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培训—火场逃生课件
室内火场中的浓烟是 向上运动的。室内吊顶往 往是没有防火分隔的,大 火产生的热气流通过吊顶
内的孔洞向四周蔓延。
火 灾特点
(一)突发性
火灾发生的突发性也是火灾中引起惊慌的重要原因。 由于火灾是在人们没有任何精神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的,
人们往往会被突如其来的现象惊呆而引起恐慌,会造成 重大人员伤亡。 如1994年12月8日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火灾。在 18时20分左右,舞台上方光柱灯烤燃了附近的纱幕,引 起幕布着火。火势迅速蔓延,约1分钟后电线短路,灯光 突然熄灭,引起恐慌,致使325人被烧死或窒息而死。
要的几种作一下介绍:
1.各种竖井和孔洞
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都是发生火灾时火灾蔓延的良好 通道,并且会产生烟囱效应,一旦浓烟或火焰进入这些通
道,根据空气对流原理,流动速度迅速加快,产生每秒不小于 2—3米的速度向上蔓延。导致火灾蔓延扩大。
室内火灾的蔓延途径之二
2、门、窗和走廊
火灾特点之三
(三)瞬时性 · 火灾的突发性迫使受灾者瞬时间作出反应。往往瞬间的错误反应
会造成终生的遗憾。
例如,85.4.19哈尔滨市天鹅饭店ll层1单元房间起火时,房间主 人惊醒后,连走带爬在逃出房间时敞开了房门,致使大火迅速蔓 延进来,结果酿成了11死亡。更值得人们引以为戒的是,当晚10 号房间住着5名饭店里的青年职工,在他们思想上毫无准备的情 况下打开房门探听火情,结果烈火冲入室内,5人纷纷采取了跳 窗逃生的方式,结果造成四死一伤。
消防安全培训
火场逃生
火场逃生讲述提纲
(1)前言;
(2)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与 蔓延途径
(3)火灾特点; (4)烟雾的危害 (5)人在火灾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6)火场逃生原则 (7)火场逃生途径 (8)几类火场逃生方法
前言
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瞩目的灾 难性问题,它是发生频率较高的一 种灾害,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 能发生。
有些建筑物的墙体所使用的材料是空心结构的(如现代室内装 璜,装饰板与墙体间) ,一旦这些空心结构封闭不严或被火烧穿 时,火场中的热气流就会利用建筑物的空心结构作为通道,把火 由起火点带到与之连通的房间,在人们不易觉察中蔓延开来,到 被发现时,已经是难于扑救了。
室内火灾的蔓延途径之四
4. 吊顶
烟雾是火灾第一杀手
2000年12月25日21时,河南洛阳东都商厦发生火灾, 309人丧生,据法医鉴定,这些遇难者全为呼吸道灼伤 窒息死亡。
1993年4月,河北唐山林西百货大楼发生火灾,79人 丧生,这些遇难者除1人系跳楼高空坠落死亡外,其余 均为一氧化碳及其它毒气窒息死亡后被焚烧…… 由于烟雾火灾第一杀手,因此,如何防烟是逃生自救的关 键。
烟雾的危害性
一、烟气引起人员中毒、窒息。
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和气体,其中不少是 毒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氯化氢、氢氰酸 等。这些气体阻碍火场上被困人员和消防 员的正常呼吸,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烟雾的危害性之二
二、热气使人员烫伤。 燃烧产物中的烟气,包括水
火灾下降阶段
随着燃烧的进行,可燃物逐渐减少,室内温度开始下降。 氧气被渐渐消耗,则可燃物不再发生燃烧,已燃烧的可燃 物呈阴燃状态,室内温度降至500度左右。 其特点:这时如因不合理的通风,突然引入较多的新鲜空 气,则仍有发生爆燃的危险。
室内火灾的蔓延途径
了解室内火灾的蔓延途径,有利于火场被困人员尽快选择最佳路 线安全迅速撤离火场。室内火灾的蔓延途径较多,现将主
因此掌握一定的火灾和逃 生知识对保障人身安全很 必要。
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
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
通过火灾温度——时间曲 线图像分析可以看出
火灾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 分为三个阶段:即初起阶 段,发展阶段和下降阶段。
火灾温度——时间曲线图
1200
C
800
400
A
B
Ⅰ 20
Ⅱ 40
室内火灾,开始往往只在一个房间内燃烧,通过未关闭的门窗走廊
或已被烧毁的门窗,将高温烟气和热空气不断排出,又源源不断地
将燃烧所需的氧气和冷空气吸入。火场就是这样以强大的热对流和
未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扩散,把周围其它房间的物品点
燃,迅速蔓延出去。
室内火灾的蔓延途径之三
3.管道和空心结构来自当然,瞬时性的行为反应,包括逃生手段与个体的应变能力,
与每个人的消防素质是分不开的。
火场致人死亡的因素----烟雾
☆ 在火灾中,最大的“杀手” 并非大火本身,而是在燃烧时 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其主 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另外还有 氰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等。 消防专家的研究表明,空气中 的一氧化碳含量为1%时,人 呼吸数次后就会昏迷过去,一 两分钟便可引起死亡。 据统计,在全国的火灾中, 因烟雾而窒息或中毒造成死亡 的人数占遇难者的三分之二以 上。
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发生火灾 235941起,死亡2496人,受伤2506 人,直接财产损失13.6亿元,平均 每天发生火灾646起。
可以说火灾是我们每个人很可能面对 的一种灾害。
深刻教训
据统计,在历次火灾中,被 火烧死者不足10%,80%是因 慌不择路吸入过量浓烟中毒 窒息死亡的,还有少部分则 是跳楼不幸摔死的。
火灾特点之二
(二)多变性 是指火灾发展的多变性。 引起火灾多变性的原因,既有人们扑救的因素(人对初期火灾的
处置措施),也有火场可燃物的因素(可燃物的种类及数量)还 与起火区的布局,通风状况,甚至某些情况下与天气(起风、下 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火灾的多变性要求人们在处置火灾及逃生过程中,要随机应变。
Ⅲ 60
火灾的初起阶段
火灾的初起阶段前几分钟 内,室内温度不平衡,除 靠近起火点以外,其它各 点的温度都比较低,燃烧 的面积不大。
这一阶段,是人们扑灭火 灾和逃离火场的最好时期。
火灾发展猛烈阶段
火灾达到全面发展阶段, 整个室内处于高温状态, 火焰包围所有的可燃物, 燃烧速度加快,环境温度 明显上升温度可达到 700℃以上。这段时间的 长短主要决定于燃烧物质 的性质、数量和取得空气 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