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习题精选1 有三根长度皆为l=1m的不可伸长的绝缘轻线,其中两根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分别拴有质量皆为m=1.00×10-2kg的带电小球A和B,它们的电量分别为-q和+q,q=1.00×10-7C,A、B之间用第三根线连起来。
空间中存在大小为E=1.00×106N/C的匀强电场,场强方向沿水平向右,平衡时A、B球的位置如图所示。
现将O、B之间的线烧断,由于空气阻力作用,A、B球最后会达到平衡位置。
求最后两球的机械能与电势能的的总和与烧断前相比改变了多少?(不计两带电小球间的相互作用的静电力2 如所示,真空中相距d=5cm的两块平行金属板A、B与电源连接(图中未画出),其中B板接地(电势为零),A板电势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将一个质量m=2.0×10-27kg,电荷量q=+1.6×10-19C的带电粒子从紧邻B板处释放,不计重力.求:(1)在t=0时刻释放该带电粒子,释放瞬间粒子加速度的大小;(2)若A板电势变化周期T=1.0×10-5s,在t=0时将带电粒子从紧邻B板处释放,粒子到达A板时动能的大小;(3)A板电势变化频率多大时,在t=T/4到t=T/2时间内从紧邻B板处无初速释放该带电粒子,粒子不能达到A板3 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若将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中小球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取sin37°=0.6,cos37°=0.8).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求运动过程中(1)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及方向(2)小球从抛出点至最高点的电势能变化量(3)小球的最小速度的大小及方向4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竖直放置,两板间电势差U=1.5×103V,现将一质量m=1×10-2kg,电荷量q=4×10-5C的带电小球从两板上方的A点以v0=4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A点距离两板上端的高度h=20cm),之后小球恰好从靠近M板上端处进入两板间,并沿直线运动碰到N板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平方)求(1)B点到N板上端的距离L(2)小球到达B点时的动能E5 如左图所示,在真空中足够大的绝缘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0.2kg,带电量为的小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从t=0时刻开始,空间加上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取10m/s2。
)求:(1)23秒内小物块的位移大小(2)23秒内电场力对小物块所做的功6 如图所示,带正电小球质量为m =1×10-2kg ,带电量为q =l×10-6C ,置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 点.当空间存在着斜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该小球从静止开始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B 点时,测得其速度v B =1.5m /s ,此时小球的位移为S =0.15m .求此匀强电场场强E 的取值范围.(g =10m /s 。
)某同学求解如下:设电场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θ,由动能定理qES cos θ=-0得=V /m .由题意可知θ>0,所以当E >7.5×104V /m 时小球将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检查,计算无误.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有不完善之处?若有请予以补充7 (2011北京理综)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随x 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和d为已知量。
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以x=0为中心,沿x 轴方向做周期性运动。
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 、电量为-q ,其动能与电视能之和为-A (0<A<q ),忽略重力。
求(1)粒子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2)粒子的运动区间; (3)粒子的运动周期。
8 (2011福建)反射式速调管是常用的微波器件之一,它利用电子团在电场中的振荡来产生微波,其振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如图所示,在虚线MN 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相反的两个匀强电场,一带电微粒从A 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在A 、B 两点间往返运动已知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是E 1=2.0×103N/C 和E 2=4.0×103N/C ,方向如图所示,带电微粒质量m=1.0×10-20kg ,带电量q=-1.0×10-9C ,A 点距虚线MN 的距离d 1=1.0cm ,不计带电微粒的重力,忽略相对论效应,求:(1)B 点到虚线MN 的距离d 2;(2)带电微粒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经历的时间t9 [2012·全国卷] 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用一绝缘轻线悬挂于O 点.现给电容器缓慢充电,使两极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π6.再给电容器缓慢充电,直到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π3,且小球与两极板不接触.求第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极板增ABE加的电荷量.10 [2012·北京卷] 匀强电场的方向沿x 轴正向,电场强度E 随x 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E 0和d 均为已知量.