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权威资料]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权威资料]

《简爱》人物形象分析摘要:英国文艺评论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其重要的文学评论作品《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视角。

文章运用福斯特理论解读《简?爱》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简?爱;圆形人物;扁平人物英国小说家、散文家和文艺评论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1926秋至1927年春,受聘于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时主持了一个英国文学讲座,并作了题为“小说面面观”的讲演。

在这个被评为“二十世纪分析小说艺术的经典之作”的讲演中,他关于小说人物提出了扁平和圆形两种概念,提供了一种人物分析的绝佳视角。

1《简?爱》中的扁平人物按照福斯特的理论,扁平人物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二是静态的,始终不变的。

这种人物类型,在《简?爱》中随处可见,除了简?爱和罗切斯特两个男女主人公之外,其他人物类型都固定为扁平人物。

简?爱的舅妈里德太太,因为丈夫临终的托付,收养了简?爱。

但是,她并不喜欢简?爱,甚至是厌恶。

“刻毒”、“没有同情心”,这些关键词始终定义着里德太太。

里德太太偏爱自己的子女,对简?爱非常刻薄,把年幼的简关进了丈夫死去的大房间里面。

里德太太会当着陌生人的面,指控简“身上最大的毛病,一种爱说谎的习性”。

这种扁平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光表现在言行举止上,还影响了她的外貌。

毋庸置疑,年幼的简?爱是害怕而且讨厌里德太太的。

在简?爱长大后,她的表兄约翰?里德挥霍光了家产,而且自杀死亡。

里德太太受到严重打击后中风。

成年的简?爱清楚地记得里德太太的容貌,但是,时光销蚀了她年幼时的复仇念头,愤怒与厌恶也消散了。

她对病榻上的里德太太十分同情,想握手言和。

随着女主简?爱的成长和内心情感的变化,按照一般的猜测,里德太太的扁平人物形象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她有一个可利用的自我转变的扩大为圆形人物的环境。

但是,人物本身陷在了她从文本开始的性格设定中,“顽固的本性不是立刻就能感化的,天生的反感也并非轻易就能消除”,因为一句简单却有哲理的话,转变为圆形人物的可能性被抹灭了。

里德太太没有改变一直以来对简?爱根深蒂固的厌恶,哪怕情节发展过程中,有过可以转变为圆形人物的萌芽,但是,因为人物自身的选择而放弃了。

与简?爱有着最直接对比的人物是贵族小姐布兰奇?英格拉姆小姐。

外貌上,英格拉姆小姐“活脱脱像个月亮女神”,端庄而且多才多艺,充满活力。

但是,在简?爱敏锐地观察之后,英格拉姆完全激不起她的嫉妒。

因为不值得,英格拉姆小姐的人物形象定义为几个关键词:好卖弄、头脑浮浅、缺乏教养、没有同情。

关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形象描绘,都是作为冷眼旁观者简?爱直接的反面的典型对照。

文本中出现的第二个与简?爱有交集的男性,是沼泽地的牧师约翰?里弗斯。

长相俊美内心冷酷和急切的约翰先生,他愿意竭尽全力帮助没有落脚地的简,但是,在冷酷而又焦躁的心境之下,约翰?里弗斯克制自己的感情,放下对奥利弗小姐的热爱,也拒绝了奥利弗小姐对他的好感。

约翰?里弗斯“是个好人”但是“冷酷无情”。

他或者纯粹是为了向往优秀伟大的东西,永远不会休息,也不赞成周围的人休息。

所以,他要求简?爱以妻子的身份跟他一起去印度传教。

在简?爱拒绝做他妻子后,他甚至冷淡对待。

这与简?爱的生活态度也是有冲突的,简爱追求人的美德和人生的欢乐,而这与里弗斯格格不入。

文本当中,大多数人物都如同上面列举的几个人物形象一样,都是典型的扁平人物。

形形色色的扁平人物围绕在简?爱的周围,伴随着她的成长。

一个个扁平人物自始至终都是单一性格,但是,在简?爱的成长历程和爱情故事发展过程中,他们隐含在故事内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时代背景。

