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咕咚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通过图面、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能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
1.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2.能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生字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声音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
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师引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的生字,互相纠错,看谁读得好。
4.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读。
(2)开火车读,再自己选词说话。
5.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错字,不加字。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并与同桌互相练读。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认识本课生字。
3.单独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熟”是翘舌音;“命、领”是后鼻音。
4.师适当进行识字方法指导:
如:加一加:咕咚吓野拦领
做动作:逃掉
偏旁归类:咕咚吓
5.鼓励学生为这些字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这些汉字。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
(“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吓”的口字旁写在左半格,右边的“下”的一横要与口字旁的头部齐平。
“翼”左边足字旁的最后一笔变成提,右边上面没有点。
“羊”最后一笔竖不露头。
“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应左边宽右边窄。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挑战过关
找一找游戏:我在哪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
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
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1、2自然段。
指名读第1、2自然段。
(1)师: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
生:这声音很大很重。
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了湖里。
(3)师:兔子为什么跑?
生: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2.指名读第3、4自然段。
(1)师: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
生: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
他说:“不好啦,不好啦。
‘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2)师:还有谁都跟着跑了起来?他们又喊叫什么?
生: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了起来。
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
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
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3.指名读第5自然段。
(1)师:大象跑没跑?他是怎样跑的?
生:大象也跟着跑起来。
他是看见其他的动物跑,他也跟着跑起来。
(2)师: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3)生:因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在哪里,所以他没有跑。
野牛拦住大象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说是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4.指导朗读第6、7自然段。
(1)师: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到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2)师: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
生:因为大伙都明白了“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他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三、课堂小结,巩固提高
师: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生: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四、端正双姿,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三个汉字:“怕、家、象”,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学生自主观察这三个汉字的笔顺,想想用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汉字的写法。
3.指名学生交流笔顺和字形记忆方法。
4.师范写讲解,生观察并书空。
“怕”:左边是竖心旁,笔顺是点、点、竖。
“家、象”:书写时下面撇之间的距离要匀称。
5.生书空、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
势。
板书设计:
20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子跟着跑
大伙儿一个跟着一个跑
野牛拦问沉着冷静肯动脑筋
教学反思:
用吸引人的声音将学生领入课堂。
七八岁还是一个以玩为主的年龄,怎样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变换多样的声音中我带领孩子们进行深入学习,得到了他们的全力配合。
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
本教学设计着力让学生参与课堂,引领学生深入课文,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在人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之由读文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