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栀子的应用

栀子的应用

栀子是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Gardenia)植物,是一种常绿灌木[ 1], 生于山野间, 适应性强, 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全世界约有250 种。

我国有 4 种, 为栀子(G .jasminoides Ellis)、海南栀子、狭叶栀子和匙叶栀子。

栀子也称黄栀子、山栀子、黄果树、红栀子等。

我国栀子资源主要分布于江浙、安徽、江西、台湾等南方各省。

栀子尖长椭圆形,表皮有棱, 形似古代酒器。

有五棱、七棱、九棱等不同品种,中仁深红或黄红色。

栀子分为栽培栀子(大栀子)和野生栀子(山栀子)两种,二者化学成分种类相同, 仅外形大小不一样[ 2]。

栀子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作用,外治扭挫伤[ 3]。

从《本草纲目》到《中国药典》等历代医药名著均有记载。

栀子是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果实,
性苦寒,无毒。

入心、肝、肺、胃经。

能清热泻火凉血。

临床用于急
性黄疸型肝炎、止血、扭挫伤等疾病。

现代研究发现,栀子属植物
中含有许多的化学成分,如黄酮类(栀子素类)、环烯醚萜类(栀子
苷类)、三萜类(栀子花酸类)、有机酸酯类(绿原酸、藏红花酸类)、
挥发油[ 1]等。

现将栀子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