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谈,一个时代的风气和价值评判标准不言而喻。

一个女人在社会上要有地位要让人喜爱,首先是钱。

没有钱,那么也要拥有“美貌”和“贵族身份”。

这些,都是简?爱缺乏的,而她唯一的身份――家庭女教师,恰恰是贵族们不尊重嘲弄的对象。

同时,扁平人物的设计,不光光是为了交代一个角色或者是简?爱的一个社会关系,他们同时对简?爱这一个圆形人物的形成和性格的改变、丰满与逐渐成熟,起到了一个促进的作用。

各类扁平人物对比突出丰满了简?爱的形象。

简?爱之所以是简?爱,因为她不同于表兄妹乔治亚娜等人,也不同于贵族英格拉姆小姐。

更主要的是,简?爱在面对不同的扁平人物时,她的性格有着阶段性的转变和成长。

2《简?爱》中的圆形人物在《简?爱》中,最主要的两个圆形人物是简?爱和爱德华?罗切斯特。

相对的,福斯特的理论中,圆形人物最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动态的,变化的;而是发展的,演变的。

简?爱的每次出场,性格上都出现了点新意,与之前她带给人的感觉是有差异的。

情节的发展促使她的性格发生变化,同时,简?爱的每次转变也在推动情节的前进。

童年时期的简?爱生活在盖茨黑德,对于欺辱她的表兄妹逆来顺受,但是,一次的爆发和反抗,便被关到了里德先生去世的房子里面。

她看到了镜子中自己的影像,像一个幽灵,瘦小苍白。

但是,她“依然热血沸腾,反叛的奴隶那种苦涩情绪依然激励着我”,所以,她的理智告诉她,她经历的一切都是不公的。

这种叛逆的力量一直伴随着简?爱。

简?爱同时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她要跟药剂师辩解自己是被人打倒才生病,而不是因为不能和小姐们一起坐马车出去闹别扭。

对自己舅妈里德太太的感情,简?爱曾经说过一段话:我很庆幸你不是我亲戚,今生今世我再也不会叫你舅妈了。

长大了我也永远不会来看你,要是有人问起我喜欢不喜欢你,你怎样待我,我会说,一想起你就使我讨厌,我会说,你对我冷酷得到了可耻的地步。

[1]年少时对里德太太的憎恨没有伴随简?爱的一生。

这种感情第一次受到影响是在罗沃德碰到好友海伦?彭斯,“耐心忍受只有自己感到痛苦,远比草率行动,产生连累亲朋的恶果要好,更何况《圣经》上嘱咐我们要以德报怨”,“要是你无法避免,那你的职责就是忍受”。

这个时候,简?爱的信条是“别人待你好,你待别人也好”。

简?爱没有做到对里德太太以德报怨,但是,在里德太太病倒后,她还是立即动身前往盖茨黑德府。

简看着病榻上的里德太太,一度想要握手言和,但是,里德太太对她始终是冷冰冰的而且反感,简先是“感到痛苦,随后感到恼火,最后便感到决心要制服她――不管她的本性和意志如何顽强,我要压倒她”。

简?爱从最初的憎恨到后来的宽容以及自尊,都是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转变。

盖茨黑德府中,两个表姐妹乔治亚娜和伊丽莎,一个刻薄得叫人难以容忍,而另一种鼓噪乏味得可鄙,都因为宽厚的感情不被她们所重视。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在里德太太临终之前,简?爱说出这样子的话便十分合理:“爱我也好,恨我也好,随你便吧,反正你已经彻底得到了我的宽恕。

