1min=(1/60)h①伽利略:伽利略理想实验: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将会继续保持同样的速度沿直线永恒运动下去。
最早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最早提出惯性。
②牛顿:【力的单位:N】,牛顿三大定律,光的色散。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③帕斯卡:【压强的单位:Pa, 1 Pa=1牛/米2=1N/m2 】,帕斯卡裂桶实验。
④托里拆利: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强的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3×105Pa。
⑤阿基米德:一是: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二是:杠杆平衡问题,杠杆原理(F1L1=F2L2)。
⑥焦耳:热和机械功的当量关系。
焦耳定律(Q=I2Rt)。
【功和能的单位:J,1J=1牛·米=1N·m】⑦瓦特:蒸汽机,【功率的单位:W,1W=1J/S】⑧安培:安培定则,【电流的单位:A】⑨伏特:【电压的单位:V】⑩欧姆:欧姆定律(I=U/R)【电阻的单位:Ω】⑿奥斯特:奥斯特实验,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⒀法拉第:电磁感应(磁生电)1.长度:课桌高约0.8m,一层楼高约3m,教室门高约2m,一张纸厚(头发直径)约0.1mm,一枚硬币厚约2mm,一只新铅笔18cm,成人步幅约75cm ,地球半径6400km,物理课本宽18cm,长约26cm。
2.时间:正常人脉搏跳动1次约1s(一分钟跳70次左右),呼吸一次约2s~3s,我国国歌时长约46秒,橡皮从课桌落下的时间约0.4秒,中学生百米赛跑约15秒(优秀运动员可达到10秒)。
3.速度: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1.5米/秒,自行车速度约5米/秒,高速公路小轿车可达到33m/s。
地铁运行速度约11~22m/s.中学生百米赛跑约8m/s。
4.声:繁忙的交通区域响度在70~80dB,正常说话40~50 dB。
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5.质量:一枚邮票约50mg,一根粉笔(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3g,一元硬币(一块橡皮)大约6克,一张草稿纸约10g,一个鸡蛋约50g,一个苹果(一部手机)约150g,一只鸡约3kg,一头大象约5t。
7.密度:人体(水)的密度:1.0×103kg/m3=1.0g/cm3 6.重力:2个鸡蛋约1N8.温度:人舒适的温度约25℃,洗澡水约40℃,济南最低温:可达-10℃,最高温可达30℃.蔬菜保鲜温度:4℃左右。
9.压强:人双脚站立压强约1.2×104Pa。
一张草稿纸约10g,面积约0.4m×0.3m=0.12m2,压强约1Pa。
10.功:人爬一层楼做功1800J,2个鸡蛋举1米,做功约1J,500mL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并举高约10J。
11.功率:正常人心脏推动血液流动功率约1.5w,家用轿车功率约80KW~1000kw,人骑车功率约80w,引体向上约20w,中学生正常爬楼功率约120w.12.电流:1mA麻,10mA剧痛呼吸困难生命危险,100mA3s窒息心脏停止跳动。
13.电压:手机电池3.7V,手机充电器约5V,手机充电器工作电流约2A.14.电功率:白炽灯20W~60W;电风扇20W~100W;洗衣机500W、电冰箱、电视机100W~200w;500W~1000w;微波炉、电暖气、空调、电饼铛、电磁炉、电压力锅、电炉约1000W~2000W。
A控制变量法:B转换法:C比值定义法:(①速度②压强③功率④密度)D模型法:( ①磁感线②光线③原子核式结构④计算火车速度时,把火车看成一个质点⑤实物抽象出杠杆) E等效替代法:(①串联并联电路总电阻②同一直线上的合力与分力关系③平面镜成像中用不点燃的蜡烛替代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④曹冲称象)F类比法:(①电压水压,电流水流类比②类比速度引入功率④操场教室学生类比固体液体气体分子排列)G科学推理(理想实验)法:(①真空不能传声②牛顿第一定律③理想中功的原理④二力平衡选轻质卡片忽)1导体:金属、人体、大地、各种酸碱盐水溶液、碳棒、水银、有杂质的水2绝缘体:干燥的木材、空气、油、塑料、橡胶、纯水、玻璃 3 半导体:硅、锗、砷化镓4晶体:各种金属、萘、海波、食盐、石英、明矾5非晶体:松香、玻璃、沥青6费力杠杆:钓鱼竿、缝纫机脚踏板、镊子、人的前臂、筷子、扫帚、火钳、理发剪刀7省力杠杆:撬棒、铡刀、起子、钳子、羊角锤、独轮小车、扳手、道钉撬、方向盘、动滑轮、自行车车闸1.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反射定律4. 光的折射规律5.欧姆定律6.焦耳定律7.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8.液体压强规律9.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大10.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增大12.水沸腾规律13.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电阻特点1蒸发(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通)2滑动摩擦力(压力、粗糙程度)3固体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4 液体压强(液体密度、深度)5浮力(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6 物体浮沉(重力和浮力)7.滑轮组机械效率(物重、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8.斜面机械效率(倾斜程度、粗糙程度)9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10动能(质量、速度)11重力势能(质量、高度)12弹性势能(材料、弹性形变)13. 电阻(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与U、I无关)14电功(电压、电流、通电时间)15.电热(电流、电阻、通电时间)16电磁铁磁性强弱(电流、匝数、有无铁芯)17感应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18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磁场方向、电流方向)19内能大小(质量、温度、状态体积)20.响度(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21音调(频率:粗细、松紧、长短、厚薄、疏密)物理设备及工作原理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天平、杆秤杠杆平衡条件常用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吸盘、抽水机大气压强重锤线、水平仪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下沉密度计、轮船漂浮原理高压锅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增大液化气常温下压缩体积液化热机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利用内能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平面镜光的反射凸透镜、远视镜光的折射,会聚作用凹透镜、近视镜光的折射,发散作用照相机、眼睛、摄像头u>2f,倒立缩小实像幻灯机、投影仪2f>u>f,倒立放大实像放大镜u<f,正立放大虚像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电炉、电灯、保险丝电流的热效应发电机电磁感应原理电动机、电流表、电压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磁悬浮列车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m月=m地G月=G地/6固(固液):先F=G=mg后P=F/S 液体:先P=ρgh后F=PS=ρghS浮力公式(1)F浮=F’-F (压力差法)(2)F浮=G-F (称重法)(3)F浮=G物(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功的公式:W=FS=Gh=Pt 功率公式:P=W/t = Fv(竖直提升物体)热学公式: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 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电学公式:1.欧姆定律:I=U/R2.焦耳定律:Q=I2Rt=UIt=Pt==U2t/R (纯电阻公式)3.电功:W=UIt=Pt=I2Rt=U2t/R (纯电阻公式)4.电功率:P=W/t=UI=I 2R=U2/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 (2)U=U1+U2 (3)R=R1+R2(3)U1/U2=R1/R2(分压公式) (4)P1/P2=R1/R2(正比)6.并联电路:(1)I=I1+I2 (2)U=U1=U2 (4)I1/I2=R2/R1(分流公式)(3)1/R=1/R1+1/R2 [ R=R1R2/(R1+R2)] (5)P1/P2=R2/R1(反比)力学实验:1、用天平测质量 2.弹簧测力计测力 3. 测物质密度 4. 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5.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6.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7验证阿基米德原理8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9探究杠杆平衡电(磁)学实验:10、串并联电流电压特点11、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12、伏安法测电阻13、测小灯泡电功率14、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影响因素15、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16、探究磁生电17、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光学实验:18、光的反射规律19、平面镜成像20、凸透镜成像规律热学实验:21、固体的熔化规律22、水沸腾实验23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