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多体多过程之板块与弹簧模型的动力学与能量综合问题-备战
2021年高考物理考点专项突破题集
1.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滑块A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表面水平冲上木板,A和B经过t=1s后达到同一速度,然后共同减速直至静止。
整个过程中,A和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取g=10m/s2。
用μ1表示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表示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表示滑块A的质量,求μ1、μ2和m的值。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量),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3.(2016·四川理综·10)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斜面。
一辆长12m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23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
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
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θ=1,sinθ=0.1,g=10m/s2。
求:
(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制动坡床的长度。
4.长为L=1.5m的长木板B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小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v0从木板B的左端滑上长木板B,直到A、B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A、B的速度为v=0.4m/s,然后A、B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x=8.0 cm后停下。
若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的质量相同,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g取10m/s2。
求:
(1)木板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
(2)小物块A的初速度v0。
(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木板的最大初速度v0m应为多少?
5.(2015·新课标全国1)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
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 =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
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
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
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6.如图所示,AB 为半径R =0.8m 的14
光滑圆弧轨道,下端B 恰与小车右端平滑对接。
小车质量M =3kg ,车长L =2.06m ,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 =0.2m ,现有一质量m =1kg 的滑块,由轨道顶端无初速度释放,滑到B 端后冲上小车。
已知地面光滑,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当车运动了t 0=1.5s 时,车被地面装置锁定(g =10m/s 2)。
试求:
(1)滑块到达B 端时,轨道对它支持力的大小;
(2)车被锁定时,车右端距轨道B 端的距离;
(3)从车开始运动到被锁定的过程中,滑块与车上表面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大小。
7.(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长为L 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f ,用水平的恒定拉力F 作用于滑块。
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x ,滑块速度为v 1,木板速度为v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中,F 做功大小为12mv 21+12
Mv 22B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 越大,x 越小
C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 越大,滑块到达右端所用时间越长
D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 f 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
8.如图所示,两块厚度相同的木块A 、B ,紧靠着放在光滑的桌面上,其质量分别为2.0kg 、0.9kg ,它们的下表面光滑,上表面粗糙,另有质量为0.10kg 的铅块C (大小可以忽略)以10m/s 的速度恰好水平地滑到A 的上表面,由于摩擦,铅块C 最后停在木块B 上,此时B 、C 的共同速度v =0.5m/s 。
求木块A 的最终速度和铅块C 刚滑到B 上时的速度。
9.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 、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 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
圆环从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 处的速度为零,AC=h 。
圆环在C 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 ,恰好能回到A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之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圆环()
A .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
B .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214
mv C .在C 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14mv mgh D .上滑经过B 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 的速度
10.(2018·济南模拟)如图,在高h 1=30m 的光滑水平平台上,质量m =1kg 的小物块压缩弹簧后被锁扣K 锁住,储存了一定量的弹性势能E p 。
若打开锁扣K ,物块将以一定的水平速度v 1向右滑下平台,做平抛运动,并恰好能从光滑圆弧形轨道BC 的B 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形轨道。
B 点的高度h 2=15m ,圆弧轨道的圆心O 与平台等高,轨道最低点C 的切线水平,并与地面上长为L =70m 的水平粗糙轨道CD 平滑连接;小物块沿轨道BCD 运动与右边墙壁发生碰撞,g 取10m/s 2。
求:
(1)小物块由A 到B 的运动时间;
(2)小物块原来压缩弹簧时储存的弹性势能E p 的大小;
(3)若小物块与墙壁只发生一次碰撞,碰后速度等大反向,运动至C 点停止,试求动摩擦因数μ。
11.(2018·吉林长春模拟)如图所示,重10N 的滑块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 点
开始压缩轻弹簧,到c点时达到最大速度,到d点(图中未画出)开始弹回,返回b点离开弹簧,恰能再回到a点。
若bc=0.1m,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8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N/m
B.从d到b滑块克服重力做功8J
C.滑块的动能最大值为8J
D.从d点到c点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8J
12.(2016·全国甲卷·25)轻质弹簧原长为2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5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l。
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物块P 接触但不连接。
AB是长度为5l的水平轨道,B端与半径为l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切,半圆的直径BD竖直,如图所示。
物块P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用外力推动物块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然后放开,P开始沿轨道运动。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若P的质量为m,求P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上的位置与B点之间的距离;
(2)若P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P的质量的取值范围。
13.(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木块A的质量m A=1kg,木块B的质量m B=4kg,质量为m C=2kg的木块C置于足够长的木块B上,B、C之间用一轻弹簧相拴接并且接触面光滑。
开始时B、C
静止,A以v0=10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B碰撞后瞬间B的速度为3.5m/s,碰撞时间极短。
求:
(1)A、B碰撞后A的速度;
(2)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C的速度。
14.(多选)如图甲所示,光滑平台上的物体A以初速度v0滑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B上,小车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乙图为物体A与小车B的vt图象,由此可求出()
A.小车B上表面的最小长度
B.物体A与小车B的质量之比
C.物体A与小车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小车B获得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