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PD
Powerdesigner是面向数据分析、对象分析、对象设计和实现,集成UML 和数据建模的CASE工具。
2.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黑盒法设计方案的一种。
它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有限个等价类,用每个等价类中的一个典型值作为测试数据。
3.模块
模块是能够单独命名,能独立地完成一定功能,由边界元素限定的程序
元素的序列。
4.流程图
流程图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描述软件设计的方法,能直观地描
述过程的控制流程,便于初学者掌握。
5.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分析模型中出现的所有名字的一个集合,还包括有关命名实
体的描述。
如何名字是一个复合对象。
它还应有对其组成部分的描述。
6.对象
对象视作一个融合了数据及在其上操作的行为的统一的软件组件。
7.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对应的另一部分,包括一系列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集合。
8.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可以以一种独立于平台和语言的方式访问和修改一个文档的内容和结构。
9.MVC
Model View Controller,MVC是一个软件设计模式,它强制性的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
使用MVC应用程序被分成三个核心部件:模型、视图、控制器。
它们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
10.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描述、构造、可视化和文档化的软件建模语言。
11.ERD
Entity-Relation Diagram实体关系图,实体关系模型描述数据实体、关联以及实体属性。
该模型用实体关系图描述显示世界中的实体,而不涉及实体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12.Servlet
Servlet是一种服务器端的Java应用程序,具有独立于平台和协议的特性,可以生成动态的Web页面。
13.BOM
BrowserObjectModel浏览器对象模型,研发者通过使用BOM,可移动窗口、更改状态栏文本、执行其它不与页面内容发生直接联系的操作。
14.MDA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模型驱动架构,MDA提供了一种途径(通过相关的工具)来规范化一个平台独立的系统、规范化平台、为系
统选择一个特定的实现平台,并且把系统规范转换到特定的实现平台。
15.DFD
Data Flow Diagram数据流程图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描述软件设计的方法,能直观地描述过程的控制流程,便于初学者掌握。
16.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17.JSP
Java Server Pages是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
JSP技术有点类似ASP技术,它是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htm,*.html)中插入Java程序段(Scriptlet)和JSP标记(tag),从而形成JSP文件(*.jsp)。
18.SRS
Software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软件需求规格是需求分析任务的最终“产品”,它是客户、管理者、分析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维护工程师交流的标准和依据。
它描述了系统的数据、功能、行为、性能需求、设计约束、验收标准以及其他与需求相关的信息。
19.边界类
边界类用于建立系统与其参与者之间交互的模型,经常代表队窗口、窗体、屏幕、通信接口、打印机接口、传感器、终端以及API等的抽象。
20.业务需求
21.Rose
Rose是IBM公司的面向对象建模工具,利用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建立用UML描述的软件系统的模型,而且可以自动生成和维护C++、Java、VB、Oracle等语言和系统的代码。
22.顺序图
顺序图说明事件如何引发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的转移。
23.B/S
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
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
24.设计模式
有经验的软件开发者建立了既有通用原则又有专用方案的指令系统来指导他们编制软件。
如果结构化形式对这些问题、解决方案和命名进行描述使其系统化,那么这些原则和习惯用法就可以·成为模式。
25.活动图
活动图通过提供特定的场景内交流的图形化表示来补充用例。
在某个处理环境中,活动图可以描述存在的并且已经被定义为需求导出任务一部分的活动或功能。
26.设计模型
设计模型是系统需求和系统之间德妃桥梁,是设计构造本身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面向对象设计模型是对系统中包含的对象或对象类以及他们之
间的不同类型关系的描述。
27.HIPO
Hierarchy Plus Input/Processing/Output采用功能框图和PDL来描述程序逻辑,它由两部分组成:可是目录表和IPO图。
可是目录表给出程序的层次关系,IPO图则为程序各部分提供具体的工作细节。
28.OOD
Object-Oriented Design面向对象的设计是一种软件设计方法,是一种工程化规范。
29.类图
一个分析类及其对象经常参与多个用例实现,而一个具体类的某些职责、属性及关联只与一个用例实现相关。
30.包图
包图通常用于描述系统的逻辑架构——层、子系统、包等。
31.耦合性
耦合性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
32.PAD
problem analysis diagram问题分析图是由程序流程图演化而来,用二维树形结构的图来表示程序的控制流,将这种图翻译成程序代码比较容易。
33.COCOMO
COnstructive COst Model构造性成本模型实际分成基本级、中级、高级三个模型系统,范围从处理产品的宏估算模型到处理产品细节的微估算模型。
34.软件结构图
软件结构图也称模块结构图,又称程序结构图,是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进行软件概要设计的重要描述手段。
35.SQA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软件质量检测是属于一种粗放式的质量管理形式,其方法类似于在生产线的末端逐一检测产品,遇见不合格的就修理或报废。
36.OOA
Object-Oriented Analysis面向对象分析是在一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进行了系统业务调查以后,按照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分析问题。
37.DFA
Data Flow Analysis面向数据流分析的设计方法是一种结构化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38.SE
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工程的主旨是以工程化的思想进行软件开发,以生产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软件。
39.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是软件从生到死的过程。
一般地,软件生命周期被划分为定义、开发和运行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细分为若干个子阶段。
40.结构程序设计
如果一个程序的代码块仅仅通过顺序、选择和循环这3种基本控制结构进行连接,并且每个代码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则称这个程序是结构化的。
41.α测试
α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42.软件再工程
软件再工程是指对既存对象系统进行调查,并将其重构为新形式代码的开发过程。
最大限度地重用既存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再工程的最重要特点之一。
43.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概括地说,包含两方面的问题: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44.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的主旨是以工程化的思想进行软件开发,以生产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软件。
45.β测试
β测试是指软件开发公司组织各方面的典型用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β版本,并要求用户报告异常情况、提出批评意见,然后软件开发公司再对β版本进行改错和完善。
46.软件项目管理
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
47.结构化维护
由于存在软件开发各阶段的文档,这些文档对于理解和掌握软件的功能、性能、结构、数据、接口和约束有很大帮助。
这对于减少维护人员的精力和花费、提高软件维护效率有很大作用。
48.软件建模
49.类
具有相同属性和服务的一组对象的集合,它为属于该类的全部对象提供了统一的抽象描述,其内部包括属性和服务两个主要部分。
50.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是以图形方式来表达数据处理系统中信息的变换和传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