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制剂
银杏叶为我国特有植物银杏树之叶,中医认为其具有化痰湿、化淤血、益心肺的作用,黄芪具有补气健脾、升举阳气作用。
二者配伍合用,则呈现健脾化痰、益气活血的功能。
银杏叶、黄芪能改善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血液粘度。
二药合用,呈现明显的协同作用。
川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尚能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产生抗血栓形成和溶血栓的作用。
由于磷酸盐比较稳定,易于保存,口服也有效。
脉络宁为牛膝、玄参、石斛、金银花组成的中药制剂。
经过较长时期的临床观察证明其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及抗凝血、溶血栓等综合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周围血管、脑血管供血不足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药物的选择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合并糖尿病及心律不齐的患者可以选用抗血小板、抗凝和改善脑循环的药物。
合并高血压者可以使用有降压作用的脑循环代谢改善药物,如果使用不影响脑循环的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应合并使用脑循环改善剂。
特别应强调的是在脑循环改善剂中,有一部分药物只改善脑循环,不会引起血压的降低,而一部分药物则在改善脑循环的同时降低血压。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外科治疗
除上述药物治疗以外,非药物治疗则着眼于去除引起脑供血不全的原因及设法改善脑循环。
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颅外一颅内脑动脉搭桥术和血管内球囊扩张术等有一定效果。
常用的方法包括放射性介入治疗,比如说对颈动脉高度狭窄的患者可以采取球囊扩张及
置人颈动脉支架的方法来消除狭窄。
血管内手术也是将来治疗慢性脑供血不全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激光血管内手术清除动脉硬化斑块,用机械的方法清除已经形成的血栓。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也会起到同样的治疗作用。
颅内、外动脉血管搭桥术只要选择适当的患者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之,只要我们提高对脑供血不全的认识,注意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供血不全的发展,就会降低脑血管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
1、应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避免长期的精神过度紧张,不吸烟、不饮酒,避免与各种有害的化学和物理因素接触。
控制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植物油),控制体重,防止肥胖,这样能有效防止脑动脉硬化形成。
2、调整危险因素:(1)高血压:应服用降压药,使血压维持正常范围(21.3/12.7Kpa左右),减轻体重,多活动,积极锻炼身体。
(2)禁止吸烟:已证明吸烟能增加高血压患者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增加红细胞积压,容易使血粘度增高。
3、调整饮食:(1)减肥;(2)避免酗酒(禁酒),因饮酒可以导致高血压,升高甘油三脂含量,导致反跳性血小板增多症;(3)降低胆固醇(降血脂);(4)控制食盐摄入(每日6克以下,以患高血压则控制在3克左右),即用盐量为正常饮食中盐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摄入钾不足使卒中危险增加,原因可能是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性,建议食用含有足够的钾的食物。
(5)控制血糖,因糖尿病可促进提前发生脑动脉硬化,忌食糖及含糖较多的糕点、水果、罐头等。
总之,患者饮食以食用豆类、豆制品、植物油、粗粮、蔬菜、水果为主,适量进食瘦肉、牛奶。
4、多活动身体,加强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