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管理规程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管理规程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检验报告,报告封面及首页: 【委托单位】填写“任务下达部门名称” 【监督检查性质】为“××年第×季度(任务下达部门
所辖行政区简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检验报告中检验依据应填写产品生 产、检验所依据的现行有效的国家(行 业、地方)标准、经依法备案的企业标 准和《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评价规 则》的代号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 管理规程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抽样时,应至少有两名抽样人员参 加,并向受检单位出示文件或复印件、 单位介绍信或证明本人身份的证件。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涉及现场检验的,承担产品质 量监督抽查工作的检验机构(以下 简称承检机构)应在现场对检验结 果进行确认,企业应在相应的检验 原始记录上签章。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将《不合格报告清单》、《不合格产品生 产企业汇总表》、《符合企业标准要求, 不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要求和符 合本次监督检查要求产品生产企业汇总表 》以Excel格式用电子邮件分别发送到受检 企业所在地县级局和市级局,并确认收到 。
检验报告等相关材料是否按时寄送,列入 对承检机构的工作质量考核。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对所抽样品的××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对所抽样品××、××等项目进行了检验(详 见第××页)…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4.3.1 报告性质
定期实施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报告,报告封面 及首页: 【委托单位】为“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监督检查性质】为“××年第×季度浙江省产品质量 监督抽查”,县、市级实施计划必须加括号备注计 划实施部门所辖行政区简称。
严格按任务下达部门确定产 品、受检单位等范围和要求进行 抽样。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有违程序的抽样 未检验合格的产品,也就是非合格待销产品 出口产品 超监督抽查范围的产品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受委托承担抽样工作的检验机构, 未经监督抽查任务下达部门同意,不 得再委托其他单位抽样。
1.1.7 违反有效性要求 的, 受检单位有权拒绝抽样。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各承检机构要加强监督检验结果材料的审 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对承检产品 开展检情分析。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承检机构应使用《产品质量监督信息管理 系统》录入监督抽查数据和所调查的企业 信息。监督抽查数据录入时,定期实施的 监督抽查【检验类型】根据计划实施级别 进行选择:
对企业最终拒绝抽样的,检验机构应按照 检验不合格论处。将其录入监督信息软件 中,并在检验情况栏注明‘拒检’;市、县局 应在上报省局的同时,及时将拒检企业的 相关情况予以曝光。”。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已抽样品企业拒绝送样的,抽样人 员应自行带回,企业拒绝的,应及 时上报省局。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省级实施计划选择为【省定期监督抽查】 市级实施计划选择为【市定期监督抽查】 县级实施计划选择为【县定期监督抽查】 专项监督抽查应根据任务下部部门的级别 选择相应的专项监督抽查级别。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在规定时间内以电子邮件和书面材料两种形式, 按省、市、县三级实施计划分别报盘输出,并分 市地上报。监督检验结果材料包括: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县级局承担对省级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不合格产品的确认工作。市、县级实施产 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的确认工作按 计划实施部门规定执行。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各县级局必须在收到承检机构寄送的“不合 格”及“符合企业标准要求,不符合国家( 行业、地方)标准要求”报告后5个工作日 内,将其中一份检验报告和《产品质量监 督抽查结果通知书》送达或以邮政特快专 递等便于核实查询的方式寄送至不合格产 品生产企业,并确认企业收到,能够现场 确认的应进行现场确认。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抽样中发现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 题、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 无照生产等情况,抽样人员应停止抽 样并及时报告企业所在地县(市、区 )质监局,各有关县(市、区)局接 到报告后应依法组织查处。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经县级局进行说服教育后,被检单位仍拒 绝检查的,所在地县级局可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 进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上报市局,由市 局汇总后报省局监督稽查处。构在承担监督抽查任务时, 严格按评价规则的要求进行抽样和检验 ,如发现检验项目未通过计量认证的, 必须立即中止抽样和检验,并书面报告 监督抽查任务下达部门。受委托的承检 机构,未经任务下达部门同意,严禁将 检验任务分包给其他检验机构。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检验依据: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承检机构必须在数据上报月份的10日前(县级 实施监督抽查为5日前),完成下列工作:
