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0年高考物理二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二下·淮北期末) 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λc=1:2:3.当用a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板时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Ek ,若改用b光束照射该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 Ek ,当改用c光束照射该金属板时()A . 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 EkB . 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 EkC . 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 EkD . 由于c光束光子能量较小,该金属板不会发生光电效应2. (2分) (2018高一下·阿拉善左旗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动量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 . 动能不变,物体的动量一定不变C . 物体受到恒力的冲量也可能做曲线运动D . 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时,其动量大小一定要发生改变3. (2分)一电子以初速度v0沿垂直电场强度方向射入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中,现减小两板间的电压,则电子穿越两平行金属板所需的时间()A . 随电压的减小而减少B . 随电压的减小而增加C . 与电压无关D . 随两板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少4. (3分) (2019高三上·太原月考)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点电荷。
时,甲静止,乙以的初速度向甲运动。
此后,它们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 ,它们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曲线所示。
则由图线可知()A . 两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反B . 甲、乙两个点电荷的质量之比为2:1C . 在时间内,两电荷的静电力先减小后增大D . 在时间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5. (2分)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A . 笛卡尔B . 牛顿C . 伽利略D . 亚里士多德6. (2分)下面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在实验室可以做“声波碎杯”的实验,若要使杯子碎掉,操作人员一定是把声波发生器的功率调到很大B . 关于气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产生的C . 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可理解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 天然放射物质的三种放射线中的β粒子是电子,但不是原来绕核旋转的核外电子7. (2分)(2017·延边模拟)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的上端与物块连接在一起,并从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空气阻力不计,在弹簧接触水平地面后直至物块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弹簧接触地时物块的速度最大B . 物块一直做减速运动C . 物块的机械能一直减小D . 物块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一直减小8. (3分)(2017·南开模拟) 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B .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 . 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永不枯竭D . 能源在利用过程中有能量耗散,这表明能量不守恒9. (3分) (2018高二下·菏泽期末) 与的核聚变发电不产生温室气体,不产生放射性物质,是一种十分清洁、安全和环保的能源,开发月球土壤中蕴藏丰富的氦3资源,对人类社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该核反应可表示为 (表示某种粒子),若和的质量分别为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为中子B . 这种核反应在月球上可自发进行C . 高速的粒子可以用来工业探伤D . 该反应释放的核能10. (3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级状态,则()A . 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B . 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光子C . 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D . 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二、解答题 (共1题;共2分)11. (2分) (2017高二下·武威期末) 一同学利用水平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时,测出一个质量为0.8kg的滑块甲以0.4m/s的速度与另一个质量为0.6kg、速度为0.2m/s的滑块乙迎面相撞,碰撞后滑块乙的速度大小变为0.3m/s,此时滑块甲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方向与它原来的速度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三、计算题 (共12题;共45分)12. (10分)(2019·汉中模拟) 如图所示,OO′为正对放置的水平金属板M、N的中线。
热灯丝逸出的电子(初速度重力均不计)在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从小孔O射入两板间正交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后沿OO′做直线运动。
已知两板间的电压为2U,两板长度与两板间的距离均为L,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
(1)求板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和方向;(2)若保留两金属板间的匀强磁场不变,使两金属板均不带电,求从小孔O射入的电子打到N板上的位置到N板左端的距离x。
13. (5分) (2017高二下·黄陵期末)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m的长木板,其左端放有一质量为m的重物(可视为质点),重物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长木板和重物都静止,现在给重物以初速度v0 ,设长木板撞到前方固定的障碍物前,长木板和重物的速度已经相等.已知长木板与障碍物发生弹性碰撞,为使重物始终不从长木板上掉下来,求长木板的长度L至少为多少?(重力加速度度为g)14. (2分)用油膜法测出的分子直径后,要测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要知道油滴的()A . 摩尔质量B . 摩尔体积C . 体积D . 密度15. (2分)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为r0 ,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能再靠近。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r=r0时,分子势能最小B . 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减小C . 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减小D . r>r0阶段,F先增大后减小16. (3分) (2020高三上·西安期末)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只要能增加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升高B .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C . 同一温度下,某种液体的饱和气压随蒸汽所在空间体积的增大而减小D . 液晶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E . 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也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17. (2分) (2017高二上·盐城期末)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了分子数目f与速率v的两条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曲线Ⅰ对应的温度T1高于曲线Ⅱ对应的温度T2B . 曲线Ⅰ对应的温度T1可能等于曲线Ⅱ对应的温度T2C . 曲线Ⅰ对应的温度T1低于曲线Ⅱ对应的温度T2D . 无法判断两曲线对应的温度关系18. (5分)(2017·宜昌模拟) 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气缸,其顶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气缸内密封有体积为V,温度为2.4T0;压强为1.2P0的理想气体.已知: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分别为P0和T0 ,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αT,α为正的常量;容器内气体的所有变化过程都是缓慢的.求:①气缸内气体与大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V;②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Q.19. (2分)(2017·杨浦模拟) 简谐运动中反映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是()A . 周期B . 频率C . 振幅D . 位移20. (3分) (2020高三上·泸县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B . 机械波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周期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C . 能产生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小D . 黑洞之所以不能被看到任何光射出,是因为黑洞巨大的引力使环绕其运动的物体速度超过了光速E . 地面上的人观测到的一高速飞行的火箭长度要比火箭上的人观测到的要短一些21. (3分) (2018高二上·惠州期末) 下列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介质可以是空气,水等透明的物质B . 人类将进入智能时代,以后所有电器都可以使用电磁波,只要在电器上安装一个电磁波接发装置就可以实现C .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小得多D . 电磁波通信技术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它使人们远程联络实现了实时性,但同时也带来了电磁污染的危害22. (3分)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每相邻两质点的距离相等,其中O为波源,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从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开始计时,经质点1开始振动,则下列关于质点的振动和介质中的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介质中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但图中质点9起振最晚B . 图中所画出的质点起振时间都是相同的,起振的位置和起振的方向是不同的C . 图中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振动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的时间总是比质点7通过相同的位置时落后D . 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1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如果质点1发生的是第100次振动,则质点9发生的就是第98次振动23. (5分)(2016·张掖模拟) (如图所示,将一个折射率为n= 的透明长方体放在空气中,矩形ABCD 是它的一个截面,一单色细光束入射到P点,入射角为θ. = ,求:①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面上,角θ的最小值为多少?②若要此光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如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解答题 (共1题;共2分)11-1、三、计算题 (共12题;共45分)12-1、12-2、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