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作业2参考答案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100 分。
)1. 围绕“以人为本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主题,自行选择论述角度,撰写一篇不低于1500字的论文。
撰写的论文要求用WORD修改功能,保持原始修改记录。
提示:“以人为本”是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泛指在管理的一切活动中,把人放在中心位置。
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依据人本管理思想来实施。
不同于以前的人事管理,人本管理就是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管理的中心,而不是以工作或事务为中心。
人本管理要求全员参与,以激励为主导原则。
那么,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应该怎么做呢?论文要求:1、字数不低于1500字;2、中心明确,结构合理,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3、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在论文中贯穿所学的知识。
补充:人本管理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企业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于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作为一种以人为本、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及企业最重要资源的理论,人本管理在运用中的表现有:第一,它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的核心是人,它把人置于组织中最重要资源的地位。
这是人本管理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的最大区别,它意味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
人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而企业的其他资源(如资金、技术、土地)都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如何服务于人而展开。
第二,它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它的主体是全体员工。
在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每位员工都是真正的主人,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关系。
在工作秩序上鼓励全体员工都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视工作质量为己任,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秩序。
对企业经营者来讲,重要的是把授权搞好,让每位员工都享受权力、信息、知识和酬劳,从而使人人都有授权赋能的感觉。
只有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使他们竭尽全力为公司服务。
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奋斗才是企业前进的真正原动力。
第三,它以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都能实现作为企业成功的标志。
事实上,只有将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
另外,实行人本管理后,企业就不再把不择手段地追求最大利润作为企业唯一的目标,而是认为企业也应为社会做贡献,应使职工生活更有意义,使“人—企业—社会”连成一个整体。
第四,它以激励原则作为主导思想,彻底打破了靠金钱及惩罚的“胡萝卜加大棒”的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不仅强调物质形式的激励,也强调精神形式的激励。
它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在企业中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通过加强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奖惩激励、机遇激励、升职激励、情感激励等,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智力、知识、信息、技术等无形资产必将成为企业运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资源,知识拥有量的多少及其开发利用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企业面向未来的竞争。
范文(仅供参考)幼儿园管理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本的最大作用,已成为管理科学和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
就幼儿园来说,绝大多数园长都能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因工作忙碌,应筹过多而心生浮燥,或因缺乏宽广的胸怀,而无暇思考或不屑于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在管理上就仍然是“以管人为本”:主要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经济利益来约束教师。
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法与“以人为本”是背道而驰的,容易使教师产生消极、逆反甚至对立的心理,使管理陷入“管”而不“理”的难堪境地。
但是,这并不是说,规章制度是可有可无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一个集体来讲,规章制度能有力地约束其成员的行为,对于幼儿园来讲,它是日常教育教学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但问题是,我们不能总是依赖它,不能一味简单、机械、生硬地“照章办事”,因为规章制度管理只是管理的初级阶段,从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管理最终是要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对幼教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热情的师资队伍,所以管理的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即以人为本,另外,我们必须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人的思想解放了,主体性增强了,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了、更加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这就要求管理必须深入地做教师内心的工作,使其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快乐,萌发内在动机。
所以:以人为本近乎“以人心为本”。
那么,如何去做“人心”的工作,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呢?首先,要提高园长自身的修养和管理水平:在教师当中有崇高的威信,有宽广的胸怀,讲民主,有亲和力、凝聚力,对幼教事业的发展有科学的预见性,对幼儿园自身的发展有长期、可行的计划,具体来讲,要落实以人为本,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师德建设常抓不懈,培养教师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情感幼5家5儿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根基,一样受到了社会和家长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尽到自己作为文明的传播者和灵魂的塑造者应有的职责——用自己的爱和智慧,让每一个幼儿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做好“育苗”工作。
爱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尤其是当教师面对着天真烂漫的幼儿时,心中那份怜爱更是油然而生。
关键是教师要长久地保持对幼儿的这份纯爱的感情,不会使其随着时间的消磨而淡化,并且要公平地去爱每一个幼儿。
可通过树立榜样、听报告、谈心、讨论、师德征文等活动来激发教师对幼儿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并把爱心化作实际行动,要教师带着一颗童心,细心、耐心、精心、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做教师的贴心人,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幼7家7儿童由于幼儿好模仿、情绪易受感染和暗示,所以,教师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他自己能否顺利地完成工作,更会关系到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
一个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一定是穿着美观大方,举止优雅,对幼儿和蔼可亲、一视同仁,对同事豁达大度、积极合作。
而幼儿教师偏偏每天都要面临繁琐的工作,组织教学、负责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参加进修、接受培训、应付各种参观和检查、科研任务、论文压力,不胜繁忙,经常要加班,再加上来自家庭的责任,使得教师能够身心疲惫。
在这种情况下,园长一定要做教师的贴心人,放下架子,经常和他们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为他们疏导压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园长的尊重、信任和关心,产生温暖如家的感觉。
如为年轻教师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他们一定的发挥特长、锻炼成长的机会,对于老教师,就要多关心她们的身体健康,并鼓励她们积极学习,更新知识和观念。
要适时组织一些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让教师有机会充分地放松和交流,感受到温暖、和谐、蓬勃向上的精神氛围和集体生活的快乐。
也可请心理学专家做有关心理保健方面的讲座,提高教师的心理调节能力,树立乐观向上的人主观。
三、多渠道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并培养起教师的事业心园长一定要通过多种难免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使管理过程成为教师学习、提高、成长的过程,培养起其对幼教事业浓厚的兴趣,并形成稳定的事业心。
首先,可以采用目标激励的方法。
向教师展示幼教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在和光辉灿烂的未来,让教师明确幼儿园发展的远期、中期、近期目标,鼓励教师制定自己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等等,引起教师的成就动机,主动完善自己。
第二,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教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通过教学技能大赛、定期的岗位练兵、听学术报告、集体读书活动等,对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进行检查和促进。
最可行、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是,给教师一定的自主权,鼓励每个人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园里创造“人人参与科研、人人都是幼教专家”的气氛。
要完成科研任务,教师必须认真观察幼儿、研究幼儿、多方查找资料、请教专家、施行实验、写成结题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掌握了科研方法,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施教能力,养成了爱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科研过程中执着的探索和成功的喜悦会让教师体验到探索求真的乐趣,体验到幼儿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美和独特的吸引力,从而把幼教事业当作自己发挥所长、实现人生价值的园地,事业心就会由此产生。
第三,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帮助和引导教师实现自身价值,使每个人都自信、自立、自强。
所以,园长一定要尊重每位教师的劳动,着眼于其长处,多给教师一些期许的眼光,创造机会让其展示优势的一面。
认真考虑、采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引进公平竞争机制和干部轮岗制,使更多的人得到锻炼,这些也都是尊重教师主体性,激发其工作热情的好方法。
总而言之,依据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园长一定要尊重、爱护教师,培养起教师的事业心,这样,教师自然会将一些规则内化,实现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