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记录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记录

• (参看《会计学》,阎达五、于玉林主编P20)
• 我国现阶段一般采用历史成本,亦即过去发生的成本。
• 由此,可有有关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的关系:将经济信息按一定的规则量 化为会计信息,才能够确认,不能够进行会计计量的信息自然不能进行确认。
• 二、会计记账
• 此处介绍的会计记账,亦即我们一般称谓的七种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 会计记录
2020年25日星期六
• (二)会计计量
• 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第二个步骤,它是在确认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已 确认对象数量化和价值化的一种会计行为。
• 会计计量涉及的问题:
• 会计计量尺度:只能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 会计计量属性:亦即是历史成本、公允价格,还是现行成本、未来成本。
• 因此,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 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七种。
• (一)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核算的方法。它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在账簿中开设相应 的账户。
• (二)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 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它能够通过平 衡关系了解、掌握经济业务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检查会计记录的正 确性,乃至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
• 概括地说:在单位组织的经济业务发生时,
➢ 要根据业务的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 ➢ 要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 ➢ 要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 ➢ 对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以及需要确定成本的业务,要进行成本计算; ➢ 对凭证、账簿的记录的财产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 在上述工作均已完成后,依据确认的各种数据编制会计报表。
•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正确的一致专 门方法。原始凭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核并认为是正确 无误后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记账凭证也要经过形式和内 容的审核之后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