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病理诊断BP
医科大学病理学系 病理医生社区 病理医生集团 病理设备厂商
—— 还处于病理医师经验诊断阶段
竞争格局
二、国外病理辅助诊断系统
1)德国Definiens公司:Tissue Studio数字化病理分析软件 2)匈牙利3D-HISTECH公司:TMA—Module 全自动组织芯片系统分析软件 3)其他:丹麦VISIOPHARM公司、英国PATHXL公司 —— 国内病理软件仅有图像缩放和人工标记功能 国外病理软件也只有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标记、计数功能,缺少图像认知算法 与能力,也无法利用AI的学习能力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数字病理成像系统与测试环境
研发费用
100万
远程病理会诊系统BETA版、1.0版研发 AI病理单病种训练集生产与认知模型研发
营销费用 运营费用 合计
80万 50万 230万
销售代表薪酬、差旅费用、销售奖励及会展支出 管理与行政人员薪酬,外包费用、办公费用、杂项开支
v 融资计划:200万,15%(天使轮)
人工智能+病理诊断 商业计划书
2016年9月
团队简介
李冠男(CEO)
英国华威大学计算机博士,BIA-LAB(生物图像分析实验室)成员。在《Medical Image Analysis 》、《Computerized Medical Imaging and Graphics 》等学术期刊,以及European Congress on Digital Pathology发表过多篇AI论文。 2014年获得 ICPR(模式识别国际会议)计算机辅助乳腺癌分期诊断比赛第一名。
徐丰(COO)
上海交大市场营销本科,诊断级远程医学影像服务平台联合创始人。
王光夫(CMO)
英国诺丁汉大学计算机本科,医疗设备嵌入式AI系统公司瑟威兰斯创始人
DR. Nasir Rajpoot (AI首席顾问)
英国华威大学计算机系教授,BIA-LAB创始人,IEEE资深会员、美国计算机协会会员、英国癌症研究协会会员、欧洲癌 症研究协会员。主持过华威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比勒菲尔德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欧盟委员会、英国皇家 学会、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英国工程与自然研究委员会、卡塔尔国家研究基金的多个研究项目。
竞争优势
一、团队优势
二、技术优势
基于BIA LAB的病理诊断深度学习算法 已实现图像合成与增强,染色归一与分离,细胞、腺体、组织的形态学分析与识别 标记、计数、分割的准确率>85%,定性结果准确率>95% 多个AI病理算法与软件已被英国NHS医院用于临床医学研究 技术先进性处于国际领先,项目成熟度属于国内首创
3)基础层:
来自公司自有病理云平台的数字化样本与诊断报告,训练集 和测试集全部自行生产
发展规划
2016Q4 2017
1季度病理AI单病种中国应用 远程病理诊断系统 BETA版上线 病理诊断服务启动 数字病理样本与训 练集生产启动 研发启动 2季度实验室建设启动;IHC诊 断服务启动 3季度AI IHC单病种研发启动; 4季度病理AI10大常见肿瘤研 发完成。 2季度分子病理业务启动; 4季度AI常用IHC研发完成;
行业分析
一、市场规模
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1)年检查量: 组织病理8000万例,细胞病理约6000万例 免疫组化(IHC)2000万例 2)年营收额: 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免疫组化(IHC)约200亿 分子病理检测(不含NIPT)约10-20亿 ——已托管/外包5-10亿
二、行业痛点
80%的二甲/医院、20%的三甲医院病理诊断能力缺失,原因是: 1)医保收费低,病理科室普遍亏损 2)医师数量少,注册病理医师供需比1: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8
业务里程碑
服务量 病理医生数 接入医院数 营业收入
病理诊断3400例 50位 10家 50万元
病理诊断10万例,IHC1万例 500位 100家 1000万元
病理诊断50万例,IHC10万例 1000位 500家 5000万元
融资计划
v 预算(2016/09 - 2017/06)
支出类别 支出金额 具体用途
商业模式
一、客户、产品、价值
目标客户
二甲医院 数字病理成像系统 三甲医院/肿瘤专科 数字病理扫描系统 基于私有云的PIS 病理科室托管 降低科室运营成本, 区域病理诊断中心 数字病理处理流水线 数字病理扫描系统 基于私有云的PIS
主要产品
远程病理诊断
价值提供
提高医院诊疗能力与 营收
降低医生工作强度, 优质病理资源下沉, 提升科室运营效率 推进分级诊疗
三、产品优势
以人工智能来辅助病理诊断,让工作效率提升3倍,单位成本仅传统方式的33%
竞争优势
四、业务链优势
自有的数据、算法、应用 标准化的样本采集与模型使用环境 ——实现业务链闭环
1)应用层:
病理AI辅助诊断系统,可应用于公司自有的云病理平台和医院 病理科的病理辅助
2)技术层:
基于BIA-LAB的核心算法,针对中国患者病理大数据训练生成的 认知模型
产品概况
1)基于病理云平台的远程病理诊断服务
数字病理样本 病理诊断报告 辅助诊断结果
远程访问 病理诊断报告 存储、展现、处理 数字病理样本 认知计算 病理辅助诊断
病理诊断报告 样本标注 训练集 测试集
深度学习 病理诊断模型
产品概况
2)基于医院私有云的PIS(病理信息系统) 功能: ① 数字化病理样本的存储、展现、处理(标记/切割/计数)、诊断、审核、交互, 以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相当于PACS+RIS+AI) ② 与EMR整合,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集成 特点: ① 强大的病理图形处理与分析能力 ② 高性能云计算带来的多并发即时图像应用 ③ 多种人工智能定制算法支持的辅助决策 ④ 跨越终端、科室、系统、区域的沟通与协同
二、盈利模式
1)近期:AI病理诊断的系统硬软件销售收入与远程病理诊断服务收入 2)中期:分子病理检测的服务收入 3)远期:肿瘤样本大数据的销售收入(教学培训,药物研发等)
竞争格局
一、第三方病理诊断服务供应商
细分行业
第三方检验公司
代表公司
金域、达安、迪安 华银医学检验中心(南方医大) 复旦临床病理诊断中心 粉蓝医疗/华夏病理网 麦克奥迪、优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