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拉桥与悬索桥》

《斜拉桥与悬索桥》


.
31
主要尺寸拟定 主梁高度h:h=1/50~1/200, 主梁宽度B:主梁宽与主跨的比值宜大于1/30,与
主梁高的比宜大于8, 主梁各细部尺寸:主要根据轴力来确定, 截面调试。 钢筋布置 普通钢筋的配置 纵向预应力筋:分段布置,一般在主跨跨中和边
跨端部 横向预应力筋
.
32
一、实体梁式和板式主梁
.
33
在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中,箱形截面的主梁常以 分离式的两个箱体各自锚固于拉索,两箱之间 的则以横梁和桥面板拉结,双箱梁的典型截面 为倒梯形。在双箱梁的两个分离式箱体之间用 底板将其封闭,即成为三室的单箱梁截面。双 索面与单索面的三室箱梁截面应有所不同,采 用双索面时,应将两个中间竖腹板尽量拉大, 使中室大于边室,以期取得较大的横向惯距, 对于单索面,则应将其尽量靠拢,以便斜拉索 锚固于较小的中室内。
具有以下特点(1)塔较矮,(2)梁的无索区较长,没有端
锚索,(3)边跨与主跨的比值较大,一般大于0.5,(4)
梁高较大,高跨比为1/30~1/40,甚至做成高度梁,(5)
拉索对竖向恒活载的分担率小于30%,受力以梁为主,索
为辅,(6)由于梁的刚度大,活载作用下斜拉索的应力
变幅较小,可按体外预应力索设计。
.
37
§4.2.2 索塔
一、索塔构件组成
.
38
二、混凝土塔的构造
混凝土索塔常采用的截面形式见表4-2-2,实心体 索塔一般适用于中小跨度的斜拉桥,对于小跨 度可采用等截面,对于中等跨度可采用空心截 面,矩形截面索塔的构造简单,其四角宜做成 倒角或圆角,以利抗风,所有其他多边形截面 的索塔均比矩形截面的抗风有利,还能增加桥 梁外形的美观,八角形截面有利于配置封闭式 环向预应力筋,但构造复杂。各种空心截面包 含H截面一般均需在每一层拉索锚头处增设水平 隔板。
.
39
§4.2.3 拉索
一、拉索的构造
在近代大跨度斜拉桥中,拉索的构造基本上分 为整体安装的拉索(平行钢丝索配冷铸锚)和 分散安装的拉索(平行钢绞线索配夹片锚)两 大类。
1、平行钢丝索陪冷铸锚
平行钢丝索是把φ5mm或φ7mm镀锌钢丝捆扎成股, 一般排列成六角形,表层由玻璃丝布包扎定型 后用热挤高密塑造成正圆形,这种斜索具有厚 镀锌层和厚PE层的双重防腐保护。
.
40
.
41
2、平行钢绞线索配夹片锚
将平行钢丝索中的钢丝换成等截面的钢绞线即 成为平行钢绞线索。钢索丝在索中是平行排列 的。
二、拉索的锚固
1、斜拉索与混凝土梁的锚固
.
42
.
43
2、拉索在索塔的锚固
(1)在实体塔上交错锚固,其具体构造是在塔柱中埋设钢 管,再将斜拉索穿入和用锚头锚固在钢管上端的锚垫板上。
.
47
三、拉索的拉力
拉索的应力控制需要考虑三个因素,有效弹性 模量、破断强度和疲劳。
E
Eeq
2l 2E
1
12 3
若拉索的应力过低,则斜索的垂度大,索的有 效模量就小,这也反应了斜拉索必须采用高强 度钢材的直接原因。
.
51
四、拉索的减振
1、气动控制法
将斜拉索原来的光滑表面做成带有螺旋凸纹、条形凸纹、 V形凸纹或圆形凹点的非光滑表面。
.
24
三、塔梁固结体系
塔梁固结并支撑在墩上。
特点:主梁的内力与挠度直接同主梁与索塔的弯曲刚度 比有关,这种体系的主梁一般只在一个塔柱处设置固 定支座,而其余均为纵向活动支座。优点是显著减小 主梁中央段承受的轴向拉力,并且索塔和主梁的温度 力极小。
四、连续刚构式(刚构体系形式)
主梁与塔、墩固结形成整体,其结构形式是有弹性支承 的连续刚构。
.
26
七、矮塔部分斜拉桥
由力学知识可知:在截面相同的情况下,塔的抗水平位移 刚度与塔高的三次方成反比,因而塔高降低则塔身刚度迅 速提高,但塔高降低后拉索的水平倾角也将减小,拉索对 主梁的支撑作用减弱,而水平压力增大,这相当于拉索对 主梁施加了一个较大的体外预应力。矮塔部分斜拉桥由于 拉索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刚度,故要求主梁的刚度较大。
边墩(或桥台)
(a)双塔(三跨式)
(b)独塔(双跨式)
.
3
.
4
二、斜拉桥的主要特点
1、斜缆是主梁的弹性支座,使主梁跨度减小,节 约材料并增大了桥梁的跨越能力
2、斜缆的水平分力相当于混凝土梁的预压力,可 提高抗裂性能
3、建筑高度小,可增大桥下净空 4、结构轻巧美观 5、高次超静定结构,设计计算复杂 6、拉索两端的连接构造复杂 7、施工控制要求严格(张拉程度要求相同)
§4 斜拉桥
§4.1 总体布置 §4.2 斜拉桥的构造 §4.3 斜拉桥的计算
.
