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设计与计算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设计与计算


2、给水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流量
明确几个概念: (1) 最高日用水量
在设计年限内,用水最多一天的水量称为最高日用水量。 (2) 最高时用水量
一天内用水最多的一小时的水量称为最高时用水量。 (3) 平均时用水量
一天内平均一小时用水量称为平均时用水量。
2、给水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流量
取 水 构 筑 物
140.00
4.节点流量计算
节 点
节点连的管段
1 1-2 , 1-5 2 1-2 , 2-3 3 2-3 , 3-4 , 3-5 4 3-4 , 4-6 5 1-5 , 3-5 , 5-6 6 4-6 , 5-6 , 7-6 7 6-7
绿地
居住区
4 756
5 756
6
居住区
居住区
820
820
820
756
756
1 工厂
2
绿地
3
(1)干管的比流量
L 0.57563 7568203 4350m
qs
284.7 189.2 4350
0.0219L /
sgm
(2)1-2和1-4管段的沿线流量
q12 qs • L12 0.0219 (0.5 756) 8.3L / s q14 qs • L14 0.0219820 18.0L / s
第3章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一、给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内容
1、管道系统的布置和定线;
2、设计流量计算; √
3、确定管道直径; 4、计算管道中的水头损失; 5、求出二级泵站的扬程及水塔高度; 6、水量调节构筑物的容积计算;
二、给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流量
1、给水系统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1)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 (2)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 (3) 浇洒道路和绿地等市政用水; (4) 消防用水量; (5) 管网漏失水量及未预计水量;
8 q8
qj 9 q9
10 q10
5 q5
6 q6 7 q7
q2 2 1
q3 3
q4 4
管网中任一点的节点流量(qi)
集中流量也并入节点流量中。 无集中流量时:任意一个节点流量等于与该节点 相连的各管段的沿线流量总和的一半。
包括两部分:该节点的集中流量和沿线流量 折算成的节点流量
8 q8 5 q5
8
9
长度比流量法
比 流
假定沿线流量均匀分布在全部配水干管上,管线

单位长度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长度比流量,qs

面积比流量法
长度比流
Q
量 qs
qj l
l / m•s
每个管段的沿线流量怎样计算?
假设二:将均匀配出的沿线流量按一定比例折算成 节点流量。
(3) 节点流量(qi)
节点流量是从沿线流量折算得出的并且假设是在节点 集中流出的流量。
一 级 泵 站
给水处 理厂
清 水 池
二 级 泵 站
配水管 网
(1) 采用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构筑物:取水构筑物、一级 泵站、原水输水管、给水厂
取 水 构 筑 物
一 级 泵 站
给水处 理厂
清 水 池
二 级 泵 站
配水管 网
(2) 二级泵站
管网内不设水塔或调节水库时:设计流量按最高日 最高时用水量计算,否则会出现供水不足的现象;
管网内设水塔或调节水库时:二级泵站根据用水量 变化情况分级供水(分级情况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 确定)。此时二泵站的供水量与用水量之差由水塔 或水库调节。





筑 物
泵 站
给水处 理厂
清 水 池
二 级 泵 站
配水管 网
清水输水管
(3) 清水输水管道
管网内不设水塔或调节水库时: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 高时用水量计算;
L 0.5L15 0.5L23 0.5L34 L12 L35 L46 L67 L15
0.5 (600 600 600) 3800 600 500 4400 (m)
2.配水干管比流量
qs Qh l qi
260 120 4400
0.03182 l / s m
3.沿线流量
管网内设水塔或调节水库时: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 时用水量减去水塔输出的流量计算;





筑 物
泵 站
给水处 理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清 水 池
二 级 泵 站
配水管 网
(4) 配水管网 配水管网设计总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
三、配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1、配水管网水力计算的任务
(1) 计算管网中各管段的流量; (2) 确定各管段的管径、水头损失; (3) 确定水泵扬程、水塔高度;
(2) 集中流量(qj)
集中流量是指供给某大用户(如工厂)所需流量;
Q qv qj
2、管网中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
由于管段的沿线流量大小不等,计算比较复杂,因此 在实际的设计中对管网流量进行简化。
假设一:将非均匀配出的沿线流量简化为均匀配出 的沿线流量,即小用户的流量均匀分布在全部 干管上。——称作比流量法。
管段编号
1-2 2-3 3-4 1-5 3-5 4-6 5-6 6-7
合计
管段计算总长度 (m)
800 0.5×600=300
0.5×600=300 0.5×600=300
800 800 600 500
4400
比流量 (L/s.m) 0.03182
沿线流量 (L/s)
25.45 9.55 9.55 9.55 25.45 25.45 19.09 15.91
某城市最高时总用水量为260L/s,其中集中供应的工业用水量 120 L/s(分别在节点2、3、4集中出流40 L/s)。各管段长度 (单位为m)和节点编号见图。管段1-5、2-3、3-4为一侧供水, 其余为双侧供水。试求:(1)比流量;(2)各管段的沿线流 量;(3)各节点流量。
练习
解:1.配水干管计算总长度
2、管网中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
要确定各管段的设计流量,需首先确定各管段的沿线 流量和节点流量。
8
节点
编号 5
qv
qj
9
III
IV
6
I
II
10 图示为4个环的 环状管网;
7
两个节点之间
的管线称为管
段;
Q-总流量 2
3
4
1 输水管
(1) 沿线流量(qv)
沿线流量是指供给该管段两侧用户所需流量; 沿线流量大小不等;
qj 9 q9
10 q10
6 q6 7 q7
q8的节点流量? q9的节点流量?
q2
q3
q4
2
3
4
1
流量校核:全部节点流量之和等于管网设计
的总流量。
Q qi
计算例题
某城镇最高时总用水量为284.7L/s,其中集中工业用水量 为189.2L/s(从节点1和2流出,分别为94.6L/s)。干管各 管段编号及长度如图所示,管段4-5、1-2、2-3为单侧供水, 其余为双侧供水。计算(1)干管的比流量; (2)1-2和4-1管段 的沿线流量;(3)节点1的流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