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十年前,在“千岛之春名师教学观摩会”上,我听了当时还是北京清华附小副校长的窦桂梅老师上的一节《秋天的怀念》,当场就感动得泪眼婆娑,回去之后痛下决心一定要向名师靠拢,学习他们的刻苦钻研、不断反思精神,要努力让自己也变得优秀起来。
一直以来,窦老师就是我的偶像,我经常拜读她的的课例和论文,把她的经验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还收藏了她的博客,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经常到那里吸点灵气,欣赏她清新质朴的文笔,学习她超前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经验,感受她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个暑假,利用休息时间,我又认真拜读了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窦老师从回到素养、回到课堂、回到制度、回到教育四方面阐述回到教育的原点,全方位阐述了她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与学校管理的理念与实践,尤其是课例部分,生动地体现了她的教学魅力,让我读了以后感觉眼前豁然开朗,真的是受益匪浅。
窦老师用她的一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她一直笔耕不辍,合上这本书后书以后,我也一直在问自己:我与窦老师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为什么会有这些差距?怎样才能缩短差距?
我觉得我与窦老师的差距,首先是文化底蕴上的差距。
《回到教育的原点》中窦老师提到的第一点就是回到素养.好教师从哪里来。
窦老师指出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我们要专心行走于课堂间,尽心沉淀于课堂后。
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的生命方式。
她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读儿童经典、读文学社可经典、读经典教育书。
每一次听窦桂梅、王崧舟、管建刚、虞大明等名师的课或报告,我们都会感到这些名师的教学语言妙趣横生,幽默顺畅,自然亲切。
在惊叹他们口才的同时,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丰厚的文化底蕴。
相比之下,我们普通老师的文化底蕴就显得极其薄弱、肤浅。
这也许是我们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教育教学理论上的差距。
每次听这些名师的报告,我们都这样的感受: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那么透彻,他们的理念那么前卫、先进,他们对教学的思考
那么深入,这也是我们感到自叹不如的。
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所以他们才能在教育教学上高瞻远瞩、高屋建瓴。
第三是探索教育教学艺术上的差距。
每次听名师的课尤其是听这些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的课,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们也会发现这些名师的课每一次都有不同,都有新的突破。
比如,10年以前听窦桂梅老师上《秋天的怀念》,几乎全场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为之动容,我在听课后还去新华书店买了本文作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以后在杭州我又听了她上的《清贫乐.村居》,讲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时,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东北长大的窦老师竟能学着用吴越方言唱歌;后来在上海又听了她的绘本教学《我爸爸》,感觉四十多岁的她越来越可爱;近来在她的博客拜读了她新的教学设计《丑小鸭》,她尊重原著,以点带面的阅读辅导方法又让我受益非浅。
可以这么说为了教学艺术她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研究,探索。
正是她的这种对教学艺术的孜孜以求和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才使得她的教学推陈出新,精益求精。
这也是她课堂教学精彩不断的原因所在。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认为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力,教育品质与知识结构,教学反思能力等诸多方面。
认真思考以后,我给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定了努力方向:
一、努力提高自己的思考力
窦老师的教学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其对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把握。
我认为要学习和领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国外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准确把握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认识,逐渐提高自己的思考力,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储备力量。
二、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品质与知识结构
一个优秀教师的魅力是不可阻挡的。
我还记得大气深邃的窦桂梅老师在我们学校讲座时问我们:“当冰心和巩丽都80多岁的时候,你们认为谁更吸引人?”她用自己丑小鸭般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品质与知识结构,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
回顾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总觉得自己不够大气,课堂总是拘泥于一些琐碎的节点,总担心教学内容不能完成,也担心自己驾驭不
好,课总也不敢放开,没有足够的自信。
根本原因在于自己厚积不够,也就无法薄发了。
反思自己,因为教了语文,就重文轻理,因为当了教师,就丢了许多爱好,这些轻视的和丢失的其实正是课堂提升不可或缺的。
三、经常反思,不断检验
1、从课的整体结构上反思。
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材理解正确、教材处理恰当、教学过程体现正确的教学思想,另外就要看教师的基本功与教学艺术如何了。
2、从是否注重学生思维活动方面反思。
我们决不能跪着教书,以“能应付考试就行”为目的,面对学生的定向思维熟视无睹,满足于浅尝辄止。
我们应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反思课堂的“情、趣、活”。
我从课堂教学的“情、趣、活”三方面着手进行反思,争取每课有反思,每月有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窦桂梅老师,她是小学教育阵地上的大师,她的激情投入,她的执著追求,她的卓绝睿智,她的深刻思索,她的勇敢探索都令我折服。
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就让我用窦老师的话自勉:真正的彼岸也许永远无法抵达,但是凭着对教育、对孩子的良心,我想,我们会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