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个人农技推广工作总结》个人农技推广工作总结回顾一年来,我们根据县农业局的布暑,对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结合我镇的情况,我们进一步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狠抓服务。
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增强为农服务的意识和本领。
深入基层,心系群众,扎实搞好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全面、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提供素质保证。
二、立足本职,切实搞好农技推广工作。
2009-2010优势农产品谷子示范地白道村,管辖4个自然村,260农户,实施示范地100亩,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气候独特非常适合小杂粮的开发。
该村一共选了十个科技示范户成员1、抓好农业先进实用新技术的推广、示范。
根据县局的要求和《2010年寿阳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指南》,我们选取了一项进行推广和示范。
一、是“西洛镇谷子推广”。
项目涉及到8个村,推广的优质谷种,晋谷21,免间谷等。
为确保项目的实施,镇里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
举办技术培训班,提高技术入户率。
通过适时播种移栽,科学施肥管水,加强病虫防治等系列措施的实施。
增强示范户和农技员的知识,从而能够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最终辐射带动周围的农户都种植推广这个谷子品种。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抓了如下几项工作一是抓了示范基地的宣传发动工作,利用群众会组织举办标准化技术培训学习班,根据各个环节的技术需要发放技术资料,提高种植户安全生产意识;二是抓好了测土配方施肥;三是抓了滴水灌溉,节约用水,提高产品质量;四是抓好了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病虫害。
积极推广振频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降低产品污染。
二、抓好实用技术培训、技术讲座和咨询服务工作。
技术培训是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技术入户率的有效途径。
结合今年的技术推广项目,共举办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都掌握了相应的实用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通过这些工作,增强了群众的科技意识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帮助一些群众解决了生产中碰到的难题。
同时,我们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下到田间地头,开展送技术上门入户活动,力争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积极开展科技联帮活动。
继续开展科技联帮活动,做到认真宣传,守法经营,发现违法行为及时上报,并积极配合搞好农业执法工作。
加强组织纪律和工作联系。
加强组织纪律性,服从工作安排。
搞好与镇站所和村里的的工作联系,及时汇报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材料、报表和数据。
积极参加镇里的中心工作,按时完成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利用技术推广优势,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为了贯彻落实县“农民实用技术大培训”活动精神,于2009年12月份开始,县农业局领导组织我们到太谷县果树学习和培训,通过培训让我们对农技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深认识到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只有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入户工程”,通过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才能真正的让人们认识到科学种田,运用科学才是硬道理,回来以后我们入村对所在村的示范户进行了大的技术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一是谷子栽培技术要点;二是谷子的各品种特性;三是谷子的抗旱保全苗技术;四谷子的病虫害防治;五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六是安全使用农药、化肥的施用技术与管理措施;七是农谷子增产的追肥环节;八是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二次发酵料接种技术;九是农业环保技术等,举办学习培训班15期讲授技术课次,共培训新型农民150人次人次,发放各种技术100份,并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16次,解决农业技术疑难问题11种。
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努力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吃上安全、卫生、放心的农产食品,加强对农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药安全使用的指导,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通过结合检测工作进行宣传、培训,提高了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居民安全消费意识,进一步体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的社会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1、市场信息不灵。
群众种什么、种多少,还带有盲目性和从众心理。
对此,我们也还缺乏有效的工作。
2、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慢,结构单一。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服务工作的开展。
3、由于群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意识较浓,承担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差。
加之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配套服务跟不上,导致产业结构调整难成规模,难出效益。
4、人们的品牌意识还比较差,本地生产的谷子就经过简单的加工就出售给了别人,而别人通过对小米的在加工和包装、宣传就以几倍的价钱卖出去了,所以人们得到的实惠就比较少,在这个问题上,镇政府与寿阳晋荞米业联手推出“篆木小米”,来推广我们本地的小米,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想有更大的发展,还需要人们意识的转变来提高我们小米带来的经济价值。
小米的深加工方面还是比较滞后,人们只是简单脱壳处理,没有进一步的加工,但是其他许多地方把小米加工成“小米锅巴”,是小米的价值得到的了十几倍的升值,所以引进小米的深加工也是利用有效资源再升值的有效途径。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1、技术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
