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年高考政治一二轮复习必修1-4专题知识整合-中高考前沿

2020-2021年高考政治一二轮复习必修1-4专题知识整合-中高考前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我国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的依据,并说明如何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思路分析 对“依据”我们首先要理解,一般就是指事物存在的某种理由,包括理 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答案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扶贫开发,体现了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使贫困地区群众共享经 济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消除绝对贫困,促进社会公平。 加大财政对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的投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 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环 境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增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出两条政策建议。(14分)
展方式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 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 2016·全国乙卷
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 ”与“走出去”相结合的 T38(2)
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14分) 战略
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
2016·全国甲卷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行为、
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
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14分) 消费的辩证关系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018·全国Ⅱ卷 (4分)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影响
T38
(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 财政收入的因素
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10分)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人工智
2018·全国Ⅲ卷
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
2.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3.解决供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鼓励企业创新、新旧动能转换、减少库存和积压产品、
降低税负,促进企业生产,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4.扩大消费的措施主要有扩大有市场需求的投资、国家采取鼓励消费的政策、搞好
分配和商品流通、规范市场秩序。
【典例1】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图1 中国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情况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先锋】
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
【独门秘籍】
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
【原创领军】
2020-2021年新高考命题预测
真题分布
设问方式
考点链接
2018·全国Ⅰ卷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 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
T38
图2 近年来居民海外购物的原因分析 注:欧美国家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9%~83%比较合理,产能利用率低于75%即 为严重过剩。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理性。
思路分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属于原因作用类型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 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图1明显是生产或者供给的 问题,图2显示消费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可运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 系、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的作用(时政热点)等进行分析。 答案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提供有效供 给,满足人民需求。②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等弱点和缺陷,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③加强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能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推动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有利于提高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从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来看,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宏 观调控的作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
【典例2】 消除绝对贫困是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扶贫开发 方式由粗放转向精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 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 2020年如期脱贫。 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任务异常繁 重。针对当前的扶贫形势,中国正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包括“移民搬迁扶 贫、光伏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三项“绿色减贫”工程。
T38(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产业发展的影响。(14分)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
2016·全国丙卷
影响价格的因素、资源合
互联网+停车”智慧系统的应用所能
T38(2)
理配置、宏观调控
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4分)
一、供给侧和需求侧
1.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有利于经 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民生问题
1.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吃穿住行用等问题,其中就业是最大 的民生,教育是民生之基,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稳 定是民生之盾,还包括扶贫、医疗等问题。
2.从解决民生问题的依据来看,主要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共享的发展理念决定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都 是重要原因。
能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T38
济体系
(14分)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
2017·全国Ⅰ卷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企业的
பைடு நூலகம்
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
T38
经营
(14分)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
2017·全国Ⅱ卷 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价格变动的影响
T38(1)
三、国企改革
1.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学依据主要是: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 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深化国企改革,提高其控制力和竞 争力,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8分)
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
2017·全国Ⅱ卷
政府宏观调控、企业生产
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
T38(2)
经营
些应对措施?(6分)
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 供给与需求、产品质量、
2017·全国Ⅲ卷 ”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品牌意识、积极参与国际
T38(1) 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 竞争与合作、转变经济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