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高考地理湘教版选考一 旅游地理第1课时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评价

2020版高考地理湘教版选考一 旅游地理第1课时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评价



性 人文旅
游资源
可创 造性
可变 异性
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而建设和创造的 人文景观的性质、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3.旅游资源的价值
价值
含义
美学 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吸引旅 价值 游者的最根本原因
科学 自然风景在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方面有一 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青翠欲滴,山石的云 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赏;浙江的钱塘江大潮—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 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
赛龙舟——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内蒙古“那达慕”大会 ——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草繁茂、牛羊 肥壮时举行
市场的距离。旅游者出游受经济距离(游 最优吸引半径内的旅游消费
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 市场,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
用的时间和费用)的影响。旅游地的经济 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
距离越长,旅游需求越低;旅游者的经济收 利用的价值大;反之开发利
入越高,出游的经济距离越长
用价值小
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当地现有的接待 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
景观
游方面的意义
化形式 类活动
源 人文活动 傣族 泼水节
方法技巧
(1)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关键是看吸引旅游者的主导要素,如华山之险 在于地质地貌,吉林雾凇在于气象因素,长江三峡关键在于水,这三种都属 于自然旅游资源;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于与民族风情相关的人文活动,属 于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许多景观区域范围内,二者往 往相得益彰,形成自然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泉、 亭台楼阁。
一。图甲为“武陵源景观图”,图乙为“湖南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示意图”。
(1)湖南A级景区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有

(2)湘北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沿线的旅游资源深受游客喜爱的主要原因有 .

(3)武陵源景区孤峰林立,欣赏这类景观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思路点拨: 第(1)题,根据图中景区密度分布图例信息,湖南A级景区地域分布不均, 以长沙为中心东北多、西南少,主要沿交通线分布。第(2)题,长沙—张家界—凤凰 古城沿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组合好,且旅游资源品位高,所以深受游客喜爱。第(3) 题,武陵源景区孤峰林立,垂直高度大,景区天气多变,所以需要选择适当的观赏位置, 把握观赏时机。
(3)抓住景观特色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①“深山藏古寺”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②人文景观建设要求再现自然,如北方皇家园林以红黄为主色调,江南私家 园林以黑白为主色调。 ③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类活动与自然协调的结果。
(5)以情观景
步骤
内容
举例
综合感受 ↓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触觉等综合感受,体会自然美
第五部分 选考模块 选考一 旅游地理
第1课时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评价
要点一 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价值与欣赏
要点导学
1.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 资源两种类型,具体分析如表:
种类
自然 旅游 资源
地文景观 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景观
举例
考向探究
考向1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价值表现 1.(2017·北京卷,40节选)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 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 馆,建筑艺术精湛,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阐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主要旅游价值,列举故宫博物院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 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鸟语花香
发挥想象 自然景观的形象美需要通过想象 黄山的猴子观海、巫峡的
↓ 才能感知
神女峰
移情于景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情随景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
↓ 登高涉水 求质求真
欣赏自然景观,不仅要达到悦形、 怡情的审美境界,还应追求精神上 的升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图中所列的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 各举两例。
思路点拨:第(1)题,考查对旅游资源类型的区分,难度较小,结合所学知识 进行分类举例即可。
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三叠泉、杜鹃林、东部云海、石林。(任答其中两 点即可) 人文旅游资源:摩崖石刻、琵琶亭、步云桥、叠翠亭。(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历史 文化 价值
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 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经济 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资源 类型
自然 景观
自然 景观
人文 景观
自然景 观、人 文景观
4.旅游景观的欣赏 (1)选择观赏位置 ①观赏距离的选择
观赏位置 远眺
旅游景观 峰峦
丘陵地区的梯田
适当距 离仰视
江河湖海 瞰、远眺
较小的 在低临水面的亭、榭、廊、 西湖、北大未名湖、济南大
湖沼池塘 阁上观赏
明湖
(2)把握观赏时机
景观类型
随季节 自 而变化 然 景 观 随气象
和时间 变化
人文景观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 季 最 好 ; 北 京 香 山 观 红 叶 —— 金 秋 时 节 最 佳 ;“ 冰 城 ” 哈 尔 滨——冬季;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的11 月前后;黄山、庐山——宜夏季观赏
置身其中
瀑布
山中的峡谷、 幽洞、一线天
观赏效果 雄伟、峻秀、奇特 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 的完美结合
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
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②观赏角度的选择
景观
观赏位置
实例
地貌的酷 似造型
特定观赏点
路南石林中的阿诗玛、黄山的 石猴观海、广东肇庆的七星岩
面积较大的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 洞庭湖、鄱阳湖、长江、黄河
要点二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要点导学
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资 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项目
资源 价值
内容
旅游资源的自身评价与旅游资源 的特色(知名度)、旅游资源的价 值功能(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资 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等
试列举怒江大峡谷的某种旅游资源,分析其形成原因和所具有的旅游价值。
解析:自然景观的形成主要从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两方面分析,景观价值包括美学价值、科研价 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人文景观的形成主要从经济、社会特点分析,主要价值包括 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等。结合材料和图找出旅游资源,并具体分析其形成原因 和旅游价值即可。 答案:(1)怒江大峡谷。形成原因:地壳运动使岩层相互挤压碰撞,形成南北纵列的横断山脉;发 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流经横断山脉,流水不断下切,形成山高谷深的怒江大峡谷。旅游价值:怒 江大峡谷具有重要的地质地貌科研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2)遍布的湖泊。形成原因:怒江大峡谷两侧山地海拔高,冰川广布,高山冰川长期侵蚀作用下形 成众多洼地,积水形成湖泊。旅游价值:清澈幽静的湖泊具有重要的地形水文科研价值、美学观 赏价值、经济价值。 (3)溜索。形成原因:在落后封闭的山区,河流湍急不利航运,在缺乏建桥技术的情况下,跨越怒 江适宜采用原始的溜索方式。旅游价值:溜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4)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形成原因: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居住在怒江大峡谷,因山高谷深,交通 不便,环境闭塞,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价值: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具有历史文化 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任选一种资源进行回答即可)
开发条件评价
资源知名度高、非凡性突出、集 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 源游览价值大,开发条件好;反之 开发条件差
地理位置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通过影响经济距离和 交通位置闭塞,进出不畅,开 与交通 游客心理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发条件差;反之开发条件好
客源市场
旅游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客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察在其
2.读“温带某景区导游图”,回答下题:
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思路点拨:峡谷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A对;该景区所在区域山地较少,且 海拔较低,冰雪融水较少,不是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B错;瀑布的落差 与地质构造和岩石的坚硬程度有直接关系,受径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C错; 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一般位于河流的源头,与图示信息不符,D错。 答案:A
2.(2015·江苏卷,30C节选)下图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题:
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
值是

,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
思路点拨: 甲地为曲阜孔府旅游区,按世界遗产分类,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 答案: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价值
考向2 不同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2017·江苏卷,30C节选)张家界市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之
答案:(1)地域分布不均(东北多,西南少);沿交通线分布 (2)旅游资源品位高;类型多样;组合好 (3)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
考向3 不同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 1.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 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 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