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懂得如何才能依法享有权利,如何才能依法行使权利,懂得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2、能够以具体的行动维护权利,担负责任,履行义务.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公民权利的重要性.懂得珍惜,享受,捍卫自身权利,体会公民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对他人的权利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在别人权利遭受侵犯的时候有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提供帮助的意愿.2,增强履行法定义务是自觉性,增强公民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法律意识,有依法维权的强烈愿望和勇气,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之以恒的耐性.3,树立权利与义务统一意识,增强"做国家未来主人翁"的愿望和信心.[教学重点]1、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内容.2、公民如何做到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教学难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课型]授新课[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公民?如何确认公民的身份?还有公民身份的内涵?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

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权利和义务吗?国家保障我们享有哪些权利,要履行哪些义务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含义公民权利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权力和利益)。

公民义务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注:权利和权力的区别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是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它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

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

2、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1)公民的平等权利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一律平等”是指所有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多少……,都按法律规定享有同样的权利,受到同等的待遇,承担同等的义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言论: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的权利。

但并不是肆无忌惮,某些具有破坏性的表达也可能受到国家的处罚,如侮辱诽谤他人、明显地煽惑叛乱、诽谤、发布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秘密等等。

出版:有些出版物则属法律禁止和打击的对象,这些出版物是:如盗版书籍,宣扬色情、淫秽的书刊,散布迷信、腐朽思想的书刊。

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

结社:公民依法结成某种社会团体、进行社团活动的自由。

但禁止和取缔不法分子假借这种自由搞非法组织和破坏活动。

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

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使用暴力。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本法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

材料一:有媒体报道,大庆市一位农村人力三轮车夫不慎把跟随“贵族”派头的主人在路边散步的宠物狗轧死。

狗的主人威逼说,只要三轮车夫给死去的小狗磕三个头就算完事。

可当车夫磕完头后,他又向车夫索要200元钱说是用来赔偿。

身上只有20元钱的车夫只好向其同行借钱,才算凑足。

请问:狗的主人是否侵犯了这位三轮车夫的人身权利?如果是,是什么权利生:师:人格尊严材料二:汉族青年谢某与一回族女孩马某相恋。

不久两人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了结婚证。

正当他们准备举行婚礼的时候,马某和马某的父兄向谢某提出一个要求,要谢某必须信仰伊斯兰教。

谢某不答应,马某的弟弟就要纠集一些族内的人“好好教育”一下谢某,一时搞得剑拔驽张,难以收场。

请问:马某和马某父兄的做法对吗?为什么?生:师:不正确,侵犯了谢某的宗教信仰自由材料三:某校女生徐某、蔡某去商场购物,商场工作人员怀疑她俩偷了一瓶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被两名女生严词拒绝。

工作人员将她们非法扣留达一个多小时。

……问: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有没有侵犯了两名女生的权利?假如有的话,侵犯了哪些方面的权利生:师:人身自由和隐私权材料四:今年才念初中二年级的小建,平时成绩很好。

这几天,班主任没见小建来上课,就打电话到他家,小建哭着说父母不让他上课。

老师到他家里了解情况,才知道小建的父母最近下岗了,在自家门口开了个杂货店,生意不错,就叫小建帮忙。

根据以上情况,你认为,小建父母的做法是否合理?生:师:已经侵犯了小建的受教育权,应当受到批评教育小结:通过这些规定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相对的自由,是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

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年满18周岁),依法纳税(中学生也是纳税人)等。

(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

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

(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

材料五:苗某、昌某均为男,16岁,安徽省合肥市某中学学生。

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会吸烟和赌钱,经常旷课。

2004年秋的一天,两人又想赌钱,但手头又没有钱,于是两个人一商量,乘天黑没有人注意,把马路上的下水井盖搬走,拿去卖废铁。

苗、昌二人一连干了三个晚上,砸破了六个下水井盖子,后来被人发现抓获。

问:你认为这两位中学生没有尽到什么义务?生:师: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接受教育的义务材料六:李明上学期间,刻苦学习,关心集体,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中学毕业后,他应征入伍,在部队,他刻苦训练,对工作认真负责,曾荣立三等功一次。

复员后,他积极参加地方建设,业绩突出,担任部门负责人。

在区人大换届选举时,他当选为区人大代表。

在家里,他尊重父母、孝敬老人,培养教育子女,他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

问:李明享有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权利:受教育权、被选举权、劳动权、荣誉权;义务:受教育义务、服兵役义务、劳动义务、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子女[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做为一个公民所享有的五大基本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三大基本义务,学习了这些知识,每位同学都应该懂得去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第二课时农民章某以父母偏心为由,拒绝赡养年迈的父母。

多年来,章的妹妹和妹夫精心侍奉两位老人,赢得了四邻的赞扬。

2002年秋,两位老人先后去世,临终前他们留下遗嘱,把不多的家产全部留给女儿和女婿。

章某得知这一消息后,先是假惺惺地痛苦不已,接着要求和妹妹平分老人的遗产。

当妹妹拿出父母生前留下的合法遗嘱时,章某气急败坏,声称要状告妹妹和妹夫侵占了他应得的遗产,侵占了他的继承权。

问:你认为章某能打赢这场官司吗?为什么?章某打不赢这场官司。

生: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因为徐某未履行赡养义务,所以他不能享有继承权。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

思考:要是我们只需享受权利,不需履行义务,世界会怎样?生:师:公民如果都不想履行服兵役的义务,那么大家的人身安全权利谁来保障?如果父母都不肯履行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子女们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吗?小结: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每个公民既享有合法权利,又负有法定义务。

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还表现在两者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公民只有充分享受权利,才会有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义务,国家才能提供更好的条件来保障公民的权利。

假如公民都不依法纳税,国家失去了财政收入无法运转,也就无从保护公民的权利。

讨论:有人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我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学。

”生:师:接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公民的义务,像这种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还有一个:劳动,劳动既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是国家规定公民须尽的职责。

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公民享受权利的同时要履行义务。

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一致的。

材料七:中学生小珊从小爱好写作,她用两年时间写的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中篇小说正式出版。

小珊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样书和稿酬支付单。

在稿酬支付单“金额”一栏写着5250元,在“备注”一栏写着应缴个人所得税588元(由出版社代缴),完税后实得稿酬4662元。

奶奶看了支付单后有些不解:“你是个学生,好不容易得点儿稿酬,为什么还要纳税?”小珊也糊涂了:“我要不要纳税呢?”问:小珊是否需要纳税?为什么?(提示:用权利和义务一致性观点来分析)生:师:小珊需要纳税。

因为:①小珊是中国公民,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必须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

小珊拥有出版权,同时也有纳税的义务。

②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