1、以挂号或特快专递等确保收到的方式,向“ 符合本次监督检查要求”产品生产企业寄出检 验报告。
2、以挂号或特快专递等确保收到的方式,向 受检企业所在地的县级局寄出“不合格”、“符合 企业标准要求、不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 准要求”产品的检验报告和抽样单,“符合本次 监督检查要求”产品的抽样单。
县级实施计划的监督检验结果材料: 承检机构应在数据上报月份的5日前送达相 应县级局审核 县级局审核查错无误后于10日前上报市级局 。 省级、市级实施计划的监督检验结果材料: 承检机构应确认数据无误后,在数据上报 月份的10日前报所在地市级局。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市级局负责汇总辖区监督检验结果材料, 审查无误后在数据上报月份的20日前将数 据报省局。 对上报数据问题较多、未按要求上报或配 合不力的承检机构,各市级局应以书面形 式及时向省局反映 承检机构要在规定的数据上报月份的10日 前将重点产品数据分别报送相关的产品质 量牵头分析单位。
《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 》
第三十六条“抽样人员应当向被检验人 出示抽样身份证明。受委托检验机 构的抽样人员还应当出示委托抽样 任务书。
抽样人员不得参与所抽样品的检验活 动,但因现场抽检确需参与的除外
。”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抽样单位应及时填写《产品质量监督企业抽 查情况汇总表》(附件2)。抽检分离的产品, 抽样单位应于抽样月份的25日前将企业抽查情况 汇总表报送有关承检机构,并抄送企业所在地的 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级局)。
对于现场检验的项目,应在检验报告备注栏 中说明。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检验报告、原始记录中产品相 关信息的填写应与抽样单一致。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5.1.1 检验报告份数 检验结论为“符合本次监督检查要求”的: 检验报告一式二份。一份由承检机构留存 ,一份送达受检企业。 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或“符合企业标准要求 ,检验报告一式四份。一份由承检机构留 存,一份送达市级局,其他两份送达县级 局,由县级局将其中一份送达受检企业。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该产品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该产品适用的强制性标准或条款 抽样单中所明示的标准 明示标准所涉及的检验方法标准 评价规则规定的该产品相对应的推荐性标准等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检验报告结果汇总页中所列各检验项目,其 顺序、名称应与评价规则一致。当某个项目存在 推荐性条款要求和经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要求不 一致时,应在报告结果中分别列出推荐性标准和 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并进行符合性判定。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当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时: 【综合判定结果】栏目选择“不合格”, 【产品检验情况】栏目中注明不合格检验项 目名称。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检测结果录入时: 【检测项】中所列各检验项目,其顺序、名 称应与评价规则一致。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产品符合企业标准要求,但评价规则所列全部 主要项目的检验结果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低于国家 、行业、地方标准中推荐性条款要求时:
【标准要求】应同时注明国家(或行业、或地 方)推荐性标准(标准代号)的要求和企业标准( 经备案的标准代号)的要求,
【判定】列选择“缺陷”。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检验结论判定为“符合本次监督检查要求”时: 依据《××××评价规则》要求,对所抽样品的××个 项目进行了检验,所检项目符合评价要求。检验结 论:符合本次监督检查要求。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当产品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时,按国家、行业、 地方标准要求进行质量判定。
当产品执行企业标准(含明示质量指标)时,按其企业 标准要求进行质量判定,但如主要项目的检验结果低于国家 、行业、地方标准中推荐性条款要求时,应在检验报告备注 栏中同时注明主要项目的实测值和标准值。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符合本次监督检查要求” “不合格” “符合企业标准要求, 不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要求”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检验结论为“符合企业标准要求,不符合国家(行业 、地方)标准要求”时:
【按企业明示指标判定】栏目中选择“符合”, 【综合判定结果】栏目选择“待提高”, 【产品检验情况】栏目中应注明具体不符合推荐性 条款要求的检验项目名称。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承检机构应汇总承检产品的企业抽查情况, 在抽样月份的30日前报送企业所在地的市级局, 由各市级局汇总后报省局。计划内企业无法抽到 样品的,要说明原因。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承检机构要建立监督抽查样品的管 理规范,应有样品登记、编号等流转记 录。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在规定条件 下保存备样,确保备样的有效性。对检 验结论为不合格的产品,其备样应保留 至被抽查企业不合格后处理工作结束后 方可处置。
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 指标(含经备案且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 。
判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