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优秀带教老师先进事迹
篇一:优秀带教老师评审表
优秀带教老师评审表
篇二:优秀带教老师评选通知
xxxxxx人民医院
关于评选xxx年度优秀带教老师的通知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学生通过临床实习,使所学的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基本诊疗技术和临床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了提高我院临床实习带教水平,增强带教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根据我院实习教学管理的相关要求,决定评选xxxxxx年度优秀带教老师,具体通知如下:一、评选宗旨
坚持以《xxxxxx人民医院实习教学管理手册》为指导,表彰、宣传在我院实习带教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带教老师,为
我院教学工作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评选对象
参加xxxxxx年度临床、医技、检验带教工作的所有带教老师。
三、评选比例
优秀带教老师的评选比例占本年度带教老师总人数的15%。
本次拟评选优秀带教老师4名,其中临床科室2名,检验科1名,功能放射科1名;护理部分另行评选。
四、评选标准
(一)恪守医德,品行优良,医风端正,作风正派,为人师表。
(二)治学严谨,精于业务,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三)重教爱教,对待业务教学工作积极、热心、认真负责;对学生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三基)的教学,强化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即三严)的训练;教学效果好,受到实习学生普遍好评。
(四)在教学组织实施上,能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并及时检查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能及时检查修改学生书写的病历、病程记录和医嘱;能积极选收教学病例;积极开展床旁教学;能为学生创造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放手不放眼;认真指导实习生各项诊疗技术;按学
校及医院要求定期组织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及讲小课等教学活动。
(五)能及时了解学生出勤情况,检查学生教学项目完成情况和转科鉴定表填写情况,实事求是地对学生的品德操行、业务学习等做出评语。
(六)关心实习生日常生活,帮助实习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五、评选程序:
(一)成立优秀带教老师评选小组:由院领导、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
组长:xxx、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二)带教老师教学工作总结:本年度带教工作结束前一个月,将《带教工作述职报告》交医教部。
(三)评选小组评选:优秀带教老师评选小组根据评选标准进行评选,评出优秀带教老师正式名单,并填写《重庆市xxxxxx人民医院优秀带教老师登记表》(见附件2)一式两份。
(四)主管院长审核:医教部将评选小组评选出的优秀带教老师名单报主管院长审核,同意后进行公示。
六、表彰
主管院长审核合格的优秀带教老师,医院将张榜公示7天,如无异议,将授予“重庆市xxxxxx人民医院优秀带教老师”荣誉称号,全院通报表彰,并将《重庆市xxxxxx人民医院优秀带教老师登记表》一份存入带教老师个人档案,作为医师晋职晋级、年终考核依据之一,另一份由医教部留存。
附件:
1、xxxxxx人民医院带教老师述职报告
2、xxxxxx人民医院优秀带教老师评选表
3、重庆市xxxxxx人民医院优秀带教老师登记表
重庆市xxxxxx人民医院
二〇一三年二月十日
附件1:
重庆市xxxxxx人民医院带教老师述职报告
(xxxxxx年度)
篇三: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教育知识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一、于漪同志
事迹简介:
于漪,女,汉族,81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59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
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
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XX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于漪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于漪,1929年2月7日出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年被首批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自从1951年复旦大学教
育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中学任教,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
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五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等。
历任第七、
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
学。
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
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
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
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
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
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
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
59年的教育实践始终贯
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
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
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
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
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传播,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
悦。
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
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
有一位口吃的学生不仅表述困难,而且语文成绩很差。
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不仅爱上了语文,而且成为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
她班上先后来过4位口吃的学生,在于漪的帮助下,口吃的毛病改掉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日后都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
当年有一位口吃最严重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外合资公司的外贸代表。
很多以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于漪老师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发表的《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感情·求知欲》等几十篇文章,对活跃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立人为先,教会学生做人
生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这是于漪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终身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她的一生充满了理想
色彩,更充满了使命意识。
对于漪来说,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一个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
她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
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信念,使学生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于漪就开始实施德育渗透学科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当时4个班级的学生共372份抽样问卷结果看,学科加强德育渗透的教学思想性明朗和比较明朗的占86.5%。
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
同时,她还注重增强学生“做人”的意识,今日学生,明日人才。
因此必须从今日做起,提高严格塑造自己的自觉性。
学生一进校就向他们灌输“做人”的意识,把“学知识”和“学做人”结合起来,加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当代学生的形象”的系列教育,并千方百计把文字表达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自觉的行动。
于漪对每个学生都满腔热情。
1975年,她带了全校一个最乱的年级,当时,“文革”尚未结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全年级11个班级,几乎都是乱班,打架、偷窃、倒卖粮票,心理和行为偏差的现象很多,搅得全校52个班级无法上课。
年级女老师几乎都哭过,甚至有的学生竟然将男的体育老师的鼻梁骨打断。
派出所公安干警几乎天天来。
于漪接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