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团公司行政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行政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行政管理制度规定2018年1月目录第一篇:制度建设基本规定▪▪▪▪▪▪▪▪▪▪▪▪▪▪▪▪▪▪▪▪▪▪▪▪▪▪▪▪▪▪1 第一节、总则▪▪▪▪▪▪▪▪▪▪▪▪▪▪▪▪▪▪▪▪▪▪▪▪▪▪▪▪▪▪▪▪▪▪▪▪▪▪▪▪▪▪▪▪▪▪▪1 第二节、公文管理规定▪▪▪▪▪▪▪▪▪▪▪▪▪▪▪▪▪▪▪▪▪▪▪▪▪▪▪▪▪▪▪▪▪▪▪▪1 第三节、印章管理规定▪▪▪▪▪▪▪▪▪▪▪▪▪▪▪▪▪▪▪▪▪▪▪▪▪▪▪▪▪▪▪▪▪▪▪▪5 第四节、档案管理规定▪▪▪▪▪▪▪▪▪▪▪▪▪▪▪▪▪▪▪▪▪▪▪▪▪▪▪▪▪▪▪▪▪▪▪▪6 第五节、会议组织管理规定▪▪▪▪▪▪▪▪▪▪▪▪▪▪▪▪▪▪▪▪▪▪▪▪▪▪▪▪▪▪9 第六节、台帐管理规定▪▪▪▪▪▪▪▪▪▪▪▪▪▪▪▪▪▪▪▪▪▪▪▪▪▪▪▪▪▪▪▪▪▪▪▪10 第七节、值班管理规定▪▪▪▪▪▪▪▪▪▪▪▪▪▪▪▪▪▪▪▪▪▪▪▪▪▪▪▪▪▪▪▪▪▪▪12 第八节、安全保卫管理规定▪▪▪▪▪▪▪▪▪▪▪▪▪▪▪▪▪▪▪▪▪▪▪▪▪▪▪▪▪13第九节、薪酬制定管理规定▪▪▪▪▪▪▪▪▪▪▪▪▪▪▪▪▪▪▪▪▪▪▪▪▪▪▪▪▪▪15 第十节、保密制度管理规定▪▪▪▪▪▪▪▪▪▪▪▪▪▪▪▪▪▪▪▪▪▪▪▪▪▪▪▪▪▪18第十一节、各部门及子公司信息管理基本规定▪▪▪▪▪▪▪▪26第十二节、资产管理规定▪▪▪▪▪▪▪▪▪▪▪▪▪▪▪▪▪▪▪▪▪▪▪▪▪▪▪▪▪▪▪▪▪27 第十三节、电脑管理规定▪▪▪▪▪▪▪▪▪▪▪▪▪▪▪▪▪▪▪▪▪▪▪▪▪▪▪▪▪▪▪▪▪29 第十四节、车辆和司机管理规定▪▪▪▪▪▪▪▪▪▪▪▪▪▪▪▪▪▪▪▪▪▪▪▪31第十五节、图书管理规定▪▪▪▪▪▪▪▪▪▪▪▪▪▪▪▪▪▪▪▪▪▪▪▪▪▪▪▪▪▪▪▪▪34 第十六节、出差标准及差旅费管理规定▪▪▪▪▪▪▪▪▪▪▪▪▪▪▪▪▪35 第十七节、办公区管理规定▪▪▪▪▪▪▪▪▪▪▪▪▪▪▪▪▪▪▪▪▪▪▪▪▪▪▪▪▪▪▪38 第十八节、员工着装及行为规范管理规定▪▪▪▪▪▪▪▪▪▪▪▪▪41第十九节、接待工作管理规定▪▪▪▪▪▪▪▪▪▪▪▪▪▪▪▪▪▪▪▪▪▪▪▪▪▪▪41 第二十节、处罚管理规定▪▪▪▪▪▪▪▪▪▪▪▪▪▪▪▪▪▪▪▪▪▪▪▪▪▪▪▪▪▪▪▪▪▪43 第二篇:行政费用预算管理规定▪▪▪▪▪▪▪▪▪▪▪▪▪▪▪▪▪▪▪▪▪▪▪▪▪▪45 第一节、总则▪▪▪▪▪▪▪▪▪▪▪▪▪▪▪▪▪▪▪▪▪▪▪▪▪▪▪▪▪▪▪▪▪▪▪▪▪▪▪▪▪▪▪▪▪▪▪▪▪45 第二节、预算的编制及审批▪▪▪▪▪▪▪▪▪▪▪▪▪▪▪▪▪▪▪▪▪▪▪▪▪▪▪▪▪▪45 第三节、执行▪▪▪▪▪▪▪▪▪▪▪▪▪▪▪▪▪▪▪▪▪▪▪▪▪▪▪▪▪▪▪▪▪▪▪▪▪▪▪▪▪▪▪▪▪▪▪▪▪46 第四节、监控▪▪▪▪▪▪▪▪▪▪▪▪▪▪▪▪▪▪▪▪▪▪▪▪▪▪▪▪▪▪▪▪▪▪▪▪▪▪▪▪▪▪▪▪▪▪▪▪▪47 第五节、账务处理▪▪▪▪▪▪▪▪▪▪▪▪▪▪▪▪▪▪▪▪▪▪▪▪▪▪▪▪▪▪▪▪▪▪▪▪▪▪▪▪▪▪▪▪47 第三篇、奖励与惩罚▪▪▪▪▪▪▪▪▪▪▪▪▪▪▪▪▪▪▪▪▪▪▪▪▪▪▪▪▪▪▪▪▪▪▪▪▪▪▪47 第一节、总则▪▪▪▪▪▪▪▪▪▪▪▪▪▪▪▪▪▪▪▪▪▪▪▪▪▪▪▪▪▪▪▪▪▪▪▪▪▪▪▪▪▪▪▪▪▪▪▪▪47 第二节、奖励制度▪▪▪▪▪▪▪▪▪▪▪▪▪▪▪▪▪▪▪▪▪▪▪▪▪▪▪▪▪▪▪▪▪▪▪▪▪▪▪▪▪▪▪47 第三节、惩罚制度▪▪▪▪▪▪▪▪▪▪▪▪▪▪▪▪▪▪▪▪▪▪▪▪▪▪▪▪▪▪▪▪▪▪▪▪▪▪▪▪▪▪48 第四节、奖惩权限▪▪▪▪▪▪▪▪▪▪▪▪▪▪▪▪▪▪▪▪▪▪▪▪▪▪▪▪▪▪▪▪▪▪▪▪▪▪▪▪▪48 第五节、奖惩程序▪▪▪▪▪▪▪▪▪▪▪▪▪▪▪▪▪▪▪▪▪▪▪▪▪▪▪▪▪▪▪▪▪▪▪▪▪▪▪▪▪▪▪48第六节、奖惩管理与监督▪▪▪▪▪▪▪▪▪▪▪▪▪▪▪▪▪▪▪▪▪▪▪▪▪▪▪▪▪▪▪▪▪▪49 第四篇:附则▪▪▪▪▪▪▪▪▪▪▪▪▪▪▪▪▪▪▪▪▪▪▪▪▪▪▪▪▪▪▪▪▪▪▪▪▪▪▪▪▪▪▪▪▪▪▪▪49集团化公司行政管理规定第一篇:制度建设基本规定第一节、总则1、制定目的:加强集团公司行政管理,健全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

