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术后肺栓塞(PE )治疗
已有PE 者应入住ICU 绝对卧床、严密监护, 并作下 列治疗:
①呼吸循环支持: 包括吸氧、机械通气、降低肺动 脉压、纠正右心衰等。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②溶栓: 常用尿激酶(U K) 2万IU/kg, 2h 内静脉滴注 完毕或分3~ 5d 应用。链激酶(SK) 和重组组织 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2PA ) , 后者效果最好。
Girard P, Tardy B, Decousus H, et al. Inferior vena cava interruption: how and when [J ]. A Nnu Rev.Med, 2000, 51 (1) : 1- 15.
术后肺栓塞(PE )发病原因
手术创伤使组织释放某些物质激活血管内皮系统, 致使 血管内微栓子形成, 致术后DVT 和PE 发生率明显升高。
术后肺栓塞(PE )诊断方法
大多数PE 其肺动脉仅阻塞20% 以下, 或小血 栓在肺内溶解或被血流冲碎, 而无明显症状。
肺动脉被栓塞50% 以上即可出现惊恐不安、 咳嗽、低热、心动过速、低血压、第二心音 亢进, 以及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三联征。
但出现典型三联征者不足1/3,其他表现亦无 特异性。
术后肺栓塞(PE )发病原因
外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与PE 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 的因果关系。
资料显示, 60%~70% 的DV T 合并PE; 而 90%~ 95% 的PE 栓子来源于DVT脱落。
洪昭先, 张维君, 房芳. 肺栓塞的流行病学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 (5) : 260- 26段以上肺动脉内 低密度充盈缺损之栓子, 被包围在不透光 血流间。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
⑥肺动脉造影: 是诊断PE 最可靠的金标准。 征象是肺动脉干充盈缺损和截断征、栓塞 区无血流灌注、肺动脉支充盈和排空延迟。
张福先, 张昌明, 胡路. 肺动脉栓塞的预防与诊治进展. 中华普通 外科杂志,
有助于PE 早期诊断的检查:
①动脉血氧分析: 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 血症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 (A-a)O 2 增 大。
②D2二聚体测定:低于500üg 可排除PE。
③胸片: 显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 或消失, 右下肺动脉干增宽或伴截断征。
④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肺病变部位 通气正常而血灌注呈典型缺损, 高度提示 PE。
③抗凝: 溶栓前或溶栓12h 后, 用低分子肝素钙 5000U q12h, 皮下注射, 1 周后改口服华发令(3. 75mg/次/d) 或阿司匹林3~ 6 个月。
速必凝 本药为一种新型肝素,其分子量低,对 血液中纤溶酶系统、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 无影响,对部分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有延长,且 具有高比例的抗因子Xa和抗因子IIa活性,故具 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有助于PE 早期诊断的检查:
①动脉血氧分析: 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 血症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 (A-a)O 2 增 大。
②D2二聚体测定:低于500üg 可排除PE。
③胸片: 显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 或消失, 右下肺动脉干增宽或伴截断征。
④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肺病变部位 通气正常而血灌注呈典型缺损, 高度提示 PE。
Mattos MA , Melendres G, Sumner DS, et al.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calf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deep venous thrombosis . J. Vasc. Surg, 1996, 24 (3) : 738- 744.
髋部手术和膝关节重建手术后DV T 的发生率高达45. 7%。
肿瘤患者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 行根治术后其PE 发生 率亦较高。
其他因素, 包括高龄、肥胖、长途旅行所致“经济舱综 合征”者, 以及伴有代谢紊乱或不合理使用止血药物者 都是引发术后PE 的危险因素之一。
邵磊, 赵晓兴. 肿瘤根治术后肺动脉栓塞六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 19 (3) : 192.
(9) : 575- 576.
2003, 18
术后肺栓塞(PE )预防
PE 最有效的预防是防治DVT: 包括避免术中长时间压迫小 腿、减少术中无谓创伤、术后及早下床活动、合理使用止 血药物等。
对已有DV T 或可能发生PE 的高危患者, 还应积极采用肝 素等抗凝治疗。
对有抗凝禁忌或抗凝失败者, 下腔静脉滤器( VCF) 可有效 预防PE 的发生 , 使PE 发生率下降到0%~ 6% , 致命性PE 发生率仅为0. 7%~ 4% 。
朱振钦 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佐以速必凝治疗32 例,结果总 显效率65.6%,总有效率90.6%,未 见不良反应,安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但用 药期间需监测血小板计数
普通肝素 (1)静脉注射肝素:至少停药4小时、凝血指标
恢复正常之后,方可行椎管内穿刺、置管或拔管; 椎管内穿刺、置管或拔管1小时后方可静脉应用 肝素;抗凝治疗的延长,特别是与其他的抗凝剂 和溶栓剂联合应用,会增加椎管内血肿形成的风 险; (2)皮下注射肝素:每日小于10,000单位的小 剂量肝素,椎管内阻滞无禁忌,但在衰弱的患者, 应特别加以注意;每日大于10,000单位则处理同 静脉应用肝素;皮下应用肝素5天以上应于椎管 内阻滞和导管拔除之前进行血小板测定,保证血 小板计数正常。
David W , Gross W S, Golaiuta E, et al. Pulmonary embolus after vena cava filter placement [ J ]. Am Surg, 1999, 65 ( 2) : 341 -346.
寇镭, 吴庆华, 邓洪儒, 等. 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栓塞71 例经验. 中华普通外 科杂志, 2004, 19 (5) : 263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