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
分目
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
物
准
备
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香柏油、脱油剂
素
质要
求
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
操作步骤
1.安放:把显微镜放在自己前面略偏左的桌面上,这样便于用左眼观察物像,用右眼看着画图。
安放时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并使物镜前端与载物台有两厘米左右的距离。
然后把反光镜对着光源,但是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
只要视野的光亮程度合适,光就对好了。
3.观察:对好光后,把显微镜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使玻片上的标本对着通光孔的中心,再用压片夹夹住。
然后慢慢地转动调焦螺旋,直到接近玻片为止。
接着,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调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4.再放大:选好一个放大目标,再把要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正中心,如果物像不清楚,再转动调焦螺旋。
如果还观察不清楚,就必须换用高倍物镜。
用高倍物镜观察时,高倍物镜顶端离玻片很近,稍不小心,镜头就会压到玻片,所以要特别小心。
5.在显微镜里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要使物像向上移动,就要向下移动玻片;要使物像向左移动,就要向右移动玻片。
细菌的形态学检验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基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细菌的接种培养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细菌的分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细菌对抗药物敏感试验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糖发酵试验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甲基红试验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病毒的分离培养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微波理疗仪操作流程
页脚内容9 物 准备
木架,注射器,2.5%碘酒,70%酒精,镊子,剪刀,封蜡(固
体石蜡加 1/4凡士林,溶化)
,灭菌培养皿,灭菌盖玻片等。
素
质要
求 要求能够对不同的病毒通过鸡胚进行培养
操 作 步 骤 一、准备蛋胚
二、接种
1.绒毛尿囊膜接种
将孵育10—12天的蛋胚放在检卵灯上,选择血管较少的地方做一记号,并在记号处的卵壳上磨开一三角形小窗,用小镊子揭去所开小窗处的卵壳,小心地划破壳膜,用针尖刺破气室小孔处的壳膜,用注射器通过窗口的壳膜窗孔滴 0.05— 0.1ml 病毒液于绒毛尿囊膜上。
涂上半凝固的石蜡,将鸡卵保持人工气室在上方的位置37℃培养,48—96小时观察结果。
2. 尿囊腔接种 将蛋胚在检卵灯上照视,并在绒毛尿囊膜血管较少的地方作记号。
用碘酒消毒气室蛋壳,并用钢针在记号处钻一小孔。
用带18mm 长针头的1ml 注射器吸取病毒液,针头刺入孔内,经绒毛尿囊膜入尿囊腔,注入0.1ml 病毒液。
用石蜡封孔后于37℃孵卵器孵育72小时。
3.羊膜腔接种 将孵育10—11天的蛋胚照视,画出气室范围,并在胚胎最靠近卵壳的一侧做记号。
用齿钻在气室顶端磨一三角形,用镊子揭去蛋壳和壳膜,并滴加灭菌液体石蜡一滴,用镊子,刺穿下层壳膜和绒毛尿囊膜没有血管的地方,用26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羊膜腔内,注入病毒液 0.1ml 。
将卵壳的小窗封住,于37℃孵卵器内孵育48—72小时。
4.收获
注 意 事 项
防止污染:接种全过程要求无菌操作。
为减少污染,要
求方法简单、操作迅速 。
(2)温度要适宜,接种过的鸡胚,要根据所接种的病原体生长增殖所需要的温度,置温箱中孵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