2、适用范围:集团公司总部及各部门、子公司总部及各部门、各项目筹建小组。

3、负责部门:各职能部门和子公司行政部。

4、制度审批:各职能部门领导和总公司行政部,特殊制度审批需汇报至总经理办公会议。

5、制度解释:因本制度产生的异议或者争论而需要解释的,由总公司行政部负责解释。

6、制度修改:各职能部门领导和总公司行政部,特殊制度修改需汇报至总经理办公会议。

7、制度终止:各制度终止权归集团所有。

第二节、公文管理规定一、公文定义:指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间互传的文件,以及公司内部各单位互传的各类文件,包括会议纪要,制度规范等二、公文种类1、命令:包含政府部门文件,公司内部对重要事项的强制性行政措施,有关岗位调岗的文件,有关部门或者人员奖励与惩罚的文件。

2、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变更或者撤销下级单位不适当命令或者人事任免的文件。

3、公告:公司对内对外重大事项的宣布或者决定。

4、通告:公布各方面应当遵守和周知的事项。

5、通知:批转下级单位的公文,转发上级单位和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单位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人事任免。

6、通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反映重要情况。

7、报告: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者答复上级单位的询问。

8、请示:向上级单位请求指示。

9、批复:答复下级单位的请示事项。

10、会议纪要:记载、传达会议情况或者议定事项,会议纪要要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完毕并分发至相关领导和部门。

三、公文处理原则:快速、准确、安全、保密。

四、公文处理的相关工作:发文、收文、传达、批示、承办、跟踪和归档等。

五、公文协调部门或者人员:各级行政部、各部门内勤岗和秘书处。

六、各级单位除了行政部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七、发文1、拟稿:根据专业化原则,两人以上共同拟稿,修订。

