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候资源的教案

气候资源的教案

气候资源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气候资源的概念。

2.知道气候资源与其它自然资源的异同点。

3.理解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读“中国太阳能利用分布区”图,分析理解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2.应用“我国大中小型风力机可能安装地区的分布”图,分析风力资源地区分布的差异。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气候资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2.难点风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3.疑点为什么我国太阳能、风能的地区分布不均?4.解决办法(1)在讲“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可采用读书自学、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学习。

(2)在讲“风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时,可采用读书、读图分析的方法来认识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三、课时安排1.5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1.可采用学生讨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2.可采用读图分析法,让学生理解气候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及两者的联系。

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气候资源广泛利用的领域。

(2)知道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候要点。

(3)理解建立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是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重要方式。

(4)知道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方式。

(5)知道我国太阳能丰富区和风能丰富区。

(6)理解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7)理解气候资源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2.能力目标读“南昌市风玫瑰图”,帮助学生分析当地的盛行风向及与城市工业企业和居民区布局方位的关系。

3.德育目标通过对气候资源及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二)整体感知在讲气候资源之前,可先让同学看一段反映我国气候资源特点的录像,让同学直观地了解气候资源对我国农业等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教师]:天气和气候是大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却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气候资源中的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发展农业生产,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已广泛应用于能源生产、城市建筑、交通建设等方面,成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板书]:一、气候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指可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或能源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的总体。

[教师]: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有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气候要素和气候现象具有了资源价值。

[板书]:2.气候资源与其它自然资源的异同点:(让同学看书自学找答案,并回答。

)[板书]:(1)相同点: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本投入。

(2)不同点:气候资源具有普遍存在性、数值性、变率性、灾害性等特征。

[教师]:由于气候资源具有以上特征,因此在利用时就要充分了解各个气候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地区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

当前,几乎所有的生产部门,都需要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其中,利用气候资源最为广泛的是农业、能源、建筑、交通运输、商业、旅游、医疗等部门。

[板书]: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1.气候资源与农业[问]:①气候资源会对农业生产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②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因素有什么?[教师]: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包括温度和降水月年平均值、太阳辐射量、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等。

这些气候要素往往决定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种植制度、生产潜力、布局结构、发展前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质量、数量和分布等。

[问]:在发展农业生产的时候,如何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安排农业生产?(学生看书“作物熟制与气候资源”一段,并讨论填表。

)[板书]:[教师]:现在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广泛采用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措施,以及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来合理充分地利用气候资源,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以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让学生分析这种农业生产的优点。

)[教师]:这些农业生产合理地规划了各种生产,农田为牲畜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粪肥;牲畜粪便、植物茎叶发酵腐烂产生沼气,沼气又为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生态农业”不仅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维持了自然界的生态环境。

[板书]:2.气候资源与能源[教师]:能源是指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能源的种类很多,但由气候要素产生的能有太阳能、风能,它们是目前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

[板书]:(1)太阳能①能量来源[教师]:太阳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度,主要物质是氢和氦,其反应变化以氢和氦的核聚变为主导。

当4个氢核聚变成一个氦核后,发生了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变成了能量释放出来,这就是太阳能的主要来源。

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的能量为3.8×1026焦。

[问]:太阳能有哪些利用方式?(学生看书回答)[师]:有太阳能热利用和光电利用两种方式。

[板书]:②太阳能利用分布差异(看书“太阳能利用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问]:1.我国利用太阳能地区分布有何差异?2.为什么我国太阳能丰富区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区?这对这些地区开展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好处?3.为什么我国四川、贵州一带太阳能资源量较少?[教师]:太阳能利用分布区共分四个地区: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

丰富区分布在西藏、青海一带的原因是,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如拉萨就有“日光城”之称;再由于降水少,所以使这里太阳年辐射总量在1700千瓦时每平方米以上。

这里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地域辽阔、牧民居住分散,长期以来用电非常不方便。

现在利用太阳能发电,这对开展农业、牧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川等地由于地形以盆地为主,再加上降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所以阴天较多,太阳辐射量较少。

