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6.doc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6.doc

1、阅读教材正文和小字,发现问题,将学到的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等标注出来,组内互助后,小组代表进行交流。
2、讨论工业文明传入改造着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
3、近代社会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的比较,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新人教版-6
课题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导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等在中国出现的基本状况及民国以来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通过引导学生认知工业文明传入改造着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
梳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线索意识。
板书设计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二、文化生活的变迁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轮船火车等传入中国1、照相与电影传入中国1、改变社会习俗措施
2、有线电报在中国的出现2、中国近代报刊书籍出版的兴起2、变化的局限性
教学反思
研习
一、近代交通
通讯在中国
的出现及文
化生活的变迁:
交通
通讯
文化生活
1、通过对第一、二子目的研读,你能了解到关于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哪些知识?(包括近代交通、通讯工具、文化生活的变化及影响等)
2、谈谈你对上述历史知识,有哪些看法?对你有哪些启示?
3、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过程中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得到能力提升。
1、指导学生提取信息的方法(学到的新知识就是课文中包含的几个事件,每一个事件又包含的线索、要素等)
2、引导学生分析近代交通特别是铁路的修建对传统手工业、对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冲突作用。
3、通过引导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的比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4、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对所学知识的看法,从交通通讯的出现到人们文化生活的改变,说明了什么?
1、学生提炼知识不够精炼,不够全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
2、学生对知识的提炼条理不清,教师加以引导。
3、学生对知识谈看法时,思路过于狭窄、片面,教师要引导结合新旧知识,多角度分析问题。
二、社会习俗
的变化
装束
礼节
称呼
1、辛亥革命以后社会习惯残余长期存在?
通过教师讲授明确社会习俗
的变化原因,表现,局限,理解辛亥革命后旧的习惯残余长期存在。
1、了解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2、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为什么辛亥革命后旧的习惯残余却长期存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只重视知识忽略情感体验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升。
精习
见学案
巡视、观察、指导、点拨。关注学困生
3、通过近代社会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重点
近代交通通讯工具与技术传入中国、近代中国生活习俗的变化
难点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缓慢与不平衡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