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医话》之:“吴茱萸汤治验一得”
吴茱萸汤系医圣张仲景所制。
方载《伤寒论》、《金匮要略),该方治厥阴、少阴、阳明三经
之头疼、吐利、呕吐甚验,可谓治阴寒内盛,浊阴不降之佳方。
余学用多年效若桴鼓。
然仲师教诲,应学其法,不在其方,拓其
未备,济世于民,乃仲师之旨也。
余仅举呃逆一案,管师之法。
某患者前因风寒小恙,经治将愈,
复因家务琐事不悦、卒发呃逆,日作三五次,每作辰许。
曾用大量安眠、镇静、解痉药治之无效,复行头针、耳针、体
针、电疗皆无效,又投旋复代赭汤、血腑逐瘀汤亦不瘥。
近日呃逆加剧,每作达两辰之久,并阵发急呃,发作时呃频连声,
胸闷欲厥,面赤唇青,甚为恐惧。
诊其脉弦有力,苔白腻微黄。
余思良久,遂投吴荣萸汤加黄连,药用吴茱萸10g 党参30g 、生姜30g、黄连5g、大枣10个,令急煎服,剂尽而愈。
一方治多病,乃仲师之法,非方也。
吴茱萸汤治三经(厥阴、少阴、阳明)之头痛、吐利、呕吐。
究其哲理,源于辨证。
概三经不同,见证各异,何以治之?然阴寒
内盛,浊阴不降之病机相同,此之谓也。
余深思仲师之法,该方
虽未言治呃逆,然肝郁寒阻、浊阴不降之病机相符,确属吴荣
萸汤证无疑。
但因郁久化热,故加黄连,启辛开苦降之法,肝郁
得解,寒湿得化,清阳得升,浊阴得降,呃逆除矣。
吴茱萸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组成】吴茱萸6 克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3 克干地黄9 克【用法】上八味,哎咀。
以水800 毫升,煮取300
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功用】养血温经散寒。
【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
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组
成】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麦冬各6 克防风细
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3 克【用法】水煎服。
【功
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
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审视瑶函》卷三【来源】审视瑶函》卷三。
【组成】半夏(姜制)吴茱萸川芎炙甘草人参白茯苓白芷广陈皮各
等分【用法】上锉为末。
加生姜3 片,用水400 毫升,煎至320 毫升,食后服。
【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
吐涎沫。
宜明论方》卷来源】《宜明论方》卷组成】吴茱萸(汤淘,炒)厚朴(生姜制)官桂(去皮)干姜(炮)各60 克白术陈皮(去白)蜀椒(去子)各15 克【用法】上药为末。
每服
9 克,用水300 毫升,生姜3 片,同煎至240 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温阳运脾,理气消胀。
【主治】阴盛生
寒,腹满膑胀,常常如饱,饮食无味。
圣济总录》卷四十【名称】吴茱萸汤组成】吴茱萸(汤
浸,焙炒)1 两,白术2 两,赤茯苓去黑皮)2 两,陈橘
皮(汤浸,去白,焙)1 两半,荜茇 1 两,厚朴(去粗皮,
生姜汁炙)2 两,槟榔(锉)2 两半,人参1 两半,大黄(锉,炒)2两。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
【主治】霍乱,呕吐
酸水,气结心下。
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5 钱匕,水1盏半,加竹茹弹子大,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
千金》六【组成】吴茱萸1升,半夏1升,小麦1升,
甘草1 两,人参1 两,桂心1 两,大枣10 个,生姜8 两。
来源】《千金》卷六。
【主治】久寒,胸胁逆满,不能食。
用法】上(口父)咀。
以酒5 升、水3 升,煮取3 升,分
3 次服。
万氏女科》卷三【组成】吴茱萸(炒)1 钱半,桔梗、干姜(炒)、炙草、半夏(制)、细辛、当归、白茯苓、桂心、
陈皮。
【来源】《万氏女科》卷三。
【主治】妇人脏气本虚,
宿夹积冷,胸腹胀痛,呕吐恶心,饮食减少,或因新产血气
暴虚,风冷乘之,以致寒邪内胜,宿疾益加。
用法】生姜
圣惠》二【组成】吴茱萸1 分(汤浸7 遍,焙干微炒),大枣5 个,甘草1 分(炙微赤,锉),生姜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来
源】《圣惠》卷主治】伤寒吐利,手足逆冷,心烦闷
绝。
【用法】上锉细。
以水2 大盏半,煎至1 盏半,去滓,
分3 次温服,不拘时候。
方出《肘后方》卷药物组成】吴茱萸5 合,桂1 两。
【处
方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方剂主治】卒心痛。
【用法用量】用酒2 升半,煎取1 升,分2 次服。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药物组成】吴茱萸(汤洗,焙干,当归(切,焙)3 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方剂主治】产后肺感寒,咳嗽不已。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 钱匕,水1 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炒)3 分,桂(去粗皮)1 两,细辛(去苗叶) 1 两1 分,吴茱萸汤-用药禁忌1 .本方辛苦甘温,对热性呕吐、头痛、胃腹痛不宜使用。
2 .服本方汤剂后,常觉胸中难受,头痛增剧或眩晕,但半小时左右反应即消失,故妥药后可稍事休息,以减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