(学生讨论下段资料,分析太阳能利用的优点。

)[资料]: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的能量地球大约接纳了其中的二十亿分之一,相当于6×106千克标准煤所释放的能量。

根据恒星演化理论,太阳按目前的质量亏损速度,其稳定时期可达100亿年,目前正处于稳定而旺盛的中年期。

太阳能对环境无污染,利用过程中无“三废”排放,当之无愧地称为“清洁能源”。

[板书]:③太阳能利用的优点:数量巨大、时间长久、清洁能源。

(学生讨论下段资料,分析太阳能利用的缺点。

)[资料]: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值是1.9卡/厘米2·分,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值则为0.9卡/厘米2·分。

由于昼夜更替现象,黑夜期间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地球上绝大多数地区不仅一年一半的时间处于“黑夜”之中,而且还受大气限制,严重限制了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辐射强度受太阳高度角的直接影响,太阳能的大小时刻有变化。

[板书]:④太阳能利用的缺点:强度弱、不连续、不稳定。

[教师]:为克服太阳能利用的缺点,人们采用聚焦方法来提高太阳辐射的能流密度,通过各种蓄能手段使太阳能变间断为连续、变不稳定为稳定。

随着太阳能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的利用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板书]:(2)风能[教师]:风是绿色的可再生资源,只要有持续的风的地方,就可以产生风能,并且风力越大,能量越多。

我国是世界上风能较为丰富的国家,全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约2.53亿千瓦。

(看书回答问题)[问]:1.风能主要的利用方式?2.我国哪些地区适宜建立风电场?[教师]:风能利用主要有风力发电、致热、取暖等。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北、西南部分地区适宜建立风电场。

其他地区由于各种原因风力较弱,不适宜发展风力电场。

[板书]:3.气候资源与建筑[教师]:一地在进行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资源,如光照、温度、风等。

[板书]:(1)日照与街道方位(学生看书回答)[问]:为什么街道方位要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教师]:因为东西和南北方向的街道,两旁建筑物中会有一边光照条件较差。

为了保证居民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使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板书]:(2)风与城市规划:(学生看书回答)[问]:一般工厂区应建在风的上风处还是下风处?在季风区工厂区应建在什么方位?[教师]:一般工厂区应建在风的,在季风区工厂区应建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向。

(看课本第57页“南昌市风玫瑰图”,做“活动”的第二题。

)[教师]:居民区应布局在西北西的方位,工业企业应布局在东南东的方位。

[板书]:4.气候资源与交通[教师]:海陆空交通运输常需要穿越不同的气候区,应尽量避开气候灾害,才能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看书回答)[问]:①公路设计和建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②桥梁设计和建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③航空机场应布局在什么地方?[教师]:公路设计和建设时应注意沿线的暴雨及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桥梁设计和建设时应注意当地暴雨强度。

机场应布局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

[板书]:5.气候资源与旅游[教师]:现在许多过去没有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转变为宝贵的资源加以利用,如吉林市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哈尔滨利用冬季严寒发展起来的冰雕艺术等都成为了旅游资源。

[教师]:由于气候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护气候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四)总结、扩展当今农业、工业、第三产业都需要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相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的气候资源用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

六、布置作业1.分析家乡利用太阳能的前景。

2.调查家乡所在地0℃以上的积温值和年降水量值,分析当地的作物熟制和作物搭配是否充分利用了气候资源。

七、板书设计一、气候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指可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或能源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的总体。

2.气候资源与其它自然资源的异同点:(1)相同点: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本投入。

(2)不同点:气候资源具有普遍存在性、数值性、变率性、灾害性等特征。

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1.气候资源与农业2.气候资源与能源(1)太阳能①能量来源②太阳能利用分布差异③大阳能利用的优点:数量巨大、时间长久、清洁能源。

④太阳能利用的缺点:强度弱、不连续、不稳定。

(2)风能3.气候资源与建筑(1)日照与街道方位(2)风与城市规划4.气候资源与交通5.气候资源与旅游八、参考资料气候资源的数值s征:气候要素只有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才具有资源价值。

例如:1.光照:光照强度愈强,植物制造是有机物质愈多,水稻、棉花属喜光植物,茶树属于喜阴植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