将带正电的质点A 在O 点静止释放.A 离开电场足够远后,再将另一带正电的质点B 放在O 点也由静止释放.当B 在电场中运动时,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相互作用能均为零;B 离开电场后,A 、B 间的相互作用视为静电作用.已知A 的电荷量为Q ,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m4.不计重力.(1)求A 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 ;(2)若B 的电荷量q =49Q ,求两质点相互作用能的最大值E pm ;(3)为使B 离开电场后不改变运动方向,求B 所带电荷量的最大值q m .11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如图所示,两个长均为L 的轻质杆,通过A 、B 、C 上垂直纸面的转动轴与A 、B 、C 三个物块相连,整体处于竖直面内。
A 、C 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物块,B 物块的质量与A 小物块的质量之比为2∶1,三个物块的大小都可忽略不计。
A 、C 两物块分别带有+q 、-q 的电量,并置于绝缘水平面上,在水平面上方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 ,物块间的库仑力不计。
当AB 、BC 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53°时,整体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一切摩擦均不计,并且在运动过程中无内能产生,重力加速度为g 。
(sin53°=0.8,cos53°=0.6) (1)求B 物块的质量;(2)在B 物块略向下移动一些,并由静止释放后,它能否到达水平面?如果能,请求出B 物块到达地面前瞬时速度的大小;如果不能,请求出B 物块所能到达的最低位置。
12 (山西大同一中、同媒一中2012届上学期高三第三次考试)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相距为L 的A 、B 两点处分别固定着两个等量正电荷。
a 、b 是AB 连线上两点,其中Aa=Bb=L/4,a 、b 两点电势相等,O 为AB 连线的中点。
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初动能E0从a 点出发,沿AB 直线向b 运动,其中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 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n 倍(n > 1),到达b 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 点,求:(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O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ob ; (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s 。
12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期中考试)如图所示为说明示波器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已知两平行板间的距离为d 、板长为l 电子经电压为U 1的电场加速后从两平行板间的中央处垂直进入偏转电场.设电子质量为m e 、电荷量为e .(1)求经电场加速后电子速度v 的大小;(2)要使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度最大,两平行板间的电压U2应是多少?电子动能多大?13 如图a 所示,为一组间距d 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板间加有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如图b 所示),设U 0和T 已知。
A 板上O 处有一静止的带电粒子,其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不计重力),在t=0时刻起该带电粒子受板间电场加速向B 板运动,途中由于电场反向,粒子又向A 板返回(粒子未曾与B 板相碰)l U1d(1)当U x=2U0时求带电粒子在t=T时刻的动能(2)为使带电粒子在0—T时间内能回到O点,U x要大于多少?14 如图甲所示,平行金属板A和B间的距离为d,现在A、B板上加上如图乙所示的方波电压,t=0时A板比B板的电势高。
电压的正向值为U0,反向值也为U0,现有由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组成的粒子束,从AB 的中点O以速度v0平行于金属板中轴OO'的线不断射入,所有粒子在AB间的飞行时间均为T,不计重力影响。
试求:(1)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2).粒子射出电场时位置离中轴线OO'的距离范围10.如图2—7—10甲所示,A、B为两块距离很近的平行金属板,板中央均有小孔.一电子以初动能E kO=120 eV,从A板上的小孔O不断地垂直于板射入A、B之间,在B板的右侧,偏转板M、N组成一匀强电场,板长L=2×10-2 m,板间距离d=4×10-3 m;偏转板加电压为U2=20 V,现在A、B间加一个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电压U1,在t=2 s时间内,A板电势高于B板,则在U1随时间变化的第一周期内.图2—7—10(1)在哪段时间内,电子可从B板上小孔O′射出?(2)在哪段时间内,电子能从偏转电场右侧飞出?(由于A、B两板距离很近,可以认为电子穿过A、B所用时间很短,忽略不计)7.两块水平平行放置的导体板如图所示,大量电子(质量m 、电量e )由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 0的电场加速后,连续不断地沿平行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两板之间。
当两板均不带电时,这些电子通过两板之间的时间为2t 0;当在两板间加如图所示的周期为2t 0,幅值恒为U 0的周期性电压时,恰能使所有电子均从两板间通过。
问:⑴这些电子通过两板之间后,侧向位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⑵侧向位移分别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情况下,电子在刚穿出两板之间时的动能之比为多少?(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