涉及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共同拟稿的,由主办部门牵头拟办,有关部门会签。

2、代码:公文类型和代码要统一规定。

3、格式:公司出台统一文件格式。

4、会签:会签顺序由发文单位负责人拟定,不同单位联合发文的要由各负责人联合拟定会签顺序。

制度应由制度制定部门和涉及部门负责人共同决定会签顺序。

会签文件各负责人或负责单位会签结束后由行政部统一做最后会签,行政部不得提前会签。

5、签发权限:各单位对内签发文件,需单位负责人或者授权人员签发;联合发文的,应由共同单位负责人或者授权人员签发;人事任免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签发;对外文件,应由总经理、行政部经理或者其他授权人员按发文级别签发;项目筹备小组发文的,需由筹备小组的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签发。

6、打印。

7、盖章:手续齐全后,由行政部盖章。

8、发文:行政部应对每份文件的发文建立台账,做好登记工作,并由档案室建立档案存储。

9、制度颁发必须经过会签流程,由负责审批领导签发后,各级行政部再进行发文,并送上一级备案。

10、凡上报公文需经协调处理批转的,必须经过行政部统一登记批转,不得直接送交上级单位。

八、收文1、登记:行政部收到文件后,应对来文做好登记,备份。

2、批转:行政部根据来文内容、性质拟定意见,并确定紧急等级,送上级领导批示或批转其他单位承办,对需多位领导批示的,一般按照领导排序或者公文要求由后向前批示。

3、收文工作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九、传递:有关文件需经相关单位批转或传阅的,各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批转并签收完毕送达行政部,对需多位领导批转或传阅的,应由领导排序由后向前批转或者传阅。

十、批示1、公文批示时,对有具体办理事项的,批示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姓名和审批日期,其他批示人签阅视为同意,如有不同意的应当明确签署;其他无具体办理事项的,签阅视为已经阅知。

2、批示人若不能第一时间亲自批示的(包含但不限于开会、外出等),应由行政部负责人电话通知,并根据电话记录内容代为签阅,事后,由批示人补签。

3、文件等级的确认和时间要求。

文件等级应分为普通、紧急、加急等,并确定处理时间。

十一、承办:有关公文承办单位应由上级公文确定或按领导批示承办;若有多个领导批示的,按级别最高的领导批示承办。

十二、跟踪催办:行政部对发出或者接收的每份公文建立存档和台账,登记每份公文的处理情况,并做好公文催办工作。

十三、立卷及归档:每份文件应按照编号、时间、内容、等级、处理意见等立卷并存档,以便查档。

第三节、印章管理规定一、印章刻制及启用:各级单位刻制及启用印章,必须通过集团分管总核准,并有集团总经理办公室统一进行印章刻制及启用事宜。

二、领取:印章保管人员根据规定从行政部领取需自己保管的印章并签收备案。

三、分类:印章分为公司公章,部门章,业务章和财务章等。

四、印章的保管:公司公章应由行政部保管,职能部门专用章应经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下发给各职能部门专人保管。

各部门需提前将印章保管人员名单报至行政部备案。

五、印章的使用审批1、公司公章的使用需经行政部部长,分管总甚至总经理的批准和授权方能使用。

2、部门章和业务章的使用需经职能部门负责人,分管总的批准和授权方能使用。

3、财务章的使用需经财务部负责人的批准和授权方能使用。

六、印章的外借:印章一般不得外带使用,因工作需要,需借印章外出使用的,需填写印章外用申请表,并经总经理批准后排专人陪同方可带出。

印章外借期间,借用人与陪同人只可将印章用于申请事由,共同对印章的使用后果承担一切责任。

七、印章的停用:当公司名称变更、印章损坏、遗失或者被窃时,印章必须停用。

印章停用时必须经总经理批准,并将停用印章送至总经理办公室封存或销毁,建立印章上交、存档、销毁的档案登记。

八、印章禁止事项:任何印章管理员不得在申请人所持空白格式化文件上加盖印章,用章材料必须已经填写完毕,注明日期,字迹需清晰、正确。

第四节、档案管理规定一、管理部门各级公司应当设立档案室,并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人事、财务、营销等专业档案应由相关职能部门或者人员负责管理。

三、归档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1、管理文件:在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依据的各类文件,包括规章制度、部门工作职责、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大事记;各类公文、会议纪要、业务来往函件和传真件等;2、证照文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证件、执照等;3、资质文件:各类评估报告、验资、审计等;4、合同文件: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合同、协议等;5、项目文件:征地、规划、施工竣工验收等文件;6、设备和技术资料文件;7、政策文件:国家有关行业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上级各职能部门的通知、来文等8、图片、声频、视频文件:公司具有重要价值的,或者用于营销策划广告的照片、音频、视频等电子文件;9、其他需要归档的文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