现在请你去请求上帝的宽恕,安息吧。

”随着年龄的增大,保守磨难的简?爱由憎恨变得宽容。

简?爱在罗沃德受到校长坦普尔小姐的教诲,并博得她的友谊。

坦普尔小姐结了婚离开了罗沃德。

她感觉自己与罗沃德有几分像假的感情和联系都消失了。

在别人眼中,她似乎是一个懂规矩受本分的人,但是,天性热爱冒险和追求人生真谛,使得简?爱再也不能保持平静,她渴望走出罗沃德,渴望到广阔的世界去。

于是,她想到了在报纸上刊登家教广告。

这一决定便彻底改变了原本的生活轨迹,简?爱的命运也在这里发生了转折。

新的工作环境,桑菲尔德府里面最先和她联系的是管家费尔法克斯太太。

在没有见到费尔法克斯太太时,她以为费尔法克斯太太是桑菲尔德府的女主人,并且决心好好相处。

见面之后,简?爱发现她是个可敬的好相处的老妇人。

但是,费尔法克斯太太在观察和描绘人的特点方面并不知道如何刻画。

所以,在与她的交流当中,简?爱无法进一步不了解罗切斯特先生的个性。

这就为两人的见面布下了伏笔,也为罗切斯特先生的出场加强了戏剧性。

文本中有直接的一句话概括费尔法克斯太太,“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受过足够的教育,具有中等智力”,这个在以后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交谈中,费尔法克斯太太理解费力中也可以看得出来。

费尔法克斯太太心目中,罗切斯特先生是一个绅士,一个土地所有者,别无其他。

并因为罗切斯特对身为家教的简?爱特别关注而焦虑不安,对简?爱旁敲侧击,表明两个人的身份是不相匹配的。

与罗切斯特匹配的是贵族小姐英格拉姆小姐。

在这样的人物衬托之下,简?爱个性中的骚动不安的东西,便显得尤为难得可贵。

没有人知道除了政治反抗之外,有多少反抗在人世间芸芸众生中酝酿着。

一般都认为女人应当平平静静,但女人跟男人有一样的感觉。

她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也像兄弟们一样需要有用武之地。

她们对严厉的束缚,绝对的停滞,都跟男人一样感到痛苦。

比她们更享有特权的同类们,只有心胸狭隘者才会说,女人们应当只做做布丁,织织长袜,弹弹钢琴,绣绣布包。

[1]这种性格和思想,决定了简?爱在处理以后发生的种种磨难的态度,也决定了简?爱在面对罗切斯特先生时不卑不亢的态度。

简?爱对自己的定位是这样子的,她对待自己的雇主更愿意从深层次上去理解,而不是像费尔法克斯太太理解的那样,只是绅士和土地所有者。

这种个性,在简?爱处境最为艰难的时候也不曾丧失。

她流浪到了沼泽地,因为貌似乞丐,而受到仆人汉娜的冷待。

所以,她身体恢复后,在厨房的炉火旁,强硬地回复汉娜没有房子或铜子儿并不成了汉娜所说的乞丐,而恰恰是读过很多书的人。

虽然,汉娜没有礼貌地把她当成了乞丐,她还是会称赞汉娜是个忠厚的仆人。

但是,她相当严厉地指责汉娜“在一个连条狗都不该撵走的夜晚,把我赶出门外。

”这段关于金钱和贫穷的对话,让汉娜尊重简?爱,并知道自己错了。

而幼年在盖茨黑德府的简?爱因为周围成年人的影响,对于贫困和金钱却是有着不同的看法的。

“对我来说,贫困就是堕落的别名。

”而后来的转变,可能是离开了盖茨黑德府,看不到茅屋门口奶孩子错衣服的女人,也可能是在罗沃德学习的经历,她开始学习绘画和法文,代替了对食物的渴望,使得她“决不会拿贫困的罗沃德去换取终日奢华的盖茨黑德”。

简?爱在面对不同的扁平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性格和形象是发展和变化的。

扁平人物们构成了一个社会背景,简?爱与扁平人物的冲突,其实是与当时一个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冲突。

《简?爱》中另一个较为明显的圆形人物是罗切斯特先生。

与简?爱不同的是,罗切斯特圆形人物的成长不是面对一个个扁平人物形成的,而是在与另一个圆形人物简爱的接触中逐渐形成的。

他也有一个性格改变过程。

罗切斯特先生大体中等身材,胸膛很宽。

脸庞黝黑,面容严厉,眉毛浓密。

青春已逝,但未届中年。

两人的初次见面并不愉快,而且,罗切斯特先生是个容易发怒的人。

罗切斯特初次见面就对简?爱的画作评价为“思想有些妖气”。

他的一出场,便是“变幻无常,粗暴无礼”的。

但是,罗切斯特情绪的反复并没有使简?爱生气,因为他的情绪起伏都是与她不相干的原因。

罗切斯特再次召见简?爱是,不那么严厉,更不那么阴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