创造性的利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机会,加快知识更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技术工作的要求,扎实搞好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2、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
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风险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觉投身于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之中。
3、坚持走“稳粮、调经、开发特色产业”的路子,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4、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准确及时的向农民提供生产信息、价格信息和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服务,为农民的生产决策提供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依据。
篇二:《2015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2015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二oo七年是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惠民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年。
在县委、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连续作战、敢与天斗的革命精神,战胜了严重的水稻病虫灾害和历史罕见的旱灾,做到了大灾之年少减产,使我镇农业生产得以稳步发展。
全镇水稻播面82万亩,单产360公斤,总产量6480吨。
其中优质稻播面0.8万亩,单产382公斤,总产3056吨。
旱粮总播面2400亩,总产量2115吨。
油菜播面4300亩,总产309吨。
完成冬种生产1、46万亩,冬种覆盖率74,其中油菜播面4600亩,蔬菜3000亩、绿肥7000亩。
多年生、一年生经济作物播面稳步发展,收益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涌现了诸如***的罗汉果种植示范基地、***的桑蚕种养示范基地、***的八角种植示范基地等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典型和以***为代表的一批市、县级科技示范户和乡土能人,他们都将对我镇农业结构的调整和进一步优化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年来,我们在县农业局的亲切关怀、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按照县局的要求和部署,牢固树立服务宗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紧紧围绕“粮食增产、结构调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狠抓服务,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积极参加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和活动,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抓紧时间进行业务学习,不定期地组织站内人员开展学习和交流,有效地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心系群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扎实搞好服务工作。
二、立足本职,切实搞好农技推广工作。
1、抓好农业先进实用新技术的推广、示范。
(1)、***。
为加快我镇粮食种植业内部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提高我镇的稻米品质,实现优质优价,提高农民收入,近几年业,我们始终紧抓优质稻的开发推广工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今年共推广种植八千亩,项目涉及17个村。
推广的组合主要是扬两优6号、川香优6号、宜香3003、新两优6号、两优036、两优培九、红莲优6号等。
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适时播种、科学肥水管理和加强病虫防治等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于8月29日---9月8日对项目区进行了分类测产验收,经加权平均,项目单产为382公斤,比全镇平均单产亩增收22公斤,总产增加16万公斤,增收28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达到了增产优质增收的目的。
(2)、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试验示范。
为选定我镇杂交油菜品种的当家组合,提高油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根据县局安排和我镇的实际,我们于XX年9月引进了湘杂油6号进行试验、示范。
面积10亩,其中***亩。
项目9月15日---18日播种,10月20---28日移栽,大田亩用猪粪10---15担,硼肥1-5公斤作基肥。
其他按正常管理操作。
XX年年4月30日,通过田间目测,我们对属中等田的***的油菜进行了验收,面积1亩,经全田过秤,收获菜籽85公斤。
高的达102公斤。
田间表现分枝多、籽粒饱满、结实率高。
通过试种,我们认为该组合可以在我镇推广种植。
(3)金稻龙药肥的推广。
金稻龙药肥是集追肥和除草于一体的一项新产品,是国家科技部、财政部重点扶持,中央电视台上榜推广的科技成果。
继去年从县植保站引进推广后,得到了使用农户的普遍认可。
根据县局领导在“金稻龙“推广会上的要求,为使这项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今年,我们狠抓了这项工作的落实。
全镇推广了900余亩,较去年增加了400亩,主要分布在池***等村。
插秧后5---10天施用,经田间观察,表现为返青快(3---5天)分蘖好,节位低,成穗率高;杀草谱广,除草干净、后期叶青籽黄杆亮,结实率高。
经对使用农户的调查,每亩增产都在30—60公斤,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篇三:《2014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2014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187团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于1996年,现有总人数9人,负责全团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并负责栽培、土肥、植保、灌溉等所有科研试验、示范工作。
2014年在师、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兵、师对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为目标,加大技术措施的应用力度和管理力度,在充分尊重职工意愿的基础上,着力引导职工进行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实现结构的优化,健全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积极充实农业管理、农技推广,新品种引进、职工技术培训等工作。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并根据各连队情况,将试验、示范项目分解到各连队,各试验项目年度承担的生产、试验任务,以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创新推广机制,大力发扬创业、敬业和团结精神,认真开展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