1
§4.1.1 概述
一、斜拉桥的组成(见附图)
斜拉桥由斜拉索、塔柱和主梁组成
二、斜拉桥的主要特点
.
2
斜拉桥简图
边跨L1 端锚索
主跨L2
桥塔
桥塔
边跨L1 端锚索
主跨L2 桥塔
边跨L1 端锚索
边墩(或桥台)
边墩(或桥台) 边墩(或桥台)
三、三塔四跨和多塔多跨式
斜拉桥和悬索桥一样,很少采用三塔四跨和多塔 多跨式。原因就是多塔多跨式斜拉桥中间塔塔 顶没有端锚索来有效限制它的位移,已经是柔 性结构的斜拉桥或悬索桥采用多塔多跨式使结 构柔性进一步增大,变形过大。如必须采用多 塔多跨式斜拉桥时,可将中间塔做成刚性索塔。
.
8
三塔斜拉桥(湖南洞庭湖大桥)
较大的截面) 设置在桥梁纵轴线上。
.
16
索面布置形式
(a)
(b)
(c)
.
17
二、索面形状
(1)辐射式
拉索上端锚固于塔柱同一位置,成辐射状。
特点:拉索倾角大,受力较小;但塔身自由长度 大,对塔身受力不利;且塔顶锚头拥挤。
(2)平行式(竖琴式)
各斜索相互平行,但倾角相同
特点:与塔柱的连接点分散,连接构造易处理; 但斜索倾角小,对其受力不利,且斜索用量较 大。
(e)
(f)
8812 2.08%
8812 15261526 17624
3658
三角形构架
(g)
(h)
斜拉桥的主梁横断面
抑流板
细部图
带有抑流板的护栏 护栏
(a)梯形单箱 风嘴
(c)扁平多室箱
风嘴
(b)异形箱
导流板 导流板
扰流板 (d)超扁平多室箱
.
36
三、不同材料主梁的适宜跨径
斜拉桥主梁有下列四种不同的组成方式:(1) 预应力混凝土梁称为混凝土斜拉桥,跨径 200~400m;(2)钢—混凝土组合梁称为组 合梁斜拉桥,跨径400~600m;(3)钢柱梁 称为钢斜拉桥,大于600m。另外,当跨径处 于400m和600m两个临界区域时,应考虑其他 因素分别对两种不同材料主梁作经济比较。
.
34
215 71
3658
1.2~1.5m
混凝土主梁常用截面形式
2250
20
213
15~20
15~20m 50~60cm
(a) 25~30m
1260
(c) 2900
380
1260
430
340
27 181 412
1247 2433
(b) 3010
30
30
(d) 1300
25 28
23
应变仪 980
15
辐射式或扇式:260~300,竖琴式:210~300。
.
15
§4.1.4 拉索布置
一、索面位置
(1)双索面 平行双索面:作用在桥梁上的扭矩可由拉索轴力来抵抗,
主梁可采用抗扭刚度较小的截面 斜向双索面:两个索平面的上端均向内侧倾斜。(对桥
面梁体抵抗风力扭振特别有利) (2)单索面(拉索对抗扭不起作用,主梁采用抗扭刚度
.
27
.
28
.
29
§4.2 斜拉桥的构造
§4.2.1 主梁的构造 §4.2.2 索塔 §4.2.3 拉索
.
30
§4.2.1 主梁的构造
主梁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 (1)将恒、活载分散传给拉索,梁的刚度越小,
则承担的弯矩越小; (2)与拉索及索塔一起成为整个桥梁的一部分,
主梁承受的力主要是拉索的水平分力所形成的 轴压力,因而需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压屈; (3)抵抗横向风载和地震荷载,并把这些力传 给下部结构。
(2)在空心塔上做非交错锚固,其构造与上述相同,但需 要在箱形桥塔的壁板内配置环向预应力筋,以抵抗拉索在 箱壁内产生的拉力。
(3)采用钢锚固梁来锚固,将钢锚固梁搁置在混凝土塔柱 内侧的牛腿上,斜索通过埋设在塔壁中的钢管锚固在钢锚 固梁两端的锚块上。
(4)利用钢锚梁锚固,整个钢锚箱是由各层的钢锚箱进行 上下焊接而成,然后将锚箱用焊钉使之与混凝土塔身连结, 另外还要用环形预应力筋将钢锚箱夹在混凝土塔柱内,以 增加对拉索水平荷载的抵抗力。
.
5
§4.1.2 孔跨布局
一、双塔三跨式 可跨越较大河流,为了在视觉上清楚地表现主跨,
边跨L1与主跨L2与比例应小于0.5。
3
1.3
3
1
2
1
.
6
二、独塔双跨式 一般采用不对称形式,主跨和边跨之比为0.5~
0.6,但多数接近于0.66倍。跨度较小时,也 可采用单跨。
153
22.5 锚碇 地下梁
.
7
特点:便于平衡对称施工,抵抗跨中变形的刚度较大
.
25
五、T构体系
T构体系斜拉桥与刚构体系的区别主要是主梁跨 中区域无轴拉力,具体做法两种:在斜拉桥主 跨中央部分插入一小跨悬挂结构,以剪力铰代 替悬挂结构,这种铰的功能是只传递弯矩、剪 力,不传轴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